名词解释运动心理学:人本主义:反应时:运动兴趣:运动动机:目标定向:归因:习得性无助感:态度:注意:锻炼成瘾:焦虑:唤醒:心境状态:表象训练:迁移:运动损伤:团体凝聚力:敌意性攻击:应激:单项选择题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 C )A. 相同的B. 认知的C.不同的D. 基础的2.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提出心理学是研究人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
()A、华生B、马斯洛·罗杰斯C、考夫卡D、魏特墨3.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B)A. 吴文忠B. 马约翰C.肖国忠D. 马启伟4.运动兴趣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A. 广泛性B.有效性C.倾向性D.稳定性5.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具有特定的内容,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
()A. 发动B. 选择C. 强化D. 维持6.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____________理论。
()A 动机理论B 归因理论C 本能理论D 认知理论7.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的归因理论。
()A.Weiner B.Heider C.Jones D.Kelley8.唯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A.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B.精神控制了大脑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9.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D)A 人格因素B 应对资源C 应激源史D 兴奋剂1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信息的。
()A.指向B.集中C.意志努力D.指向和集中11.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
()A. 比较高B. 非常高C. 比较低D. 非常低12.下列哪种训练属于自生训练。
()A. 放松训练B. 系统脱敏训练C. 肢体发暖训练D.生物反馈训练13.是指以内心体验的形式,表象自己正在完成各种动作。
()A. 视觉表象B. 动觉表象C. 内部表象D. 外部表象14.心境状态是一种。
()A. 认知过程B. 情绪状态C. 注意状态D. 意志过程15.注意对运动表现的主要作用是。
()A.选择信息B.加工信息C.激活D.唤醒16.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
(D)A 否认 B愤怒 C 抑郁 D兴奋17.归因理论是对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A.行为 B.自我效能C.动机 D.成就感18.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___。
()A 适应性的B 主观的C 非适应性的D 非主观的19.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A. 1901B. 1896C.1905D. 189820.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的学习策略。
()A. 自下而上B. 自上而下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复杂到简单21.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A. 广泛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22.理性情绪疗法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 艾利斯B. 罗杰斯C. 舒尔茨D. 弗洛伊德23.为了获得刺激、产生眩晕、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24.最早对归因理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Weiner B.Heider C.Jones D.Kelley25.唯物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B.精神控制了大脑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D.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26. 团体内的成员为了达到特定的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所作出的努力程度属于。
()A.社交凝聚力B.团体吸引力C.社交一致性D.任务凝聚力27.区分敌意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的标准是是否。
()A.有目的B.愤怒 C.指向有生命的对象 D.造成伤害28.教练员发挥领导功能的先决条件是。
()A.经费B.决策权C. 水平D.资历29.以下理论不属于迁移解释理论的是。
( )A. 概括化理论B. 共同要素说C.信息加工理论D. 图式理论30.以下哪一规律不属于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有。
( )A. 先慢后快B.一蹶不振C. 高原现象D. 起伏现象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心理现象。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提出来的。
(×)3.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
(√)4.运动动机是由运动环境诱因引起的。
(×)5.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
(√)6.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运动员不受到成绩排列先后的影响。
(√)7.体育锻炼与认知活动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被看作为是因果关系。
(×)8.人格能影响运动损伤发生。
(√)9.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 √ )10.心境状态剖面图是运动心理学测量心境状态最常用的量表。
(√)11.驱力理论认为,中等唤醒水平最有利于取得好的运动表现。
( × )12.与其他技能相比,心理技能更强调个体对自身的能动作用。
(√)13.生物反馈主要包括肌电、皮肤电、皮肤温度、脑电、心率和血压等。
(√)14.外部表象是指以内心体验的形式,表象自己正在做各种动作。
(×)15.身体锻炼可以改善心境状态。
(√)16.在大多数情况下,注意是一种无限的心理资源。
( × )17.损伤是评定一个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标志。
(√)18.体育锻炼对低自尊者的效果不明显。
(×)19.Heider认为:行为的结果=个人的力量+环境的力量。
(√)20.成绩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21.一个人学过体育心理学,就可以说明自己一定在体育教学或指导运动队方面取得成功。
(×)22.每个人的唤醒水平总在从中等兴奋到高度兴奋这条连续线上变化。
( × ) 23.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24.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过程和意识系统。
(√)25.驱力理论认为,中等唤醒水平最有利于取得好的运动表现。
( × )26.运动兴趣的效能水平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
(√)27.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适用于一般的任务情境。
(×)28.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不能提高运动员积极的情感。
(×)29.运动员在出现运动损伤后,会对受伤作出相同的认知反应。
(×)30.注意的分配是无条件的,它主要决定于活动的自动化程度。
( × )31. 当团体规模不断扩大,队员的动机逐渐下降,就会产生社会性懈怠,从而降低活动效率。
(√)32.挫折不一定导致攻击性,它只是更可能预测到攻击性。
(√)33.领导者是自然形成的、有责任和义务来完成团队目标的人。
(×)34.任何运动技能的获得过程都会出现学习的高原现象。
(×)简答题1.简要评价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答: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机械地用动物的学习规律来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知心理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比有较大突破。
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于计算机对信息的机械加工,忽略其他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从而表露出其片面性。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由学习者根据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更强调真理的相对性,重视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因过于强调相对性而导致真理观的相对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具有自主性、全面性和渗透性三大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由于过分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生物学动力机制,容易忽视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由于只注重人的情感与价值,而漠视客观的科学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2.简述表象训练的作用。
答:(1)表象训练有助于加快运动技能的学习,巩固和改善已学会的运动技术动作。
(2)有助于调节人的情绪以及生理唤醒水平的作用。
(3)能够增强动作练习者的信心,使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当前的任务。
3.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答: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紧密联系的。
一个人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兴趣基础之上,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4.简述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
答:Weiner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这三个维度是:(1)内外源维度。
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2)稳定性维度。
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
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5.什么是倒U形假设?答:倒U形假说认为,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
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的发展,唤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或成绩的下降。
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唤醒对运动表现最为有利。
6.自生训练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1)运动员采用一种舒适姿势练习(通常是躺下);(2)运动员以深缓的方式呼吸,并且专注在自我呼吸上面;(3)运动员交替地紧张和放松身体所有肌肉数次;(4)运动员专注在某部分躯体的放松,并且体会每一肢体沉重的感觉;(5)运动员体会四肢和腹部的温暖感觉,以及前额的冰凉感觉。
7.简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联系和区别。
答:(1)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在产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
间接兴趣则不然,因为个体对体育活动本身不一定有强烈的兴趣,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