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加固改造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5)2、工程概况 (5)2.1工程简介 (5)2.2本桥设计标准 (5)2.4主要工程数量 (5)3、施工总体布署及安排 (6)3.1施工总体目标 (6)3.2施工指导思想及施工组织原则 (7)3.3施工组织机构 (7)3.4临时工程安排 (7)3.5施工进度安排 (8)3.8主要施工设备表 (11)4、总体施工方案 (14)5、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14)5.1扩大基础施工 (14)5.2台身、墩柱施工 (15)5.3 盖梁、台帽施工 (17)5.4钻孔灌注桩施工 (19)5.5空心板预制和吊装 (20)5.6混凝土桥面铺装及伸缩缝 (22)5.7防撞护栏 (23)5.9钢筋工程 (28)5.10混凝土工程 (30)6、质量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31)6.1 质量方针 (31)6.2 质量目标 (31)6.3 质量保证体系 (31)6.4 质量保证措施 (33)6.5 工程试验 (38)7、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9)7.1安全方针和目标 (39)7.2安全保证措施 (40)7.3消防保卫措施 (41)8 雨季施工措施 (43)9 风季施工措施 (44)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44)10.1 文明施工措施 (44)10.2 环境保护措施 (47)11、工期保证措施 (50)11.1组织管理方面 (51)11.2计划方面 (51)11.3机械及材料方面 (51)12、廉政建设 (52)13事故应急预案 (52)13.1事故报告 (52)13.2救援程序 (53)13.3事故处置 (54)13.4应急终止 (54)1、编制依据1.1 S333**公路**河桥施工设计图;1.2现行有效的国家或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的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3**省交通厅公路局[2010]鲁路路一函4号:《关于省道S333**河桥及省道S103黄前桥危桥改造工程封闭交通的批复》。
**市公路局[2010]泰路路函1号:《关于S333**桥及S103黄前桥危桥改造工程封闭交通的批复》。
1.4**市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招标文件》。
1.5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河桥位于**线(S333)K39+200处,桥面净宽12.0m,全宽13.0m,两侧设0.5m防撞护栏,全桥长109.04m。
上部结构采用6×16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13.0cm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下部采用双柱式桥墩,其中,1#墩为桩基,2#—5#墩采用扩大基础,U型重力式桥台,1#台采用桩基,承台扩大基础,6#采用普通砌石扩大基础。
2.2本桥设计标准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抗震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g。
2.3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3、施工总体布署及安排3.1施工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工期保提前,质量创优良,安全达国标。
①质量目标: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达到优良。
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工程交工验收优良率95%。
②安全目标:杜绝工程质量重大、一般事故的发生,安全达国标。
③工期目标:本工程的工期计划为4个月(2010年3月1日—2010年6月30日)。
3.2施工指导思想及施工组织原则指导思想:科学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安全高效,确保安全、质量、工期目标实现。
施工组织原则:根据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地质条件,工期质量要求,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按照“统一指挥,网络管理,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施工原则,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先难后易,统筹兼顾,确保施工总体目标实现。
3.3施工组织机构设一个专业桥梁作业队来负责该桥的施工。
该桥梁作业队下设一个工程技术室、安全环保室、工地试验室、集中拌和站、板梁预制场。
3.4临时工程安排3.4.1施工便道、便桥⑴沿设计桥墩基础外修筑路面宽度为6米的施工便道贯通全桥,此便道仅限于施工使用,拆除旧桥后,采用旧桥的浆砌圬工废料填筑便道,然后用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便道修筑完毕后用空心砖砌1.2米高的墙在桥两头封闭交通,并在墙面刷红白相间的反光漆作为安全警示标志,在墙上设夜间警示灯,并在桥两头各500米、1公里处设禁止通行标志,确保行车安全。
⑵便道的修建标准应能满足具体施工的需要。
3.4.2施工用水本工程施工现场用水采用经检验合格的桥位处的地下水或附近生活用水。
预制厂采用生活用水。
3.4.3施工用电在施工现场附近协调加油站或村镇,直接T接电网,另外配备50KW柴油发电机组一台。
生活用电采用地方电源。
3.4.4施工通讯桥梁作业队队部设直拔电话、传真、网络,各施工人员配备移动电话,加强通讯、联络,协调各方关系。
3.4.5临时房屋项目部和桥梁作业队租用当地民房一套,约200m2。
3.4.6拌和站设拌和站一座,采用500强制式拌和机,生产能力为12m3/h。
拌和站设在桥北侧。
拌和站,砂、石料场、钢筋加工存放场,占地1500 m2。
3.4.7预制场预应力板钢筋加工场、预制场均设在磁窑水泥制品厂。
钢筋加工场、住宅区均已硬化。
3.5施工进度安排3.5.1组织准备1.我公司将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整体施工组织与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下设专业施工队伍,具体负责旧桥拆除、桥板预制和桥面铺装及其它工程的施工。
2.项目经理部按照承担工程的工程量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和工期要求,安排总进度计划图,并进一步估算全部工程用工工日数、平均日出工人数、施工高峰期日出工人数,以及技术工种、机械操作工种、普通工种等用工比例,选择能够适应其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要求的作业队伍,并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实行合同管理。
3.工程施工前期在项目经理部下建立中心试验室,配备一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负责试验工作,同时配备从事试验工作的技术人员1-2人、试验工2-3人。
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规定,采集工程所用各种原材料进行试验,原材料合格后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及试验材料提交监理工程师的中心试验室。
4.工程开工前抽调2~3名有内业资料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工程资料的整理汇编,资料的整理伴随工程施工进度同时进行,保证检测验收资料和数据、人员签字确认等内容做到整齐完善,资料分类管理、齐全,签字手续完备,内容详实,字迹清晰端正。
3.5.2技术准备1.审核图纸,了解工程全貌、工程整体情况和设计意图,形成对所承包工程整体的、全面的印象。
2.做好现场调查工作,以保证工程的按期开工和顺利施工。
现场调查工作主要应查清当地的水源、电源以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组织好施工。
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开工前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工期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须在合同条款规定的时期内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3.5.3施工准备⑴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设计:根据各桥所需的原材料和砼种类选定计划采购的原材料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各种材料按计划采购。
⑵在开工前将业主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加密并做固定性保护,现场做到三通一平,即水通、路通、电通、施工场地平整,对河床地质做补充钻探,查明墩位处的地质情况是否与图纸一致,如有出入则上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⑶在施工现场使用500L型强制式拌和机,为本桥提供砼混合料。
拌和机采用人工上料法,砂石料以小车计量,水泥以袋计量。
项目部派专人负责拌和站工作,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要求。
3.6墩台各工序施工安排及持续时间:①施工准备: 3月1日—3月20日持续时间:10天;②拆除工程:3月20日—3月25日持续时间: 5天;③基础工程:3月26日—4月30日持续时间:35天;④墩台身工程:4月1日—5月20日持续时间:50天;⑤墩台帽工程:4月10日—5月31日持续时间:50天;⑥预制工程:4月10日—6月10日持续时间:60天;⑦安装工程:5月10日—5月15日6月10日—6月15日持续时间:10天;⑧桥面铺装:5月15日—5月20日6月15日—6月20日持续时间:10天;⑨附属工程:6月10日—6月30日持续时间:20天;3.7施工进度计划图见下图3.8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1: 施工进度计划图4、总体施工方案临时便道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中间预埋φ1000mm水泥管。
墩柱采用定型大块钢模施工,设风缆控制其跑位。
盖梁采用定型钢模,抱箍法施工。
以上基础、墩柱、系梁、盖梁均采用吊车吊运砼,采用串筒浇筑施工。
5、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5.1扩大基础施工⑴墩台基础开挖深度一般约在地平面下2—5m,桩基基础要求嵌入中风化岩层3m,其中2#墩—5#墩采用C25现浇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两层,高度为2×100cm。
0#桥台基础为桩基承台,高度为200cm,6#桥台采用7.5#浆砌片石扩大基础,高度为2×100cm。
⑵基坑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挖基人工找平的方法施工。
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掌握几何尺寸和标高,基底嵌入岩石0.6m,如和设计基底高程不符,则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基底高程,挖出的土堆放至施工现场外,以不影响基础砌筑为原则,基坑经监理人员检查合格后进行基础砌筑。
①按设计进行桥墩的复测,施工基础开挖线,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
②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③挖基时基底不得扰动或被水浸泡,挖至设计标高后,检查基坑的几何尺寸、标高以及地基承载力,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请示监理工程师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定采用何种处理方式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⑶模板:基础第一层、第二层均采用1.22×2.44m胶合板模型,内外设支撑,接缝用海绵条处理。
承台模板示意图钢管支撑10X10cm方木122X244CM胶合板模板⑷砼浇筑: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输送车运送,然后由吊车调运砼至灌注部位,分层对称连续浇筑;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观察到砼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时即可。
⑸养护:浇筑完毕后,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在模板拆除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及时对基坑进行回填养护。
5.2台身、墩柱施工⑴测量放样,对基础与台身、墩柱的交接面,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凿毛,用水冲洗并清除积水。
⑵钢筋在加工场制作,现场架立和绑扎墩身钢筋,钢筋的加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