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

外语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与我国《英语课程标 准》的研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们对外语教育的意义 和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
外语教育对于促进新世纪国际间的合作和发 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新课标出台背景
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会 道的层面,而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 技术进行知识创新做准备。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 备条件之一,这是世界各国对中小学外语课 程价值的基本共识。
新课标出台背景
在广泛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教育部于 1996~1997年底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对我 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入调查, 分析研究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 趋势,探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 论问题,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基本理念。
新课标出台背景
从1998年开始, 起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指 导性文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 要》。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家做 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随即,教育部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50条)。 在上述的指导下,积极有序地开展国家课程标准 的研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开发、新课程的培 训和国家课改实验等一系列工作。
新课标出台背景
人们还充分认识到学习外语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符合信息时 代的需求; 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 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的发 展。 要达到这些目标首先是在教育观念上的改变。
新课标出台背景
新课标出台背景
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掀起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热潮。
例如:美国很多个州于1997~2000年先后出台了新 的课程标准;英国1999年颁布了新一轮国家课程标 准;日本1999年完成了小学——高中的课程纲领; 新加坡2001年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韩国1997 年就开始课程改革工作;我国的台湾省于2000年提 出了基础课程改革的十大目标。
新课标出台背景
我国是基础教育的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教育规 模最大的国家。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01年,我国各级各学校数 达到135万所, 在校学生3.2亿人,平均每4个中 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学生。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 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不少 弊端。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就 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强基础教育改革。
为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改革, 中国教育部决定采用国际上流行的《课程 标准》的形式,改造现行的各学科的 《教学大纲》,研制《基础教育国家英语 课程标准》。
新课标出台背景
中国基础教育司1999年成立了《英语课程标准》 工作组,由13人外语教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组 成。 工作组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下,经过认真学习、 调研、研讨、分工合作,多次广泛征求专家和 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反复修改,历时三载, 于2001年7月正式出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 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Another reason:
Number of English learners: up till the year 2000, over 0.4 billion people had learnt English. A survey shows that only 20 millions can use English freely.
竞争力的未来公民;
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强调精选适合学生 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符合时代要求的 课程内容,改变以知识为本、学科中心的课 程内容体系;
新课标出台背景
重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致 力于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促使每个学 生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成为评价的重 要目标。
新课标出台背景
新课标出台背景
中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国力的强弱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改革,特 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 的有效战略,把培养什么样的国民、国民素质能否适 应新世纪全方位的挑战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 在一起,将教育改革列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之中。
新课标出台背景
各国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思考和研究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本国和世界政治、经 济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到了各国政府日益高度的重视, 而且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仅 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研究工作,而是一个关系国家前 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的战略措施。
新课标出台背景
中外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共同点是:
重视调整教育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 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 需的全面素质;
强调学生整体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业目标; 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
新课标出台背景
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培 养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具有国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