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

第3章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

如:惯性原理、光电、电磁、电容等无接触传感器,伺 服跟踪、自动补偿及修正技术在轨检车上广泛应用,车 载计算机进行轨检数据处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 增加了检测功能。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80年代以来,激光、数字滤波、图像处理等在轨检 车上应用更加广泛。以计算机为中心,对轨检信号进行
模拟及数字混合处理,保证轨检结果不受列车速度和运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日本轨检车发展
East-i是日本完全利用其国内技术开发的综合检 测列车,由6辆检测车组成,可以检测轨道几何参 数、接触网、通信信号、轮轨作用力、环境噪声 等,最高检测速度可达 275km/h。该轨道检测系 统安装在列车的第3号车辆上,这个车辆采用了与 实际运行车辆相同的两个二轴拖动转向架结构。
第一节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及发展
——轨检车组成及原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轨检车的性能和应用效果还存在 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尚没有高速轨检车,现有的准高速 轨检车也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制造;部分关键传感器未能国 产化;轨检车的检测数据还不能充分利用等。这些都是巫待
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第一节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及发展
真实可信。
第一节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及发展
——轨道检测中的新技术
激光光电技术 新 技 术 图像处理技术 振动测量技术 计算机技术
第二节 轨道检查车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我国轨检车的发展现状 轨道检测的内容及轨道检查车的使用 钢轨探伤车、多功能安全综合检测车简介
第二 第三 第四
行方向的影响。采用数字滤波技术扩大了轨道不平顺可 测波长的范围,改善了轨检系统的传递函数特性,大大 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日本轨检车发展
日本East-i综合轨检车
日本轨检车发展
East-i综合轨检车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日本轨检车发展
日本铁路为确保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安全运行,从 1975年开始先后装备了4列电气化轨道综合试验车, 承担对新干线的电气化和轨道状态的动态检查, 每列车由7辆车组成,其中第5辆为轨检车,其他 检测车检查电力、通信信号、接触网、电源回路 状态,最高检测速度为210km/h。1998年以后轨检 车又有了较大的技术进步,车辆转向架由3台改为 2台,从而将传统的弦测法由等弦改为不等弦测量, 传递函数有了明显的改善。
——轨道检测中的新技术 轨道检测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求检测速度快,检测数 据要实时处理ຫໍສະໝຸດ 要迅速获得各种检测结果。因此,必须采用
一系列新技术。目前检测中采用声、光、电等原理的传感器
,直接或间接与被测物休接触或非接触,获取原始信息,实 现物理量向电量转换,并经过检测设备的处理分析,得到所 需测量结果,这一技术叫做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不改变 被测物体的几状,不破坏其结构,不影响其工况,测量结果
第三章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

第二节 轨道检查车

第一节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及发展
第三节 轨道状态确认车
第四节 车载式线路检查仪
第五节 车载机车车载式线路检查仪
第六节 添乘仪
概 述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的设备主要是轨检车。 我国轨检车可检测左右轨的前后高低、左右轨的轨 向、水平、左右轨的不平顺、曲线外轨超高、曲线 半径、轨距、线路扭曲、车体水平和垂直振动加速 度、左右轴箱垂直振动加速度等项目。除检测轨道 几何形位外,还可以从轮轨相互作用和行车平稳性
车。这个时期的轨检车主要为接触式机械轨检车,
测量速度低、项目少、技术落后、采用弦测法检
测。 50 及 60 年代,轨检车向电气式转变,测试仪
表电子化、项目增加、速度提高,并开始应用惯
性原理检测方法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70年代以来轨检车发展极快,欧美、日等许多发达
国家相继研究各种先进的轨道检测技术和新的测量原理,
第一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日本轨检车发展
• East-i综合检测列车可在一次运行过程中实现对线路的综合检 测功能,但各检测项目之间的检测数据并不综合到一个统一的 中心,各检测单元有各自独立的数据显示、记录、转储和地面 分析、处理、维护管理决策等系统,全系统仅有位置、时间和 速度是统一的。 • 一般认为,弦测法传递函数收敛性差,East-i采用了相应的修 正方法。由于弦测法不能全部真实反映轨道状况,在复原及逆 滤波处理时仅能换算到40m波长的测值,因此该方法存在一定的 缺陷。惯性基准法受速度影响较大,不适宜低速检测,在高速 时更具优势。另外,East-i整套设备及软件均为日本的品牌和 自主开发的产品,与我国设备和软件的兼容性差,不利于系统 的后续使用和二次开发。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轨道检查车是检查轨道病害、指导轨道维修、
保障行车安全的大型动态检测设备,也是实现轨 道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各国铁路都重视轨
检车的开发和应用。至今,轨检车的发展已有百
余年的历史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1877年第一辆轨检车诞生,至20世纪40年代,
瑞士、联邦德国、美国、法国、日本都有了轨检
等方面对轨道状态作出综合评价。
概 述
轨道的动态检测是指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使用专
用仪器和线路检测车,对轨道状态进行定期的系统
检测,检测轨道发生的轨距、水平、方向、高低等
轨道变形,用以反映轨道状态,分析轨道病害。 轨道动态检测的设备有添乘仪、车载式线路检查仪 和轨道检查车。
第一节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及发展
——轨检车组成及原理 轨检车由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检测
装置包括惯性基准轨道不平顺测量装置、光电轨距测量装置
和多功能振动测量装置等。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模数转换器、 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 轨检车车载数据处理系统能对测 试结果进行实时处理。由各检测装置测得的模拟信号通过模 数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输人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一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美国轨检车发展

美国各铁路公司均拥有自主研发的轨检车,美国 联邦铁路署还委托ENSCO公司研制了技术先进的 T10型轨检车,用于抽查各铁路公司的线路质量。 T10型轨检车采用惯性基准测量原理和非接触式测 量方法,应用光电、伺服、数字滤波、局域网技 术,最近还增加了钢轨断面测量系统,使轨检车 的功能更加齐全,检测速度可达192km/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