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中重金属监测资料

大气中重金属监测资料

采用降尘缸收集干、湿降尘和总降尘。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中流量采样仪
大流量采样仪: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级采样器: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降尘缸
8级采样器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级层叠撞击采样器是一个多级,多孔的采样器。用于直接 测量按空气动力学大小分级的固体微粒和气体微粒的质量 浓度。采样器是由多个撞击盘组成,每个撞击盘又由一系 列的喷射小孔和撞击面构成。气溶胶气流经过每一级撞击 盘,都会冲撞表面。气流里惯性大的颗粒物就直接撞击并 停留在撞击盘的表面。小一些的颗粒物则可随空气流穿过, 到达下一个撞击盘。采样板上的孔直径从采样器的顶端到 底部渐渐变小,它们的直径范围从0级采样板的0.1004英寸 (0.2550cm)到7级采样板的0.0100英寸(0.0254cm)。有预分 离器1级 5.8μm~9.0μm 2级 4.7μm~5.8μm 3级 3.3μm~4.7μm 4级2.1μm~3.3μm 5级 1.1μm~2.1μm 6级 0.65μm~1.1μm 7级 0.43μm~0.65μm 8级 ≤0.43μm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每次需2人采样换膜,一个采样人员打开采样头顶盖,取 出采样膜夹;另一个采样人员戴手套用酒精清洁过的镊子, 打开滤膜袋,将已编号并称重的采样膜放在采样膜网托上, 然后放好膜夹,对正,将螺丝拧紧。(注:a.采样膜必须 完好,任何有破损或其它瑕疵的采样膜都不能用;b.放采 样膜必须对正,不能漏气。)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盖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仪,设置有关参数, 启动采样。大流量采样器的采样流量为1.05m3/min, 中流量采样器的采样流量为100L/min。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填写填写《大气现场采样原始记录表》中的样品 编号,采样的开始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压力、 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信息。采样开始时间记录 准确到分,如9:02。开始采样后需至少观察10分钟, 待采样仪器流速稳定及采样正常后方可离开 。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采完样品的膜需戴手套将采样面向内对折,放入 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锡箔袋中,填写《大气现场采 样原始记录表》中剩余的项目,如采样结束时间, 累积采样体积,平均采样温度、压力等,将样品装 好运至实验室,放入干燥器或干燥箱保存或交样。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采样操作流程
级 1 2 3 4 5 6 7 8
粒子 9.0 um 5.8 4.7 3.3 2.1 1.1 0.65 0.43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3、有关资料收集:
⑴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⑵ 气象资料 ⑶ 地形资料 ⑷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⑸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环境空气重金属监测
4、监测网点的布设: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2、采样方法
●专用仪器采集样品,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采集到实 时的数据,及对降尘的粒径进行选择性采集,一般在研究 特定粒度的降尘时常采用此方法。缺点是这种方法由于受 天气的影响雨天不能采样,对湿降尘的研究不适用。 ●降尘缸进行降尘采集,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采集点灵活, 干、湿降尘均可采集且采样受天气影响较小,用本方法采 集的数据比较客观和全面,且采样点数量受客观因素限制 较小。一般对降尘粒径划分比较细且周期较长的研究中常 采用此方法。它是大气降尘研究中最常用的采样方法。
样品交接时填好样品《现场采样交接记录表》, 检查样品袋是否与样品记录单是否一一对应,交样 人与接样人签字后,由接样送至实验室分析测试。 样品保存:采样后所有膜均需用锡箔纸夹好,放 入干燥器或干燥箱保存。有条件的单位最好冷藏 (40C)避光保存。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实验室操作流程
实验室分析测试(滤膜消解方法):取试样滤膜,置于聚四 氟乙烯烧杯中,加入(1+1)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10ml, 浸泡2h以上,在电热板上沙浴加热至微沸(勿使其崩溅), 保持10min,冷却。滴加40%氢氟酸2ml,加热蒸至近干,使 氢氟酸挥发殆尽,冷却。加(1+9)硝酸溶液5ml,加热使残 渣溶解,冷却,将溶液转移至50ml容器瓶中,再用去离子 水稀释至标线,即为试样溶液。再上机,分析、测试。参 考标准: HJ539-2009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法。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5、布点方法
⑴ 功能区布点法: ⑵ 几何布点法: ⑶ 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 布均匀。
注:若有主导风向,下风向的采样点应占总采样 点的60%。
⑷ 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同心圆 与放射线的划分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同一圆上的 采样点可平均分布,也可根据风向确定。 ⑸ 扇形布点法: 适用于孤立点源,且主导风向明 显的地区。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6、采样时间和频率等技术要求:
⑴ 对于固定污染源或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按照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和HJ/T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55- 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要求进行。铅 按照HJ538-2009《固定源和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法》进行。 ⑵ 对于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采样,按照HJ/T194-2005《环境 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GB/T15432-1995《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T618-2011《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铅按照HJ539-2009《环境空 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实验室操作流程
●实验室分析测试(干湿降尘和湿降尘的消解方法):
1、加适量的去离子水清洗降尘罐,将降尘清洗至 烧杯内,经蒸发、干燥后先进行降尘量的分析。 2、降尘量分析完后于烧杯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 用玻璃棒导引烧杯内壁,加入浓盐酸15毫升、浓硝 酸5毫升、高氯酸2毫升,电热版上加热至近干。 3、稍冷,加少量去离子水过滤,冷却后,转移到 50 m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此溶 液即为样品溶液,再上机,分析、测试。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实验室操作流程
●实验室分析测试(干降尘的消解方法):
1、可直接用干净、清洁的毛刷清扫降尘缸内的降 尘,将降尘清扫至干净的纸袋或烧杯内,带回实验 室先进行降尘量的分析。 2、降尘量分析完后用玻璃棒导引烧杯内壁,加入 浓盐酸15毫升、浓硝酸5毫升、高氯酸2毫升,电热 版上加热至近干或在带盖的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中对 样品进行全消化处理。 3、冷却后,转移到50 m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 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即为样品溶液,再上机,分析、 测试。
布点采样的原则: ⑴ 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 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⑵ 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 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 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 为对照。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4、监测网点的布设: ⑶ 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地区, 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 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 ⑷ 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周围尽可能无障碍 ⑸ 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 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⑹ 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1、监测目的
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 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 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资料和依据。 《长株潭地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控制研究》,为 治理和控制长株潭地区大气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其它降尘收集法,这种方法就是收集采样点已经降落的 大气降尘进行理化分析,优点是降尘收集方便且有针对性, 采样周期较短,但是这种方法对降尘收集的地点要求较高, 采样点必须是那些受人为和天气影响较小且能代表研究区 域降尘特点的点位。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2、采样方法:
利用大流量、中流量和分粒径采样器,采集TSP、 PM10和分粒径的大气污染物样品或采用烟尘测 试仪采集固定污染源排气筒中颗粒物样品,用 于分析其中的重金属的含量。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采样时间为23小时,如早上9:00—次日早上8:00。 在每个采样点仪器附近准备一个干净的操作平台,换膜之前 在操作台上铺一张清洁的锡箔纸,与换膜有关的物品及换膜 操作均在锡箔纸上完成。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在装好采样膜前,填写《大气现场采样原始记录表》中的 表格以上的“采样单编号”、“采样点名称”、“采样日 期”“天气状况”、“采样器型号”、“采样介质编号”、 “样品编号”等信息,同时,把“样品编号”也记录在锡 箔袋的标签上。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7、所需相关物品 现场采样原始记录表、标签纸、无尘(橡胶) 手套、密封纸、酒精、脱脂棉、镊子、锡箔纸、 剪刀、凡士林、笔、干燥器或干燥箱、采样缸、 采样瓶、去离子水、真空压力表和皂膜流量计 等。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采样前,全体采样人员必须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学习内容为 有关监测技术规范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等。 每个季节采样前要检查仪器运行的可靠性,并进行气密性检 查和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5%)后,在采样器的相关部 委涂凡士林(模拟人体呼吸系统),其他时候不再涂。气密 性检查和流量校准见HJ/T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 求及监测方法》。
用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加热后,若滤膜消解完全,可不 加氢氟酸。石英纤维滤膜也不加氢氟酸。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实验室操作流程
●实验室分析测试(滤筒消解方法):将滤筒剪碎,置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