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


03
蔚县剪纸加工工艺
2、熏样 用蜡烛的灯烟熏制窗花花样,从而得到清晰的画样轮廓。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大多数的剪纸艺人都已经 用晒图纸晒图替代了熏样的过程,晒图的精准度远远超过熏样的效果,而且也比较方便快捷。
03
蔚县剪纸加工工艺
3、制作纸胚 将代刻的宣纸切割成需要的大小,以三十到五十张为单位装订在一起,每张纸都要保证平整。然后将熏制 好的熏样与纸胚装订在一起,沾水浸湿后压实,挤出所有的水分,悬挂在阴凉通风处,待九成干燥时取下 再做压实处理,这样纸胚就完全做好了,可以进行雕刻了。
03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研究
02
蔚县剪纸的艺术特色
蔚县剪纸的艺术特色
蔚县剪纸艺术跟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其题材纹样、构图方式、色彩特征和加 工工艺上都具有独特性。 题材纹样 (1)花卉题材
(2)戏人题材
03
在蔚县当地对于花卉题材窗花的定义中涵盖了花鸟鱼虫、 飞禽走兽以及诸多吉庆题材的内容,通过剪纸艺人的加 工和改造运用到窗花的塑造中,旨在表现朴实的人民对 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其题材主要来源于京剧、晋剧、河北梆子以及蔚县 秧歌中被当地人熟悉和广为流传的曲目和片段。蔚 县人民爱听戏,戏人窗花一形成便成为家家户户的 窗格上上演的大戏。
03
蔚县剪纸加工工艺
4、雕刻 将画样钉在闷好的宣纸上,一起置于蜡板上,根据画样的要求进行雕刻。刻制主要以阴刻为主,兼有阳刻 或阴阳结合的方法,使得作品造型立体,形象鲜明。03Fra bibliotek 蔚县剪纸加工工艺
5、染色 染色是蔚县剪纸制作工艺中最具特色的一道工序,当地艺人中对窗花的评价有“三分刻、七分染”的说法, 足见染色对于蔚县剪纸的重要性。染色一般是同时染 4-8 张剪纸,因此染色前还得将刻制好的纸胚分开。 染色需要的原料有品色、酒精;工具有毛笔、净报纸。在开始染色前剪纸艺人会将所用的颜色事先和酒调 和,这样获得的颜色效果会更好。
02
蔚县剪纸艺术的代表人物传承
在蔚县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剪纸艺人,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丰富 和发展蔚县剪纸艺术,下文中笔者将从蔚县剪纸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入手,研究蔚县剪纸艺术的发展 传承。 蔚县剪纸经过无数不知名的农民作者的千锤百炼,不仅创造了大量日臻完美的优秀作品,而且培养 了许多杰出的剪纸民间艺术家,蔚县南张庄王老赏(1890年—1951年)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位优秀的民间 艺人。他以刻画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有个性的人物最为拿手,创作出大量深受群众喜爱的作 品。王老赏的主要贡献有: 第一,剪纸工艺的传承和改进。王老赏在继承了先前剪纸艺人的剪纸工艺和制作技巧的基础上,改 革了刻制刀具,制作专门用来刻制窗花的刀具,并在窗花的刻制手法中增加了“阴刻”技法,在颜色上 突破了前人单调的“五大色”; 第二,戏曲剪纸的进步。王老赏发现了前代剪纸艺人的戏曲人物造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刻 苦专研,将原本被群众称为“口袋戏”的戏曲剪纸变得生动化和性格化; 第三,剪纸题材的丰富。王老赏在专研蔚县剪纸的几十年间,不仅在制作工艺和戏曲剪纸刻制上有 所进步,更大大丰富了蔚县剪纸的内容。在戏曲人物、花卉题材上都有所涉及。
蔚县剪纸的艺术特色
(3)脸谱题材 (4)现代题材
03
它的题材形象也同戏人窗花一样是来自于流传于蔚州城 的四种戏曲,与戏人窗花的不同在于,脸谱窗花更注重 戏曲人物脸谱形象的刻画,通过着重对于脸谱的刻画而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现代题材是指蔚县剪纸艺人在适应当今社会发 展状况下,在原有蔚县窗花剪纸的基础上,结 合现代人生活和审美情趣的需要创作出来的新 的题材形式。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研究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简介
蔚县剪纸俗称“窗花”,最初是当地居民逢年过 节粘贴在纸窗户上的一种纸艺。蔚县剪纸虽为剪纸的 一种,但其在制作工艺上却与一般的剪纸大相径庭, 不是“剪”而是“刻”,以普通的生宣纸为原料,用 各式各样的刻刀雕刻,最后再点染上鲜艳的色彩而成。 蔚县剪纸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起源于明代, 还有一说是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但是蔚县剪纸真正 的发扬光大应该从蔚县剪纸的代表人物王老赏 (1890—1951)以及其同时代艺人对蔚县剪纸工艺的 传承和振兴算起。蔚县剪纸从最初的“天皮亮(在云 母薄片上绘图着色)”发展而来,在吸收当地早期盛 行的刺绣花样和外地木板水印窗纸的基础上,形成其 独特的工艺特色,这种剪纸早期流传于河北、山西北 部和内蒙古一带的农村,其中数河北蔚县的发展最为 引人注目。
03
谢谢观看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研究
01
蔚县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
蔚县剪纸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蔚县剪纸艺术产生的艺术渊源 蔚县剪纸艺术的代表人物传承
蔚县剪纸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蔚县也称蔚州,地处河北省 西北部,东临京津,西毗大同, 南倚保定,北枕张家口,是太行 山、恒山、燕山三山余脉相汇之 处,境内又有壶流河、清水河、 定安河三河相交,形成了地势平 坦、土地肥沃的盆地地貌。
03
蔚县剪纸加工工艺
6、揭活儿 所谓揭活儿就是指将染好颜色的一沓剪纸分张地揭开。揭活儿看似简单,但却需要极高的技巧,因为剪纸 用的是生宣纸,本身材质就很薄,在经过浸水和上色之后,通常都会粘连在一起,所以要揭开剪纸的时候 必须十分小心,蛮力必定会造成剪纸的损坏,前功尽弃。揭活儿前要先将粘连在一起的剪纸轻轻的揉动, 使纸张相互脱离开来,然后再一张张的揭开。
蔚县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便 是连通中原与东北、西北以及蒙 古大草原的交通要道,因此也是 兵家必争之地。蔚县曾经受到中 原政治力量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战 的困扰,直到明中期以后,蔚县 作为商业贸易的交通枢纽的作用 才发挥出来。
蔚县剪纸艺术产生的艺术渊源
01
“天皮亮”与瓷器 “天皮亮”的大小与传统蔚县剪纸的 小窗花的大小差不多,其题材多为花 卉或者戏曲。被誉为“最早的窗花形 式“,天皮亮”仅在河北蔚县出现, 是早期蔚县剪纸艺人的独创。从“天 皮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在材质 和制作工艺上都与瓷器的花样绘制有 相似的手法。 武强县木板年画 蔚县作为商贸交通要道逐渐的发展繁 荣起来,外地货物的通往为蔚县人民 带来了不少的新鲜事物,河北武强县 的木版水印窗纸也就在这个时期出现 在蔚县人民的生活中。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研究
03
蔚县剪纸的加工工艺
蔚县剪纸加工工艺
蔚县剪纸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画样和拔样 画样是蔚县剪纸制作工艺中最基础的步骤,剪纸艺人设计出剪纸最初的草图。 画样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拔 样。所谓拔样,是指在画样的基础上,用雕刻用的刀具代替画笔对样稿进行二次创作,并最终完成成型的 窗花花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