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何公差标注基础

几何公差标注基础

0.6 A B C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B
+0.3


基准面 B

A

● ●
c◀
基准面 A
-0.3
基准面 C
几何公差标注的特点
面轮廓度 +0.5/-1.5 表示方法及含义(美标)
向下延伸的公差带
上公差
2.0 ⓤ 0.5 A B C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0.5
B

基准面 B


A
● ●
c◀

-1.5
基准面 A
指向的位置很重要:
(1)
其他标注法:
(2)
(3)
(4)
(5)
(6)
公差带前标注“Φ”表示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标注“SΦ”表示公差带为球形。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附加符号——基准目标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7851-1999 / ISO 5459:1981
实际上,基准要素可能大大偏离其理想形状,如基准要素为一平面。所以若用整个表面做基 准要素,则会在加工或检测过程中带来较大的误差,或缺乏再现性,如图1、2所示。因此, 需要引人基准目标。
基准体系:
由2~3个基准要素构成零件定位基准体系
使用基准目标确定三基面基准体系时,应遵循: 第一基准:3个基准目标(点或局部区域); 第二基准:2个基准目标(点或局部区域); 第三基准:1个基准目标(点或局部区域)
(1)
车身钣金件自有特性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基准及基准体系的标注
基准标注的顺序: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7851-1999 / ISO 5459:1981
(1)理想要求
(2)实际状态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附加符号——基准目标
右图的应用实例中: ※基准目标A1-A3(3个Φ5的圆面)构成基 准A,代替了整个底座平面作为基准的方式。 ※基准目标B1-B2(2条基准线)构成基准B ※基准目标C1(1个基准点)构成基准C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7851-1999 / ISO 5459:1981
(1) (1)
(2)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附加符号——理论正确尺寸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表示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TED),即标注在方框里的数值。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END
基准标注的顺序,很多时候对实际控制结果影响很大。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附加符号——全周(轮廓)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表示轮廓度特征适用于横截面的整周轮廓或该轮廓所示的整周表面
图1表示:横切面整周轮廓线 图2表示:工件整周轮廓面(除a/b面)
明确需要标定公差的要素
基准要素
提取定位基准
基准目标
用于代替基准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的孔,最大的轴
最小实体要求
最大的孔,最小的轴
全周(轮廓) 特征适用于横截面全周轮廓
理论正确尺寸 理想的位置、方向、轮廓等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几何特征符号——线轮廓度
无 基 准
有 基 准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常用附加符号——被测要素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公差带方向:
(1)
(2)
公差带前标注“Φ”表示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标注“SΦ”表示公差带为球形。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附加符号——基准要素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19.5 1.0 20.5 20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2、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几何公差符号
分类
图示
常用几何 特征符号
常用附加 符号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名称
用途
线轮廓度
标定线的公差面Βιβλιοθήκη 廓度标定面的公差位置度
标定面的公差
被测要素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几何公差标注基础
主要内容: 1、几何公差标注的特点 2、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李庆喜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1、几何公差标注的特点
几何公差标注的特点 标注中的数值表示的是公差带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Ø0.5 A B C
直径符号
GD&T记号
(位置度)
公差带
1
2
3
表示公差±0.25






几何公差标注的特点 面轮廓度 ±0.3 表示方法及含义(GB、ISO)
(1)应用实例
在规定基准目标时,需要考虑零件的功能是否会由于采用基准目标代替整个表面来构成基准而受 到损害。此时,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相对于理想形状和位置的误差所带来的影响。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基准及基准体系的标注
单一基准:
基准由单一基准要素确定
公共基准:
基准由2个或多个基准要素确定,如右图。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7851-1999 / ISO 5459:1981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附加符号——被测要素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箭头指向的位置很重要:
(1)被测要素?
(2)被测要素?
其他标注法:
(3)指向引出线的水平线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基准面 C
几何公差标注的特点 表示的公差区域与尺寸公差不一样
1. 尺寸公差
Φ10 +0.1
0
2. 几何公差(GD&T)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Φ10 +0.1
0 Φ1.0
20± 0.5 20
20± 0.5 20.5
19.5 1.0
1.4
最大值减小29% 面积比减小21%
20
理论值
20
Φ1.0
直角坐标公差区域 几何公差区域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几何特征符号——面轮廓度
无 基 准
有 基 准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几何特征符号——位置度
技术部车身工艺科 GB/T 1182-2008 / ISO 1101:2004
常用几何公差标注释义
常用几何特征符号——位置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