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科学基础医学宣教

眼科学基础医学宣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视器 由眼球和眼副器共同构成。
前房 视轴
虹膜
第一节 眼球
一、 眼球壁
后房 晶状体
(一)眼球纤维膜 1.角膜
占前1/6,
玻璃体
无色透明,无血管,
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2.巩膜
占后5/6, 乳白色, 不透明。
视神经盘 视神经
巩膜静脉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角 膜(cornea)
位 置:位于眼球前极中央
形 状:略向前凸的透明横椭圆形组织,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大 小:成年男性:横径 11.5—12mm 垂直经 10.5—11mm
(直径小于10mm,病理性小角膜;直径大于13mm,病理性大角膜。)
曲率半径:前面: 7.8mm
学习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掌握眼的结构、生理功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眼的组织与解剖
眼球 视路及瞳孔反射路 眼附属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眼球
近似球形。位眶前部;借筋膜、韧带、 与眶壁相连。 周围:眶脂肪衬垫; 前面:眼睑保护; 后面:眶壁保护。 前后径:成人24mm、 水平径23.5mm、垂直经23mm. 突出度:平视突出外眶缘12-14mm、 两眼差<2mm.
概 念 P3-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眼科学: 研究视视光学: 研究眼的光学特性,从事屈光不正的检测、
矫治(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等),还可 提供初级眼保健(视力测量、常见眼病的筛查和诊治)。
视觉科学:探索视觉系统发育、视觉信息加工网络和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角膜的组织学
外向内
上皮细胞层(corneal epithelial)35μm无角化、无分泌功能、
5-6层排列整齐复层鳞状上皮,损伤后可以再生。
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12 μm,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损伤后不能再生;
对机械性损伤抵抗力较强,而对化学损害的抵抗力弱。
(2)眼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很多全身疾病在眼部有特殊表现、并发症,甚至失明,掌握眼 科基础知识有助于本专业的医疗实践;
(3)眼科学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互相渗透: 基础医学研究有助于阐明 眼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探索、提高 预防诊治眼病的水平,并促进了眼科学产生了新分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当在治疗眼病的同时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及辅助治疗; 7、 掌握眼科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 8、 注重实践,掌握治疗各种眼病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绪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眼科学、视光学、视觉科学的概念; 2、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在医学中的地位、通科医师
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3、熟悉眼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基础医学的关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习眼科学的基本要求P3
1、 了解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 掌握眼的组织与解剖及眼部检查方法; 3、 掌握一些常见眼病:如外眼病、葡萄膜病、青光眼、白内障、
屈光不正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 4、 掌握急、重症眼病,眼外伤的初步处理; 5、 了解其他系统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6、 认识哪些眼病应当及时转诊到眼科专科治疗、哪些眼病应
道、视觉色觉产生机制和视觉相关的认知和 行为问题的交叉学科的统称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1)眼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感觉器官: 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90%来自于眼,视功能 的损害会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能力造成极大影响,给个 人、家庭、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担和损失。眼科学是临床医 学的重要内容,必须系统了解;
眼轴 角膜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睫状小带 瞳孔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中央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眼球由 ①眼球壁和 ②眼球内容两部分组 成
眼前段:晶状体(含) 平面以前
眼后段:晶状体平面以 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眼 球 壁
外层 纤维膜
角 膜(cornea) 巩 膜(sclera)
2)16世纪,西方现代眼科学开始出现; 17世纪,屈光成像有了认识; 18世纪,有了白内障晶体摘除术; 19世纪,眼科学成了独立学科;Helmholtz发明了检眼镜,划时代进步; 20世纪,各种诊治眼病的器械和方法相继发明:(眼压计、 裂隙灯显微镜、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角膜移植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荧光眼底造影术、电生 理诊断、超声眼部活体测量、激光治疗多种眼病、眼显微手术技术、玻璃体 切割术、角膜屈光术、自动视野计、图像分析技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使预防、 诊断、治疗水平提到新高度。
葡萄膜 中层 (色素膜
血管膜)
虹 膜(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choroid)
内层
视网膜(retina)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眼球壁外层
外层 -- 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 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 两者移行处为角巩膜缘。 作用:保护眼球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
后面:6.80mm
厚 度:中央:0.5mm
周边:1.0mm
屈 光 力:总屈光力:+43D

点:透明性 :无血管、无角化层、无色素、含水量恒定、组织结构排列规则
有序(基质层)、内皮细胞主动泵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感觉敏锐:感觉神经末梢丰富;
营养代谢:来自房水、泪膜、角膜缘血管网;
修 复:角膜缘干细胞、基质形成瘢痕、内皮细胞扩张、移行(失代偿)
眼科学发展史
1)公元前14世纪,我国传统医学就有记载。隋、唐、宋、 明、清即有了眼病的 专著。 19世纪,我国现代眼科学从西方传入,(1918年协和医院成立了独立眼科; 建国后现代眼科学开始发展,1955年微生物学家汤非凡、眼科学家张小楼分 离和培养了沙眼衣原体;)改革开放以来,眼科学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眼科医生掌握了国际上所有的诊断技能和手术技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 实力还存在差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