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综述

QUN WEN TIAN DI群文天地·2012年第1期下文化教育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综述■傅佐东莫玉秀梁春英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数量徒增,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亦越来越广泛,其范围涉及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内容、方法、措施、模式、实效性等方面,对现有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评价,可以为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探索新的途径,健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综述新生入学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自觉、主动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质量关系到能否使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方式、最好的效果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节奏,完成中学生向大学生活的过渡。

它影响着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是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将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最早涉及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的是华爱民在《试论高职学生工作的六大抓手》一文中提到新生入学教育对高职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入学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①同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海瑞、燕红在《怎样使高职新生尽快适应环境》一文中分析了高职新生入校后普遍存在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等状况,提出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途径。

②此后,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研究越来越丰富,主要涵盖以下方面:一、高职新生入学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研究钟错、刘治国、王仕勋等人从入学教育的意义及新生由于环境、心理、学习、生活上的不适应而产生的问题等角度出发,从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阐述了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他们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的必要阶段,是新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它有利于新生更早地介入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入学教育还通过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点,了解所学的专业及专业学习特点等,为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个人奋斗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新生入学教育影响到每个新生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甚至以后的职业发展。

二、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研究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否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近年来,对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研究是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热点研究方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主要成果有:(一)职业、专业与行业高职院校的教育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大的激发新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内容中涉及行业现状,让新生一入校门就感受到所学专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和压力,有利于新生更好的了解本专业。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李蕙羽提出构建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终极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入学教育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入学教育内容,将职业发展与职业指导工作前移,环境适应与就业导向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励志并重,强化职业目标的认知和培养,“启发新生就业意识”以增强入学教育的效果。

③孟庆国、刘飞认为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提高高职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性,帮助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并提出职业规划与入学教育具有目标一致、内容交叉的特点。

④(二)思想与心理健康新生入学后在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异性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经济上的困难以及对环境的陌生等等容易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这些思想问题的存在,轻者导致学生无法安心学习,严重者会危及学生的人生安全。

所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思想教育往往又会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侯慧敏针对新生的思想教育,提出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寝室、课堂,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忧解难,仔细为新生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和解释。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了解和熟悉,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不适应期,尽快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徐晓通过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贸系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2004级235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的实证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

因为新生入学之初,容易出现许多心理矛盾与冲突,如理想与现实、自信与自卑、独立与依赖、渴望交流与自我封闭、富于思想与认知偏激等,这些矛盾和冲突需要从一入学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三)纪律与法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主要是要通过纪律教育帮助新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及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肖雅琴在《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途径》中认为做好新生的法纪教育,要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手册》、《高等教育法》等,讲解校规校纪,违纪处罚条例、奖学金条例、住宿管理规定、水电管理规定等,同时还可以请公安局等部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有关法制方面的136QUN WEN TIAN DI 文化教育讲座,结合典型事例以案说理,以事论理,为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寝室之风打下坚实基础。

(四)学习方法与方式这主要指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式、方法。

高职入学教育时,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方式,具有关键意义。

王庚在《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化整合新探索》中提出高职院校入学教育要让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高职学习特点。

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中心和实训室各种文献资料、设备,学会自我解惑,充实提高自己。

从而帮助新生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五)安全与防范在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中还有认为应该把人身、财务、心理、消防等各个方面内容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来,加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杨雨慧在《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理性思考》一文提出在入学教育中,应组织新生学习校园安全有关知识,介绍学校的周边环境,并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防范意识,创造有序生活环境。

还要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治安等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养成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对人身和财产的侵害。

三、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法与措施研究针对现在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使高职入学教育更富成效,现有的研究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法和相关措施做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马延霞、康洁、张思梅等分别专门撰文讨论了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方法和措施。

张思梅提出要实现入学教育这一目标,必须做到:把握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培养三个能力。

即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色的转变,培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袁铜墙,吴映辉建议将拓展训练引入入学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方法,通过新生军训、选修课程、体育课堂教学、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开展拓展训练,提高新生参与式教育,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韩丹则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新生8个班级为实验对象,在新生班级用适应训练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新生班级适应训练可以帮助高职新生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班级凝聚力及集体荣誉感,团体辅导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可采用的有效方法。

四、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索现有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统一,时间固定,“一视同仁”等特点,缺少灵活性、多样性、层次性,没有从根本上认知到高职高专学生群体对象的身心特征,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特点,从而使得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一特点,刘鸿翔、毛旭明、潘美意等学者进行了多元性的教育模式的实践和探讨,丰富了入学教育的模式,提高入学教育的效果。

一是“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

“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指教育中既包括一般的理想信念教育、学校传统与校纪校规教育、专业与学习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入学教育内容,还包括从高职高专新生认知、情感、行为特点出发,进行有差异的、有层次的、个性化的拓展深化教育。

二是“参与式”入学教育模式。

指针对高职高专新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触动学生内心,让他们在参与中认识自我,从而接受自我,学会总结分享,形成文字,努力践行,并不断评估与改进的教育。

参与式理念上强调平等、尊重、在行动过程中注重聆听与讨论。

毛旭明提了出构建参与式入学教育模式的三个阶段:倾诉、参与、分享。

三是“学长制”入学教育模式。

潘美意、杨立君提出的“学长制”是一种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模式,是指在高年级学生中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道德品质良好、成绩优秀、具有良好行为规范,又有一定学习、生活和工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学长,经过培训,在一定范围内对新生开展帮扶、指导、教育、引导,帮助和督促新生尽快地度过入学适应期,在短期内熟悉学校生活环境、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重难点等,较快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三自”教育的一种机制。

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长凭借自己的经验、学识、阅历和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和管理服务,可以帮助新生更快渡过适应期。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还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探求入学教育切入点,倡导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启发就业意识,引导新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确立环境教育,创立良好情商,增强辅导老师的职业职能认识和专业技能认知能力等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纵观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现状不难发现,近年来,国内研究虽已不断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极有拓宽视野和加深讨论、研究的必要。

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内容深入不够。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研究内容虽然很广,但是主要集中在入学教育的内容、方法、模式上,且研究的理论高度和深入不够,与不断发展的高职院校相比,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欠缺,特别是对入学教育是否取得实效评价标准的研究更是缺乏。

第二,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少。

目前,有关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分析和一般经验总结上,主要运用经验总结和思辩方法,泛泛而谈,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在抽象的理论分析、定性概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定量、统计等方法的运用,这不论是对于推动本领域理论研究的发展,还是对于现实中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