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公司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章成本核算的准备
一、BOM
1.由生产或技术部门制作。

为了提高BOM制作效率,以求简化,BOM只包
含主要材料,辅料及包材不在BOM中体现。

2.BOM制作前,需新增成品或半成品的物料代码,如果出现新的原材料,
还需同时新增原材料代码。

要注意代码的归类是否正确、编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防止代码内容重复(即重复编写代码)。

3.BOM制作要及时,如果在开始生产之后才有BOM,将会影响到之后的物
料需求计划的计算和领料环节的成本对象的指向。

4.BOM最好由制作人直接在金蝶系统中新增,如不能,则由财务将得到的
BOM资料输入到系统中。

二、销售订单
1.由销售部门在系统中新增销售订单。

2.由财务部根据BOM预算出产品的计划成本,并提供给销售部门参考,防
止出现负毛利现象。

3.销售订单在系统中的制作要及时,否则会影响到后续的材料采购和生产
领料。

三、物料需求计划(MRP计算)和生产任务下达
1.财务部或计划部根据BOM表和销售订单在计划管理模块进行MRP运算。

2.运算后得出物料需求计划,在采购系统自动生成采购申请单。

采购部门
根据采购申请单再生成采购订单并进行物料采购。

3.在系统中生成生产任务单并下达,生产部门根据生产任务单自动匹配的
物料需求数量领料,领料单是由系统生成的,而不是任意新增,领料数量是限制在系统计算的需求量范围内,不得任意领料。

4.成品入库时与生产任务单关联,否则生产任务单会一致显示为未完成状
态。

5.销售出库单要与销售订单关联,否则销售订单会一直显示未完成、未关
闭状态。

第二章完工产品成本核算
四、完工产品成本核算的材料归集
(由于BOM和销售订单不能及时在系统中完成,加之金蝶系统中的“成本管理-实际成本”模块的初始化基础设置暂未完成,目前成本核算是在系统外手工完成,待系统完善后将在系统中自动完成)
1.在物料进行出库核算后,将全部生产领料单引出,按成本对象和原材料
物料代码归集汇总。

2.将产品入库单引出按产品代码汇总。

3.按入库产品分别匹配各自BOM和各自实际领料汇总明细。

4.实际领料与BOM比对分析,确定本期完工产品实际耗用材料。

根据实际
耗用量计算出该产品的主料成本金额。

5.将已领的全部辅料和包材在本期全部摊销,摊销标准是按本期入库成品
所耗用的主料成本金额比例分摊。

五、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摊。

1.根据各自产品的不同工时分摊。

人工和制造费用在当期全部分配,期末
无余额。

2.将计算好的成本单价,引入系统进行自制入库核算。

3.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参照本章办法。

第三章在产品的核算
六、在产品按不同成本对象分类归集。

1.将已经开始生产领料的销售订单引出并按产品代码汇总。

2.按成本对象汇总生产领料单,结合BOM、产品入库数量、销售订单数
量,分析计算出已入库产品的实际材料耗用量。

3.用总的领料数量减去实际耗用数量,剩下的就是在产品占用的原材料数
量,以此计算出在产品的价值,因为辅料、包材、人工和制造费用已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仅包含主要材料价值。

4.在产品的材料依然按照领料时对应的成本对象、材料代码、材料名称、
数量、金额和领料部门明细列示,结转到下月,与下月的领料合并汇总,用于下月的成本核算。

5.总账中生产成本月末余额即为在产品价值,与在产品所对应的原材料明
细表所列金额保持一致。

第四章成本差异
七、成本差异的的计算和处理
1.在计算产品实际耗用材料时,与BOM比对,如果实际领料数量在合理范
围内,即按实际领料成本作为实际成本,不计算和保留成本差异。

2.如实际领料数量明显大于BOM的标准用量,需结合销售订单总数量和完
工入库数量比对,是否存在有在产品情况,如有在产品,则结合订单数量、已入库成品数量、在产品数量,合理分配完工和在产品各自耗用的原材料。

本期入库产品耗用原材料数量可参照BOM计算,也不计算成本差异。

3.在某一产品全部完工后,如领料数量明显大于BOM标准用量时,要查找
其他产品相同物料的领料数量是否明显少于理论用量,判断是否领料时成本对象错误,再进行领料的调增和调减,不同成本对象之间的领料调增和调减金额要保持一致,即调增量等于调减量。

领料数量调减后仍然明显大于理论用量的,要去现场查看是否有剩余材料存放在车间,如有则需办理退库手续,退库时的成本对象与领料时的成本对象要保持一致。

在月末盘点前要提示车间办理剩余材料的退库手续。

4.在调减领料和退库之后,原材料耗用量依然大于BOM标准用量的,视为
成本差异,在当月完工入库的该产品中一次摊销。

第五章成本核算后续事项
九、将计算好的产品成本与BOM的标准成本、销售价格比较分析,看实际成
本与标准成本是否有明显差异,找出差异原因。

实际成本与销售价格比较,对毛利率明显偏高和负毛利的产品成本计算重点复核,查找是成本计算错误、还是销售定价失误,对确认是销售定价失误的产品提交销售部门解决并在成本表备注,以便将来审计时解释。

八、对实际成本明显高于标准成本的,并确认是BOM不准确原因的,要提交
生产技术部门,重新修订B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