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龙文区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龙文区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龙文区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1. (11分)(2017·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柳庆字更兴。

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

孝武将西迁,庆以散骑侍郎驰传入关。

庆至高平,见周文【注】,共论时事。

周文即请奉迎舆驾,仍令庆先还复命。

帝屏左右谓庆曰:“朕欲往荆州,何如?”庆曰:“关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也。

荆州地无要害,宁足以固鸿基?”帝纳之。

周文尝怒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

朝臣咸知,而莫敢谏。

庆乃进争之。

周文逾怒曰:“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

”乃执庆于前。

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

臣有不争者为不忠。

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周文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

周文默然。

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

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庆威仪端肃,天性抗直,无所回避。

周文亦以此深委仗焉。

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

广陵王欣,魏之懿亲。

其甥孟氏,屡为凶横。

或有告其盗牛。

庆捕得实,趣令就禁。

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辨其无罪。

孟氏由此益骄。

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

言毕,令笞杀之。

此后贵戚敛手。

周孝闵帝践祚,晋公护初执政,欲引为腹心。

庆辞之,颇忤旨。

先是,庆兄桧为魏兴郡守,为贼黄众宝所害。

桧子三人皆幼弱,庆抚养甚笃。

后众宝归朝,朝廷待以优礼。

居数年,桧次子雄亮白日手刃众宝于长安城中。

晋公护闻而大怒,执庆诸子侄皆囚之,让庆擅杀人。

对曰:“庆闻父母之雠不同天,昆弟之仇不同国。

明公以孝临天下,何乃责于此乎?”护逾怒,庆辞色无屈,竟以俱免。

[注]周文,即周文帝宇文泰。

时为魏孝武帝朝实际掌权者。

后被其子追谥为文帝。

(节选自《北史•柳庆传》,有改动)(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爱:吝惜B . 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旌:表彰C . 庆捕得实,趣令就禁趣:通“促”,急速、赶快D . 执庆诸子侄皆囚之,让庆擅杀人。

让:责备(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柳庆“天性抗直,无所回避”的一组是()①关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也②庆辞气不挠③周文亦以此深委仗焉④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⑤庆辞之,颇忤旨⑥庆辞色无屈A . ①②④B . ③⑤⑥C . ①③⑤D . ②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柳庆自幼聪明机敏,很有度量。

后以散骑侍郎的身份入关,很受器重,周文派他去完成奉迎国君这样重要的任务,魏孝武帝甚至私下征求他的意见并采纳。

B . 周文认为王茂犯了诽谤罪,因为恼怒要杀掉他,在其他朝臣全都不敢劝谏的情况下,柳庆站出来为王茂争辩,终使周文赦免了王茂,但此时王茂已经被处死了。

C . 广陵王的外甥孟氏依仗权势,凶横强暴,偷盗别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

柳庆当众宣布了他的罪状,随即下令将孟氏打死,从而打击了侵害百姓的皇亲的气焰。

D . 柳庆的侄子柳雄亮大白天亲手杀死了谋害自己父亲的贼人黄众宝,使得晋公宇文护大怒,而柳庆则认为子报父仇,也是孝道的体现,这引起了晋公更大的怒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荆州地无要害,宁足以固鸿基?②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2. (7分) (2019高二下·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贺新郎·游西湖有感文及翁一勺西湖水。

渡江①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②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余生自负澄清志。

更有谁、磻溪③未遇,傅岩④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

便都道、江神堪恃。

借问孤山林处士⑤,但掉头、笑指梅花蕊。

天下事,可知矣!【注释】①渡江:指宋高宗建炎元年渡过长江,在杭州建都。

②中流击楫:《晋书·祖逖传》中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③磻(pán)溪:指姜太公在磻溪垂钓,遇周文王而拜相的故事。

④傅岩:相传傅说原是傅岩地方的一个筑墙的奴隶,后成了商王武丁重用的大臣。

⑤林处士:林逋,北宋人,隐居西湖孤山三十年,养鹤种梅。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开篇点题,用夸张的手法,极言西湖范围之小,容量之浅。

可就是这么一弯湖水,南渡以来,竟成为君臣上下偏安一隅的安乐窝。

B . 该词为游览西湖时所作,以文为词,讥嘲时政,抒发了词人自身的愤慨之情和对国事的深深忧愁。

整首词的风格婉约,含蓄隽永。

C . 在表现手法上,上片由西湖游乐触景生情,引出纵论国事、悲慨淋漓的情怀;下片紧承“千古恨,几时洗”而发表政见,议论国事。

D . 这首词既绘眼前实景,亦有词人的遥想,通过近乎议论散文的笔法,以一系列的设问、感叹将主旨一层递进一层地表现出来。

(2)后人评价此词道出了南宋灭亡的原因,请结合全词分点概括,并简要分析。

3. (6分) (2018高二上·汽开区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辞官归来,安守田园,他打算顺应自然生命的造化,走到生命的尽头,此时表现其心境选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云消雨霁,彩彻区明,此时天地间最美丽的风景便是动与静的配合,形与色的协调,一如诗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

(3)无论是鲲鹏,还是学鸠,都无法摆脱自然界的依托,无论是冥灵,还是蟪蛄,都无法超越生命的极限,真正的逍遥也许只在于: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0分)4. (2分) (2017高一上·通化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②他本来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结果过犹不及,一身奇异的装扮反而令人难以接受。

③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④曾几何时,女性只能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哪里有自己的人权和自由的?⑤盛夏的夜晚,街上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⑥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A . ②③⑥B . ②④⑤C . ①⑤⑥D . ①③④5. (2分) (2017高三·滕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抒写性灵”的价值在于:它淡化了以往报告文学作品过于意识形态化、新闻报道化和人物故事过于程式化的弊端。

B . 野生鸟类尤其是候鸟对栖息环境质量的要求极高,因此成为国际公认的最能直观反映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

C . 即便养老金不亏空,财政补贴也不是长远之计,社保经费筹措机制如果不改进,靠财政补贴发放养老金也很难持续下去。

D . 国土资源部指出,今年下半年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极端天气诱发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6. (2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语序正确的一组是()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A . ②③①⑤④B . ②⑤③①④C . ②④⑤①③D . ②①③④⑤7. (2分) (2016高一上·武汉期中) 给下面的选自《笠翁对韵》中的对子填空,必须符合对仗要求。

风高秋月白,雨霁________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________两曜斗西东。

8. (2分)(2017·珠海模拟)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广州某乘客欲去北京旅游,拿不准乘坐飞机还是坐飞机。

他咨询了广州某旅行社。

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根据下面两张时刻表,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简要介绍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

要求亲切得体,言之成理。

(每句30字左右)(6分)MU1342航班广州——北京时刻表T16列车广州——北京时刻表(1)如果选择飞机,________(2)如果选择火车,________三、写作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熟人给你带了一万种好处。

在熟人社会,从生到死,什么事情都要求人,生得好,要求人;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要求人,想升迁要求人;病了,治得好要求人;死了,烧得好埋得好要求人……上至高官下至百姓,构成了一幅中国式的“求人图卷”。

也有人说,熟人会给你带来十万种坏处。

社会坏就坏在“熟人文化”,无论做什么事,第一件想到的就是找熟人,找熟人会导致潜规则,社会也就异化为身份社会、人情社会、官本位社会、制外社会,江湖社会,内耗社会。

未被熟人伤害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还有人说,往往是生人之间才有真正的规则,生人文化才是契约文化。

一个理想的陌生人社会,是契约社会、法理法治社会。

同陌生人建立信任,是人类信任进化史的最后一章。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1-1、1-2、1-3、1-4、2-1、2-2、3-1、3-2、3-3、二、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0分)4-1、5-1、6-1、7-1、8-1、8-2、三、写作 (共1题;共5分)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