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成绩绩效考核表
B2
课前准备10分
教案和教具(10分)
3.每堂课有教案。教案要体现以人为本,研究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8分)
4.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教具(卡片、图片、实物、幻灯)一件或课件二件,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2分)
3.统一使用集体编写的教案,不统一的不给分(5分)。统一进度,前后不能超一个周该科课时数,否则不得分(3分)
本栏目其它分值由教务检查给分。
B5
教学研究10分
公开课,研究课和优质课(10分)
11.公开课,有课题和课后分)
13.积极参加县、校举办的优质课评选。
每学期教务处抽取两个教研组在“五优”相关项目中每项评出2名进行奖励。(2分)
11.公开课属教改实验示范课,参与三乡三镇交流被提名上公开课的执教教师和校内组织的校级公开课的提名执教教师1 节加2分。
19.教改成果获县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4、3、2分,获地区、省、全国奖的分别依次递增1分。
20、参与学生同题考试考分在卷面分的80%(含)以上4分,70%(含)以上3分,60%(含)以上2分,60%(不含)以下不得分.
考
试
纪律
考试与评卷
17.、如果发现有排斥或取消差生考试的,每一人次扣10分。发现有替考的,取消替考者考试资格,并追究作弊教师的责任。
A2
教学成果评价
B7
教学纪律及教改实验成果20分
竟赛辅导、教改成果、学科考试,各项评优
18、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县一、二、三等奖每人分别加3、2、1分;获地奖分别加4、3、2分,获省或全国奖依次递增。
加减分栏目中的第5条由值周教师提供考核依据;第6条由教务处查教研组,按已听节数÷应听节数×8得该组教师听课的得分(由教研组长制定分配方案分配到人)。
B4
课后工作28分
作业、辅导、检测与评价、质量分析与评语(28分)
7.布置作业符合学生实际,科学合理,针对性强。(12分)
8.主动关心后进生,家访,个别辅导。(5分)
由教务处根据工作记录和教师提供的材料量化评分。
B6
参与本校教研10分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10分)
14.善于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改进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每期拟写20篇教学反思。(4分)
1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伴合作,加强专业交流,善于吸取别人长处,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做好转帮带工作。(3分)
12.不参加一次教研扣1分(有领导签字审批准假的除外)
13.优质课或录像课获县一、二、三等奖分别加3、2、1分;获地奖分别加5、4、3分;获省奖分别加7、6、5分;获全国奖分别加9、8、7分.在国家/省/地/县正规刊物上发表1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文章/依次加5/4/3/2分。
学校“五优”项目评比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加2分、1分、0.5分。
16.把学习作为人事职业的第一需要,除自身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外,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积极引进先进教学方法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3分)
14.不善于反思和总结、不善于学习和改进,一种老方法教到底,不给分。教学反思少1篇扣1分,累计扣分。
15.对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一问三不知(上级部门提问,反馈到学校为依据认定)的在总分上扣10分。
8.缺后进生转化记录、家访记录、学习后进生辅导记录1项次扣1分. 9.考试评价只用于排名次扣7分。
10、未对测试进行质量分析的每次扣2分
由学校校长组织校务委员会构成领导小组,对各教研组实地检查,将已统一布置书面作业的科目数÷应统一布置书面作业的科目数×12得课后工作加分栏第7条该组的得分(由教研组长制定分配方案分配到人)。
4.对集体编写的教案能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经集体讨论能作为下一轮修改教案的经典题材,一份加0.1分。
由业务副校长领导教务人员、中层干部组成领导小组,每期对各教研组查四次,每次基础分8分,最后求出四次检查的平均分得该组的课前准备栏的得分(由教研组长制定分配方案分配到人)。
B3
课堂教学18分
上课与听课(18分)
16.不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或培训的该项不给分。
本栏第14条,由教务处对教研组进行考核,将拟写合格的教学反思的篇数÷应拟写篇数×4得该组本条得分(由教研组长制定分配方案分配到人)。
第15条被列入青蓝工程结对的,未完成相关工作双方都不得分。
第16条中每人读一本有助于提高自己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书,并能简述其中大意的3分,否则不给分。
教师工作成绩绩效考核表
项目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
评价细则和得分
加减分
评价时间及办法
A1
教学业务常规考评
B1
计划总结4分
教学计划和总结(4分)
1.开学初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研究项目、有预期目标、有措施步骤。(3分)
2.期末写出教学总结(总结含得失情况、发扬和改进措施)。(1分)
9.进行多元激励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活动。(4分)
10.学校组织的统一测试,均需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召开质量报告会(7分)
7.同级同科作业统一规范,分层布置分类要求,数量合符要求得12分,否则不得分;只布置不批改、不讲评的在总分中扣12分.无错题收集扣3分,没进行面批扣3分。 作业少1次扣1分
1.无计划、总结不给分,不按时上交或不按要求拟写、装订扣1分,有抄袭或用旧计划、总结现象不得分。2.计划总结有创新有特色,在校级推广加1分,县级2分,地级3分。
由业务副校长组织评价小组,在开学第二周对各组查计划,期末评卷结束对各组查总结,将各组已拟计划数÷应拟计划数×3+已写总结数÷应写总结数×1=该组计划总结得分(由教研组长制定分配方案分配到人)
5.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营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10分)。6.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至少8节,每次听课有听课评课记录。(8分)
5.上课满堂灌,效果差,学生反应不好,不给分。有排斥差生或课堂上接打电话、抽烟、坐着上课、将违纪学生逐出教室、不说普通话等现象,违反其中一项,1次扣1分,累计扣分。 6.全组听满得且有评课8分,否则按公式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