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机运用与管理A卷-试题及答案

农机运用与管理A卷-试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农机运用与管理(A)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4分)1、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_____ 、______ 、牧业、副业和渔业。

2、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______ 、化学化、水利化和______ 。

3、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类______ 和______ 的总称。

4、农业机械化的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对________ 的改变;二是对_________ 的改变;三是对农业生产工艺的改变。

5、____ 和______ 是评价农业机械化的两项重要指标。

6、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把农业生物技术、______ 和 ______ 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技术体系。

7、农业机械的编组与配套指的是_____ 与______ 的合理配备。

8、____ 与______ 的比率叫做行程率。

9、地块区划要根据______ 和 _____ 进行。

10、机组田间作业行走方法多种多样,基本上分为3类:直行法、 _______ 和_______ 。

11、拖拉机实际产生的推动力,不仅是由驱动轮上的_______ 所决定,而且还受土壤对驱动装置的所制约。

12、拖拉机有效功率的损失主要包括:传动装置的功率损失、自身移动的功率损失、和的功率损失。

13、机组配套包括拖拉机与农机具的______ 和______ 。

14、牵引力利用系数就是在工作档位下,农机具的______ 与拖拉机的_______ 之比。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8分)1、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是()A、生产技术科学化B、农业信息化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农业发展可持续化2、农业机械化的含义不包括()A、劳动者素质的改变B、农业生产工具的改变C、农机拥有数量的改变D、农业生产工艺的改变3、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不包括()A、静态性B、区域性C、整体性D、世界性和时代性4、()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农业产业化B、农业信息化C、生产技术科学化D、农业发展可持续化5、()是农业机械化的第一要素。

A、农业生产工具B、劳动者C、农业生产工艺D、生产技术6、以下哪项不是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化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因素。

()A、劳动生产率低B、农业机械总动力少C、农业机械利用率低D、农业机械水平落后7、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作物间不平衡,目前综合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作物是()。

A、小麦B、玉米C水稻D、经济作物8、单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是()。

A.、用机器完成的作业量与总作业量之比。

B. 、用机器完成的作业量与适宜用机器作业的总作业量之比。

C. 、用机器完成的作业量与适宜用机器完成的该项作业的总作业量之比。

D. 、用机器完成作业量与该项作业的总作业量之比。

9、农业机械化程度是()。

A、劳均年产量B、劳均负担耕地面积C、用机器完成作业面积的比率D、每kg粮食消耗的劳动工日数10、以下哪项不影响拖拉机的滚动阻力。

()A、土壤水分B轮胎气压C、履带张紧度D、行驶速度11、拖拉机的牵引力与拖拉机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随着速度的升高,牵引力下降B随着速度的升高,牵引力上升C、两者没有关系12、拖拉机的牵引功率的大小与()有关。

A、工作速度B牵引力C、拖拉机与土壤间的附着力D、以上均是13、以下哪种情况下拖拉机耗油率最低。

()A、牵引力小B牵引力大C、牵引功率最高D、行驶速度快14、拖拉机的滑转率与()有关。

A、行驶速度B牵引力C、工作档位D、以上均是15、影响拖拉机牵引特性的主要因素有()。

A、拖拉机行走装置的结构形式B、拖拉机的附着质量C、土壤条件D、以上均是16、以下哪种方法不可以用来改善拖拉机附着性能。

()A、驱动轮上加配重块B、轮胎中灌水C、更换高花纹轮胎D、提高行驶速度17、在机组作业时,牵引力利用系数一般应()A、大于1B、小于1C、等于118、下列情况中,哪种情况机器作业到不了地边并要压已作业地面()A. 农具工作幅宽大于拖拉机宽度B. 农具工作长度大于拖拉机长度C. 农具工作幅宽小于拖拉机宽度D. 农具工作幅宽等于拖拉机宽度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17 分)1 、农业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2、农机拥有量是衡量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唯一标准。

()3、农业机械化程度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

()4、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5、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6、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7、单位面积上的农机动力少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重要因素。

()8、土壤对驱动装置的最大附着力受土壤状态所决定:土壤坚实,附着力大;土壤松软,附着力小()9、轮式拖拉机在松软地上工作时,轮胎气压稍高些,可以提高附着性能。

()10、一般拖拉机以低档工作时,履带张紧度松些可以减轻履带销轴的摩擦。

()11、拖拉机驱动轮上的推动力大小取决于标定切线力和最大附着力中的较小值。

()12、拖拉机的滑转只受牵引力的影响,不受速度变化的影响,因此与档次无关。

()13、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较低的耗油率,应力求拖拉机在相应于最大牵引力的条件下工作。

()14、履带式拖拉机具有较小的压强和良好的附着性能,因而在松软的土壤条件下比轮式拖拉机的牵引效率高,通过性能也好。

()15、在一定土壤条件下拖拉机的牵引力与驱动轮附着重量成反比关系。

()16、土壤表面的坚实度越大,拖拉机的牵引效率越高。

()17、随着作业速度的提高,农具牵引阻力和比阻也有所增加,所以在工作时速度越低越好。

()四、简答题(每题 4 分,共24 分)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什么是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两者有什么不同4、什么是机组配套机组配套应注意什么问题5、如何降低机组的牵引阻力6、对自己熟悉或所用的机组配套进行评价五、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15 分)1、农业机械化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3、农业机械化程度4、机组5、滑转率六、综述题(共12 分)1、试叙述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中有什么作用答案一、填空题1 、农业、林业2、机械化、电气化3、机器、农具4、农业劳动者素质、农业生产工具5 、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6、机械技术、管理技术7、动力系统、作业系统8 、工作行程、总行程9、农业技术要求、机组的特点10、绕行法、斜行法11、切线力、附着力12、拖拉机滑转、拖拉机上坡13、动力性配套、幅宽配套14、牵引阻力、标定牵引力二、单选题1、C2、C3、A4、D5、B6、B7、A8、C9、C 10、D 11、A 12、D 13、C 14、B 15、D 16、D 17、B 18、C三、判断题1 2、X 3、X 4.V 5、X 6>V7、X 9、X 10.V 11.V12.V 13、X 14.V 15、X 16、" 17、X四、简答题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良好,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 (1 )农业机械化发展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2) 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3) 农业机械化投入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薄弱 2、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有什么关系答: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 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 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 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效益、 社会效益 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 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3、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两者有什么不同答: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都是评价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指标,但两个指标的含义却是有差别的。

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农业生产中用机器完成作业任务的度量,具体可以理解为机械代替用工量在全部用人畜力作业的用工量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即为:等。

4、 什么是机组配套机组配套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机组配套包括拖拉机与农具的动力性配套和幅宽配套。

动力性配套即农具作业阻力及消耗功率应小于拖拉机牵引力和牵引功率, 但是也不能相差太大。

一般为标定牵引力和标定牵引功率的 70%~80%,以满足作业要求,又充分合理地利用拖拉机功率。

幅宽配套是指农具宽度与拖拉机宽度之间要匹配,几种农具的作业宽度之间相互要匹配,拖拉机轮子压地总面积应尽可能小,避免拖拉机轮子压已完成作业的地面,并保证农具可以作业到田边。

5、 如何降低机组的牵引阻力答:为降低机组的牵引阻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机组应尽可能在适宜的土壤水分范围内工作,才有可能得到最小的比阻。

(2) 在作业中保持合理的工作深度。

(3) 正确地调整、安装、润滑、保养农具的工作部件。

(4) 随着作业速度的提高,牵引阻力和比阻也有所增加,但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牵引阻力的增长与速度的增长 相比,阻力的增长相对较慢。

6、 对自己熟悉或所用的机组配套进行评价答:评价内容应包括:动力性配套,一般牵引力利用系数值在 ~为好;幅宽配套,包括作业到边与否、拖拉机是否压已作业地,土地压实面积等。

五、名词解释机械化程度机械代替用工量 全部用人畜力作业部用量X 100%机械化水平反映的是作业效率。

表明机械化水平高低的指标常用劳均生产粮食数量,或生产1千克粮食的用工量1、 农业机械化: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 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2、 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 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3、 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农业生产中用机器完成作业任务的度量,具体可以理解为机械代替用工 量在全部用人畜力作业的用工量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即为:机械代替用工量人畜力作业畜力作机械代替用工量机械代替用工量全部用人畜力作业部用量4、 机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作业任务和期限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作业系统及操纵系统的有机组合。

5、 滑转率:滑转率(驱动轮) =(理论行驶距离-实际行驶距离)/理论行驶距离六、综述题1、试叙述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答:1 )利用农业机械替代人畜力耕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率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 标志之一;2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高产的重要手段; 3)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的抗灾能力,挽回了大量的灾害损失;4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物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载体,其本身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物化,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 果的转化; 5) 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民素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7)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