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自然界中动物种类很多,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和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对于不同的动物,生命周期长短不同,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变化不大(比如老虎、马等),有的在生命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变化(比如蝴蝶、蚕等)。

3、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来扁扁的有点椭圆,用尺量一量,长约1.2至1.3毫米左右,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紫黑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4、观察蚕卵颜色:灰绿色或紫褐色;形状:近似圆形;大小:小米粒大小
5、通过放大镜观察蚕卵,有哪些发现呢?
有个黑色的环状物在动。

有黄色的卵和白色的卵。

6、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7、孵化.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虫。

幼虫把卵壳咬破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壳。

8、刚孵出来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刚孵出来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蚁蚕虽然小,但蠕动速度挺快的,身上长满细毛,大约两天后毛毛就不明显了。

蚁蚕长约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

9、养蚕小窍门
①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②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③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④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⑤盒子上要扎几个洞,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10、寿命最短的植物-短命菊生命只有几个星期。

生命周期最短的小虫——蜉蝣生命周期最长的动物-海龟
11、观察蚕的记录方式: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一生
12、随着蚕的生长,它发生了哪些变化?
1、颜色发生了变化
2、大小发生了变化(体长、体重)
3、吃食、排便的变化
13、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从蚁蚕到结茧这前会蜕四次皮。

蚕蜕皮是因为蚕的外皮不会随着蚕体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当它的身体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就会换下较小的旧皮。

14、蚕的一生是如何变化的
①蚁蚕通过摄食迅速生长,体色逐渐变成青白色。

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蚕需蜕去旧皮,生长出较宽大的新皮再继续生长。

②蚕在蜕皮过程中,新皮形成时需要睡觉,称为眠。

眠是划分蚕龄的界限,蚁蚕称1龄蚕,第一次眠后称2龄蚕,依次类推,第四次眠后称5龄蚕。

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

眠期时蚕不吃不喝。

③到5龄末期,蚕会逐渐停止取食,它会排空消化道,呈透明状,此时叫熟蚕。

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15、蚕的外形
蚕体是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个明显体段构成。

头部: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扁圆形。

胸部:头部后面的三个环节,胸部有三对胸足,蚕进食时,帮助蚕把持桑叶。

腹部:胸部后面的环节, 腹部有4对腹足和一对尾足,是蚕的运动器官。

另外蚕头左右各分布有六只单眼,身体两侧有9对黑色的小圆点,是蚕的气门,是它的呼吸器官
16、
17、蚕头部: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扁圆形。

蚕的头部由口、触肢、单眼组成。

18、蚕的口器由上唇、上腭、下唇、下腭组成 。

蚕通过咀嚼式口器吃桑叶。

19、蚕胸部:由三个环节组成 。

每一胸节的腹面有一对胸足共三对胸足。

作用: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

20、由 10个环节组成 ,第3、4、5、6、节各节各生有一对腹足。

为蚕的运动器官,使身体前行。

第10节有一对尾足,可用来夹持物体。

共5对腹足,第8节背后面生有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

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两侧各生有1个小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

21、蚕有5对腹足,用腹足爬行,爬行时身体作波浪式运动。

22、蚕蜕皮四次后,成了五龄蚕,一般经过五到八天,它就会表现出老熟的特征:食欲减退,胸部呈透明状,随后完全停食,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结茧场所。

23、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呢?
因为蛹不会动,没反抗能力,如果没把自己包住,会被鸟之类的东西吃掉,或者被雨淋死。

把自己包住,是保护自己。

24、蚕蛹:刚开始,蛹是白色且柔软的,不久就徐徐变色,最后呈褐色且变硬。

前蛹 开始脱皮 脱完皮 变成蛹 完全变形态 25、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

26、比较蚕和蛹的不同与相同?
蛹体形粗短,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很小,身体缩短,为深褐色。

气门,但是数目减少了
27、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呢?
当用手轻轻的触摸它;用手电筒照;发出声音。

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 28、蛹是蚕的幼虫阶段向成虫阶段的过渡 29、观察蚕茧
1、形状:椭圆形
2、颜色: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生产上大多用白茧。

3、大小:每一
气门(9 对) 腹足(4 对) 尾足(1 对) 头 胸 腹
胸足(3 对)
个蚕茧大小小不完全相同,约在三到四厘米之间 30、蚕丝如何抽取?
蚕结茧后六、七天进行抽丝。

1、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2、用毛刷搅动,找到蚕丝的头3、开始抽丝 31、观察蚕丝:指一粒茧能缫得的茧丝长度和重量。

一般春茧茧丝长900~1500米,茧丝重0.35克~0.45克;
32、
33、蚕蛾的胸部
口器退化,不再进食。

两对翅,但短小,失去飞行能力。

刚羽化的蚕蛾的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

34、如何区别雌蛾和雄蛾
35、蚂蚁、蚕蛾、蜻蜓的共同点
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 三对足。

它们都是昆虫。

36、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7、蚕羽化成蛾的目的就是为了:为了交尾和产卵
外形特征 行动 食物 时间 卵 椭圆形,紫黑色 不动 不吃 蚕 圆筒形,有环节,青白色 爬行 吃桑叶 35天 蛹 纺锤形,褐色,有环节 受刺激才动 不动 13天 蚕蛾
白色,分头、胸、腹
不会飞,但会振动翅膀
不吃
8天
38.蚕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 繁殖、死亡 39、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长。

40、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名称 生命周期(流程图) 寿命 鸡 卵→雏鸡→成鸡 约年 蝴蝶 卵→幼虫→蛹→成虫 约年 蜻蜓 卵→幼虫→成虫 约年 山羊 小羊→成羊 约年 熊猫 幼仔→成年熊猫 约年 鱼(鲤鱼)
卵→幼鱼→成年鱼
约年
出生——生长发育——繁殖—— 死亡
体型 触角颜色 爬行速度 雄蛾 小 黑色 快
雌蛾 大 灰色 慢 胸

头 口器
复眼 触角
41.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42、周而复始的生命周期,其根本意义是使生命代代相传,保证了生命的延续。

43、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44、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45、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46、有的动物是从卵孵化而来(卵生),有的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胎生)。

47.、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划分
乳儿0-1岁婴儿1-2岁幼儿2-3岁儿童3-12岁少年11,12—14,15岁
青年14,15—30岁中年30—50岁老年50岁以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