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杂交实验的分析
1/4vgvg
vgvgXMWy 红长 红残
vgvg Xmwy 白小 白 残
一、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分析
• 规定: 眼色 W-w 体色 E-e 翅型(长残) Vg-vg (长’小)M-m
• 分析要点: ①显隐性的判断; ②判断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 体; ③根据以上判断假设其遗传过程(图示)、 F2性状的比例; ④用X2检验对实验数据和以上假设进行检 验; ⑤得出结论。
“果蝇杂交实验”数据的统计及分 析
将原始数据(眼色、翅形、体 色、性别)列表归纳统计; 用统计学原理和遗传学原理对 数据进行分析、假设和判断;
• 一对遗传因子
两对遗征
假设其遗传原理 检验数据是否符合该遗传原理 得出结论
6# × e#
• 6#:灰身、白眼、小翅 • e#:黑檀体、红眼、长翅
二、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分析
• 分析要点: ①分析该两对遗传因子在F2中的数据特征,判断它 们是否连锁; ②若为非连锁,它们的比例接近多少; ③假设它们的遗传过程、F2应出现的类型和 比例; ④用X2检验对实验数据和以上假设进行检验; ⑤若为连锁,计算重组率, 标准差 RF(1 RF)/n ⑥得出结论
2#(红眼、残翅)× 6#(白眼、 小翅)
• 性状: 2#:红眼、残翅 6#:白眼、小翅
6# 、 2#果蝇杂交实验结果
2# ♂ ×6# ♀ F1 红长 ♀102 白小 ♂98 红长♀159 红长♂151 2# ♀× 6# ♂ F1
合计
200
140
F2
性状 红长 红残 红小 白长 白残 白小 合计 ♀ 168 55 ♂ 45 40 29 37 23 71 245 合计 213 95 29 37 23 71 468
223
2# ♀ vgvgXMXM
红残
×
6# ♂ VgVgXmy
白小
VgvgXMXm长 VgvgXMy长
XMXM
XMXm
XMy
X my
3/4Vg-
3/4Vg-XMXM 长
3/4Vg-
XMXm
3/4Vg- XMy 长
3/4Vg-Xmy 长 小
长
1/4vgvg
1/4vgvgXMXM 1/4vgvg XMXm 1/4vgvg XMy 长 残 长 残 长 残
6# 、 e#果蝇杂交实验结果
e#黑红长♀×6#灰白小♂ F1 灰红长 ♀102 ♂106 e# ♂× 6# ♀ F1 灰红长♀105 灰白小♂108
合计
208
213
F2
性状 灰红长 灰白长 灰红小 灰白小 黑白长 黑白小 黑红长 黑红小 合计 ♀ 160 0 0 0 0 0 20 0 ♂ 68 30 18 38 12 21 39 7 232 合计 228 30 18 38 12 21 59 7 412
1/4vgvgXmy 小 残
2# ♀ vgvgXMWXMW
红残
×
6# ♂ VgVgXmwy
白小
VgvgXMWXmw长 VgvgXMWy长
XMWy
Xmw y
XMwy
XmWy
3/4Vg-
Vg-XMWy 红长
Vg-
Xmwy 白小
Vg- XMwy 白长 vgvg XMwy 白长 白残
Vg-XmWy 红小 1/4vgvgXmWy 红小 红残
• “一对遗传因子”包括: 眼色、体色、翅型、性别
• 性状一----眼色,
正交的结果是不论雌雄都为红色,反交 的结果是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可以 判定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 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 以XW,白眼以Xw表示。
根据以上的判断 假设眼色的遗传过程为: P 6#♀ XwXw(白眼)×2#♂XWY(红眼) ↓ F1 XWXw(红眼,雌),XwY(白眼,雄) ↓⊗ F2 XWXw(红眼),XWY(红眼), XwXw(白眼),XwY(白眼), 红眼:白眼=1:1 X2=0.346<X2(1,0.05)=3.84,得出以上的假设判断 正确,实验结果与假设符合。
实验报告
封面:果蝇杂交实验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前言:主要讲述实验的原理和目的;
1、实验材料及方法 1.1、实验材料:品系及性状 1.2、实验用品 1.3、培养基的配置 1.4、实验流程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1、一对因子杂交的结果及分析 2.2、两对因子杂交的结果及分析 2.3、三对因子杂交的结果及分析 3、结论与讨论 4、体会与建议
三、三对遗传因子的遗传分析
• 根据以上分析,按照遗传过程F2应该出现 哪些类型。
四、结论
• 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位置、基因间的
距离、F2应出现的类型作一综合论述,能 得出比例的写出比例
2#(红眼、残翅)× 6#(白眼、小翅)
分析要点: • 显隐性的判断; • 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的判断; • 是否连锁的判断; • 若是连锁则要计算它们之间的交换率; • 若是非连锁则要计算它们之间的组合比例; • 分析时从一对性状 两对性状 三对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