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云、公、车”三个字。

认识新笔划“ㄥ”(撇折)和两个偏旁“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汇总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2.以读代讲,在读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3.多种形式的读,读好问话的语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喜爱学习汉字的兴趣。

2.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写本课的生字。

2.朗诵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读好问话的语气。

三、教学策略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 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创造各种形式,注意在复现中稳固。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浏览,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浏览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浏览。

因此,“朗诵”是他们学习浏览的重要方式。

本课的教学教案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读好问话的语气。

1.采用游戏导入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2.以读代讲,读中自悟自得。

3.指导书写,采用教、扶、放结合使用的教学形式。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做摸一摸的游戏。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个摸一摸的游戏,看谁的反馈快。

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眼,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人不需要尾巴,所以退化了。

想想什么有尾巴?
生:有些动物有尾巴。

师:谁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公鸡、老虎、孔雀……
今天,动物王国特别热闹,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比什么呢?它们要比尾巴。

2.出示课习题,学习课习题中的生字。

(1)老师板书“比尾巴”,学生观察并记忆字形。

(2)指导读课习题,强调“巴”字读轻声。

【设计用意】课堂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授新课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范读课文。

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了?它们的尾巴什么样?你们听教师读了有趣的小童谣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课件出示本课认读字,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边记读音。

学生自查认读字掌握情况。

(3)同桌互读互查认读字。

老师巡视,了解认读字掌握情况。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识记生字。

①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小教师领读、开火车读。

②利用汉字规律识记生字。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巴、把、公、松”。

A.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巴”,学生齐读。

这课哪个生字里有“巴”?(把)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把”。

谁来说说,怎么记“把”字?
B.小结:我们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也可以叫做“加一加”。

C.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公、松”。

我们用这种方法记这组字。

生学习生字“公”。

认识新偏旁“八”,强调撇低,捺高,撇、捺要分家。

认识新笔划“ㄥ”。

记生字“松”。

②用“公、松”组词带出生字“鼠、鸡”。

认识新偏旁“鸟”。

③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鸭、猴、扁”。

A.用“鸡”带出生字“鸭”,识记“鸭”。

B.小结:我们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也可以叫做“换一换”。

C.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猴、扁”。

我们用这种方法记“猴、扁”这两个字。

④用“几个字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的方法识记“最”。

(5)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以下词语:猴子、松鼠、公鸡、鸭子、一把伞、看。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6)指名读课文。

这些生字朋友回到课文里了,你们读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找一找这课有几小节。

【设计用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汇总多种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

2.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课一共有几小节,你们用手势表示。

(四小节)
(2)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了?(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说说哪些动物在比尾巴大赛中获胜了。

3.朗诵课文,心得理解。

(1)朗诵心得第一、二节。

①朗诵心得第一节。

A.自由读第一节,找找这节有几句话,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想想这节告诉我们什么?
B.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指导:这节用了三个问句告诉大家这场比赛的内容,读的时候要用问的语气把它们比赛内容读分明。

先听教师读。

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

②朗诵心得第二节。

A.指名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注意听比赛的结果。

B.指名说比赛的结果。

总结归纳:长、短、一把伞。

你们看看图,想想松鼠的尾巴像什么伞?(降落伞)
这里有一组反义词,说出了两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正好相反,谁发现了?(“长”和“短”,说出了猴子和兔子尾巴特点正好相反。


C.指导朗诵第二节。

读这一节要把动物尾巴的特点读分明。

指名读、齐读。

D.男女生用问答的语气对读第一、二节。

(2)朗诵心得第三、四节。

①第二次比赛开始了,我们接着观看比赛。

②学生自学第三、四节。

提自学要求:你们小声读读第三、四小节,找找比赛项目方案和结果。

同桌互读互说。

③集体交流。

指名读第三、四小节,说说比赛项目方案和结果。

总结归纳:弯、扁、看。

④通过对读,进一步心得理解。

让我们通过有语气的朗诵让大家知道这场比赛项目方案和结果。

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设计用意】运用多种读书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

4.练习背诵课文。

用问答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1)教师问,学生答。

教师当主持背第一、三节,你们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2)男生问,女生答。

男生当主持背第一、三节,女生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3)女生问,男生答。

女生当主持背第一、三节,男生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4)齐背。

请大家一边拍手一边背。

5.拓展延伸。

(1)做找尾巴的游戏。

课件出示没尾巴的动物图和它们的尾巴。

(2)看图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用处,老师随机评价。

(3)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小动物图片,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老师随机评价。

(4)试着编儿歌。

范例:
谁的尾巴能拨水?鱼儿尾巴能拨水。

谁的尾巴能赶蝇?老牛尾巴能赶蝇。

谁的尾巴能再生?壁虎尾巴能再生。

【设计用意】激励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探讨自然科学和收集资料的兴
趣,开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指导书写。

(1)课件或在黑板上出示三个生字卡片:“云、公、车”。

(2)读三个带田字格的字。

指名读、齐读。

(3)这三个字有一个共同的笔划,看看是什么?(撇折)伸出小手把这个笔划写一写。

(4)学写“公”。

让学生自己观察“公”的构造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田字格中范写,强调“八”撇低,捺高,撇、捺要分家。

学生描书中“公”的笔顺,再照样子写三个。

老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发现问习题,及时指导,随时纠正写字姿势。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评价。

(5)指导书写“云、车”。

【设计用意】本课要求写的三个生字中,有一个共同的笔划“ㄥ”(撇折)。

因此,教师重点指导“公”字的关键就是写好这个新笔划,然后充分发挥学生写字的自主性写好“云”“车”两个字。

在评价中培养学生把字写标准、端正、整洁的能力。

(三)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在动物王国里玩得可真快乐,亲眼观看了一场有趣的比赛。

希望你们课后观察一些小动物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和资料,看看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课下讲给你的小搭档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