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在唐代医学经典《道藏》中,铁皮石斛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自唐宋以来,一直被列为皇室贡品。

铁皮石斛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

因生长周期缓慢,极难存活,野生铁皮石斛濒临灭绝。

上世纪八十年代,铁皮石斛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药用植物。

《中国药典》: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铁皮石斛等少数品种之嫩茎,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晒干,商品称为耳环石斛,又名枫斗。

目前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唯一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铁皮石斛为位于浙江临安的天目山铁皮石斛。

中文学名: 铁皮石斛(中药志) 拉丁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别称: 黑节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云南铁皮(云南),铁皮兰(广西)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纲: 单子叶植物纲目: 微子目亚目: 须叶藤亚目科: 兰科属: 石斛属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1964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二级保护 目录简介形态特征茎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节间长1-3-1.7厘米,常在中部以上互生3-5枚叶。

[1]叶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3-4 (-7)厘米,宽9-11 (-15)毫米,先端钝并且多少钩铁皮石斛(图2)转,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叶鞘常具紫斑,老时其上缘与茎松离而张开,并且与节留下1个环状铁青的间隙。

[1]花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花序柄长5-10毫米,基部具2-3枚短鞘;花序轴回折状弯曲,长2-4厘米;花苞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7毫米,先端稍钝;花梗和子房长2-2.5厘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8厘米,宽4-5毫米,先端锐尖,具5条脉。

侧萼片基部较宽阔,宽约1厘米;萼囊圆锥形,长约5毫米,末端圆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先端急尖,不裂或不明显3裂,中部以下两侧具紫红色条纹,边缘多少波状;唇盘密布细乳突状的毛,并且在中部以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蕊柱黄绿色,长约3毫米,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蕊柱足黄绿色带紫红色条纹,疏生毛;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毫米,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

[1]花期花期3-6月。

[2-3]铁皮石斛详解图[4]编辑本段地理分布石斛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全世界兰科约有500属,15000多种;石斛属是兰科中最大的属之一。

中国兰科约有150属,1000种,主要分布于秦岭和长江流域以南省区;石斛属植物大多数种类都集中分布在北纬15°30′~25°12′之间,且越向北延而种类则逐渐减少。

中国铁皮石斛主要分布于浙江、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地。

[1]编辑本段生长环境铁皮石斛(图3)1,野生铁皮环境:野生的铁皮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100-3000米高度之间,常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喜温暖。

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

生长适温18~30℃,生长期以16~21℃更为合适,休眠期16~18℃,晚间温度为10~13℃,温差保持在10~15℃最佳。

白天温度超过30℃对石斛生长影响不大,冬季温度不低于10℃。

幼苗在10℃以下容易受冻,对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苛刻。

野生铁皮的自然繁殖能力低、生长缓慢,目前已禁止采摘。

虽然铁皮石斛的药性功能冠盖石斛之首,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铁皮石斛,基本都为人工栽培品种。

2.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人工种植已取得突破成果,目前在国内人工种植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市及浙江乐清,以以与中科院华南研究所合作探索自然生长的"科赛神龙"生物为代表的石斛种苗组培企业。

编辑本段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地理标志处、中国农业大学、浙江省中药研究所、北京市药品检验所等单位的专家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天目山铁皮石斛”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并批准了对天目山铁皮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3]。

将铁皮石斛界唯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授予了“天目山铁皮石斛”。

天目山特有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及森林效应,形成了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铁皮石斛创造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天目山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远远比其它产区更久,甚至可以达到一些产区4-5倍的生长周期,药用价值大大提高。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天目山铁皮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铁皮石斛兰(21张)保护的公告》内容: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天目山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

经审查合格,现批准对天目山铁皮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5](一)保护范围:天目山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天目山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临安市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天目山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浙江省临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世界贸易组织在有关贸易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对地理标志的定义为:地理标志是鉴别原产于一成员国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地区或一地点的产品的标志,但标志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确定的特性应主要决定于其原产地。

因此,地理标志主要用于鉴别某一产品的产地,即是该产品的产地标志。

地理标志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在北京举行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0周年纪念活动”上说,地理标志是指识别某一产品来源于某一地区或地方的标志,该产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明确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要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

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美称的“铁皮石斛”作为养生保健的极品,为历代医家推崇倍至。

由于铁皮石斛自然生长条件可苛刻,而人们需求量大导致过度采挖,目前,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已非常稀缺。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铁皮石斛就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药用植物。

坐落于国家级生态旅游城市临安市境内的天目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保护良好,野生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山区盛产茶叶、笋干、药材、竹木等,铁皮石斛更是天目山的特产。

日前经国家质监总局核准,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目药业)和杭州天目永安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率先喜获使用天目山铁皮石斛产品专用地理标志使用权。

天目药业是临安最大的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和相关保健品药品生产企业。

天目药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天目药业即将在天目山打造5000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采用天目山野生铁皮石斛为种源,通过组织培养和大棚栽培,模拟野生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环境,大面积培育天目山种源的铁皮石斛,并大规模生产和销售铁皮石斛保健食品和药品,旨在让天目山铁皮石斛这一宝贵遗产能够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受益[6]。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铁皮石斛栽培管理就铁皮石斛栽培地区的选择而言,我认为应根据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充分考虑场地的光照、温湿度、通风等自然因素(一般选择有野生铁皮石斛分布的地区)。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铁皮石斛,必须做到规范化种植、集约化栽培,人为创造一个优越的生长环境,使种植条件基本接近其野生的环境气候条件,以满足它的生长需要。

一般在温室中苗床上种植,这样很多因素都可以进行人工控制。

1.栽培前的准备工作1.1栽培设施的选择栽培温室的建立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棚的大小要根据种植规模的大小合理设计,温室一般长30m、宽6 m(或者8m),肩高1.8 m,总高4 m左右;种植苗床之间要预留宽l m左右的道路,方便管理。

温室构建可选择钢构骨架,耐用,但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也可选择水泥柱搭建,一次性投入成本较低,但寿命短,多年后总成本不比前者低。

棚顶覆盖塑料无滴薄膜和遮荫度为70%的遮荫网,大栅四周和人口装上防虫网。

育苗大棚要通水、通电、通路。

且最好在棚内安装自动或手动控制的喷雾系统(喷雾、喷肥、喷药)。

1.2苗床的准备棚内搭建高架种植苗床,使其能够轻松控制水分,并透气。

从而为组培苗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可用角钢、木条等材料作为苗床的框架,苗床长度跟温室一样,宽1.2 m.架空高度40 Cm左右。

床与床之间配有通道,以便栽培操作。

若为了充分利用大棚空间,栽培床也可采用手摇活动式苗床,这样留一个通道,既可增加栽培面积,也可以满足操作的要求。

栽培床底部一般采用钢丝网铺设,为了使基质不从空隙间漏出,在钢丝网上铺设一层40目的防虫网。

然后,将准备好的基质倒于栽培床上,厚度为7-15cm。

1.3基质的准备基质的选择对铁皮石斛移栽的成活率、生长、繁殖和产量影响很大,因此移栽前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

可用于铁皮石斛移栽的基质多种多样。

不同的研究人员得到的最佳基质种类也有所不同。

袁正仿等分别用河沙粗麻石、碎砖石、珍珠岩(100%)、珍珠岩+椰糠(1:1),椰糠(100%)、泥炭土(100%)栽种铁皮石斛组培苗,结果发现,以泥炭土的效果最好,椰糠和珍珠岩+椰糠次之,其他效果较差。

付开聪等认为,在几种基质中,不论是铁皮石斛的成活率、产量、粗状程度还是高度,均以木块+苔藓的组合的效果最好,生长优劣情况表现为:木块+苔藓>木块+锯末>木块+腐质土>锯末+河沙>锯末+腐质土。

白美发等将铁皮石斛无菌试管苗(苗高5 cm)分别移栽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腐叶土8 cm+活苔藓2cm、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碎苔藓8cm+活苔藓2 cm、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锯末8 cm+活苔藓2 cm等栽培基质中,结果发现以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锯末8 cm+活苔藓2 cm为基质时铁皮石斛长势最好、产量最高。

邓君浪采用2 cm大小的木块与苔藓按4:1的比例混合使用,经过高温消毒灭菌,在使用前用清水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以上几种基质,各地栽培人员根据不同的实际进行选择。

2.定植据研究,组培苗根长在0.5-1.0cm时是移植的最佳时期。

栽培前,将铁皮石斛组培苗放在室内炼苗20~25天后,用清水洗净组培苗根上的培养基,用0.1%的百菌清液消毒,以防组培苗根腐烂。

栽培时,按15 cm×20 cm的株行距种植,种植时使根系自然舒展,将基质覆盖住根为宜,轻轻提苗,使苗根系能与基质充分接触,浇足定根水。

铁皮石斛为丛生植物,多株种植比单株种植长势更好,以3株1丛种植更适宜。

栽培时间以3~6月为宜,其间栽培组培苗成活率较高,可达95%以上,且生长健壮。

移栽时间气温过低或过高时均不宜移栽。

在铁皮石斛主产地,一般来说,除最冷的1—2月和最热的7。

8月外均可移栽,但一般选择4—5月。

云南普洱地区铁皮石斛最佳栽培季节顺序依次为:3月中旬至6月中旬>9月上旬至11月下旬>6月下旬至l0月下旬>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