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施全国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

实施全国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

实施全国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几点看法
一、实施好全国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全国
公积金数据的共享是一个前提
要实现数据共享,必须有统一信息系统数据行业标准,制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数据规范。

目前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的信息化系统林林总总,有些是基于银行系统开发的,有些是中心委托软件公司开发的,数据结构及数据定义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种发展状况严重制约了公积金的信息化管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隐患,出现很多数据口径的偏差,直接导致统计口径偏差和统计数据失真。

因此,在以后各地的公积金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制定一套规范统一的数据行业标准,指导各地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标准以此为核心建设,当前已经形成的信息化系统也可以以此为核心逐步统一数据结构。

有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就使数据共享成为了可能,可以依托于这个基础,从各地市抓取准确的报表数据,进一步还可以考虑实现省级甚至国家的公积金数据大集中工作,如果能作到数据大集中工作,对于公积金的管理和监督也就实现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对利用公积金的跨地域购房,人员跨地域调动带来的公积金转移等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基础,也将构建完整或较为完整的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挖掘方式取得更具指导意义的分析数据变成了可能。

二、进一步规范公积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提高综合业务管
理水平关键
和公积金数据情况一样,目前全国各地的公积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没有规范的建设标准,设计水平也参差不齐,设计的出发点也各不相同,有些仅仅是基于简单记账的单机版系统,有些是基于银行开发的财务系统,不是基于公积金的综合管理理念设计的,自然在公积金综合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为公积金的管理有地域性,不适合全国统一一个模式,公积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也不适合搞统一模式一刀切,所以最好在全国优选几个有典型代表性的运作模式,作为公积金发展的运作标准,引导各地市公积金管理模式及公积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选择一种模式并依此为标准,国家可以在选择相同模式的地市范围内组织交流,指导建设,进一步可以组织不同模式间的交流,取长补短。

三、如何既能提高容灾水平,保证公积金的数据安全又能最大限度
节省投资
目前公积金信息系统无论是基于银行的还是各地市公积金中心自建的,基本都是地方独立系统,数据备份及容灾设计也基本是基于本地化,信息化水平好些地市的能在系统冗余方面做一些投入,做一些双机热备份之类的防范工作,极少数地市考虑到建立容灾中心,但是一个好的容灾中心的人力物力投入也不是小数目,建议能够考虑选在几个信息化建设情况较好,技术资源较为完善的城市建立几个容灾中心,共同投资,进行容灾中心建设,既节省重复投资,又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