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包学院“龙舟神话”背后的精神张力

外包学院“龙舟神话”背后的精神张力

三年磨剑飞龙在天,外包之舟敢为人先
——外包学院“龙舟神话”背后的精神张力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

今年端午节外包学院龙舟队战果丰硕,先后在2012年第七届苏州“太湖杯”龙舟赛上获得冠军,在苏州金鸡湖龙舟赛上获得男子冠军、女子季军;在第三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上获得混合2000米第五名、混合500米第六名。

从一支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潜龙在渊的小社团,一路风雨兼程、劈波斩浪,成立3年以来代表苏州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并喜获多项殊荣,飞龙在天、一鸣惊人。

一朝成名天下知,外包学院龙舟队的迅速崛起让许多人在叹为观止的同时,也在好奇外包龙舟奇迹背后的成功秘诀。

凝聚文化精髓,彰显爱国情怀
学院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注重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龙舟文化品牌。

校训“尚同于学,尚礼于人”凝聚中国传统儒墨文化之精髓,融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理念,彰显大学教育之底蕴,精辟凝炼、古朴典雅、内蕴厚重、意味深长。

在构建文化精神方面,龙舟队在挖掘龙舟精神内涵的同时,主动对接与传承民族文化、校训文化,既倡导通过“尚同”培养全体队员“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的“四同”意识,又鼓励在“尚礼”文化的指引下培养队员“爱队、爱家、爱校、爱国”的“四爱”情怀,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学院结合龙舟品牌推广、用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成效显著,学生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得到显著增强,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也得到明显提升。

龙舟队通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树立队员服务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文明带进赛场,把尊重带给对手,把感恩带给师长、学院,把回报带给社会、国家。

2011年学院一名女同学曾在公交站台见义勇为,及时制止小偷扒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2年4月8日,龙舟队员在若水河见义勇为,成功救起落水儿童,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这些典型事迹从侧面反映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人心。

另外,弘扬龙舟文化,通过开展纪念爱国诗人彪炳史册、千古流芳的龙舟比赛和宣扬慎终追远、永葆爱国精神的思想教育,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龙舟队员在每天训练之前都会齐声高唱《精忠报国》,激发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令人闻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弘扬龙舟精神,树立自强典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自强进取、奋勇拼搏的龙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

影翰
波飞万剑, 鼓声劈浪鸣千雷。

”龙舟比赛的魅力就在于那龙舟飞驰、浪花飞溅、锣鼓喧天、气势磅礴的竞渡场面,在于那齐喊口号、击水前进、高亢激昂、热烈奔放的豪迈气概,正如古诗所说“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冲波突出人齐啖, 跃浪争先鸟退飞!”学院大力弘扬奋发向上、斗志昂扬、自强不息的龙舟精神,而龙舟队则生动、直接地为学院学生树立了一个自强奋进的典范。

龙舟队的训练定位高、任务重、强度大、纪律严、十分艰苦,为了保证文化课学习时间,平时的训练都集中在清晨和夜晚,龙舟队员必须起早贪黑、充分发扬“白加黑”的精神,早上六点集合锻炼体能,晚上十点半结束下水训练,暑假的集训凌晨三点就要爬起来训练。

周末在苏州市水上运动中心训练基地是从中午十一点到下午四五点钟,队员们要在烈日暴晒下完成高负荷、高强度的技能训练。

正如队员们所说,“每次进行完力量训练后,手臂都会非常酸痛”、“回到宿舍,躺到床上就睡着了”,但即便如此,出于对龙舟文化的无限热爱、本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队员们把艰苦的训练当作一种磨练、一种享受,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叫苦叫累。

教练王海霞说:“他们在下水训练时还会主动要求拖轮胎,增加有氧耐力”,拖轮胎之后龙舟阻力增大,意味着训练强度的进一步增加,训练会更加累、更加辛苦,这也体现了龙舟队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这帮小孩儿真的不错!”每次提到龙舟队员,薛攀教练都赞不绝口。

契合外包理念,强调团队意识
服务外包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其从业人才只有树立团队意识与集体观念,加强沟通与合作,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作为专门培养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第一校”,学院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外包综合素养,并把人才培养模式与服务外包理念相对接。

龙舟竞渡体现的是一种团队的精神, 讲求集体力量大于个人力量,这与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不谋而合。

外包企业的员工就像是龙舟队员,每个人都在企业扮演不同的角色,没有团队的合作,凭一己之力,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因此,学院在服务外包素养教学中非常注重契合服务外包理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而实践证明,在高校开展弘扬龙舟文化活动,对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与“单打独斗”的体育项目相比,龙舟运动作为集体项目强调“群手齐力”,队员需要在鼓手的统一号令下协调划一地进行划桨配合,这要求强烈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龙舟文化价值取向的底蕴,也恰恰在于崇尚集体主义精神。

学院龙舟队经常开展培养团队精神的素质拓展训练,教练带领队员通过活动模拟飞夺泸定桥、长征之路、渡江战役、海南岛登陆战、开国典礼等不同场景,在不同的场合中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意
识,以及面对竞争时的应变能力。

队员们常说:“对抗和竞争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充满智慧的解决之道应该是相互之间的合作,团队的共赢高于一切。


发挥园区精神,展现争先气魄
先贤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

”学院充分汲取苏州工业园区“敢为人先”的园区精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争第一、创一流,全院师生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建校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服务外包第一校”连创佳绩、喜报频传,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令世人瞩目。

获奖的消息、第一的惊喜,对于学院全体师生来说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体现了SISO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胸襟与气魄。

学院用“敢为人先”的园区精神指导龙舟项目发展和品牌推广。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龙舟文化建设,注重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严世清和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志卫还多次亲临龙舟比赛现场鼓舞士气。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积极推动下,龙舟队从高教区冠军、苏州冠军,三年艰辛磨砺、一路高奏凯歌,直至勇夺全国季军、挺进世锦赛,奋勇争先、成绩斐然。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苏州“太湖杯”龙舟赛上,外包学院以2分19秒的成绩刷新了赛会纪录,真可谓神勇夺魁,奥运冠军陈艳青还特地为外包学院代表队颁奖。

当然,在荣誉面前,大家在欣喜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淡然的超越、一份从容的淡定。

学院龙舟队将秉承传统、戒骄戒躁,继续诠释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龙舟精神,不断演绎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龙舟神话,力争在今后的比赛中为学院获得更多的荣誉。

飞舟竞渡争雄胜,劈波斩浪逞英豪。

如果要问,苏州最热门的大学生龙舟队有哪些,外包学院必定是其中最响亮的一个。

正如外包学院学工处处长赵强说的那样“我们就是要用龙舟精神做世界的服务外包!”
供稿:外包学院附:SISO龙舟队历年成绩表
2010年苏州端午龙舟赛男子组冠军
2010年苏州端午龙舟赛女子组亚军
2010年独墅湖高教区龙舟赛冠军
2010年“北水湾杯”第二届长三角城市龙舟邀请赛第六名
2011年“波司登杯”第三届长三角城市龙舟邀请赛第八名
2011年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女子2000米环绕季军
2011年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男女混合500米直道竞速赛第六名
2011年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女子500米直道竞速赛第六名
2011年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2012年江苏省“万泽杯”龙舟赛500米直道竞赛第四名
2012年江苏省“万泽杯”龙舟赛200米直道竞赛第六名
2012年第七届苏州“太湖杯”龙舟赛冠军
2012年苏州金鸡湖龙舟赛男子冠军、女子季军
2012年第三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混合2000米第五名、混合500米第六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