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


26
8 过程定性 应建立适用于特定产品的灭菌过程。
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测试获取用于特定产品 (见第7章)的灭菌过程的具体规范。 使用附录A或B描述的方法之一或已确认的证明能够 达到所要求的无菌保证水平的替代方法确定灭菌周期 的灭活率。 推荐采用附录B灭菌过程致死率保守性确定方法 —过度杀灭法 (半周期法) 方法是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时间,用BI或PCD验 证。
29
选择灭菌过程应考虑可能影响过程有效性的全部因素(续) l) 处理阶段,加入蒸汽时的压力升高; m) 加入EO时的压力升高和达到规定压力的速度,及EO浓 度监控方法之间的关系; n) 消除EO时真空的程度和速度; o) 加入空气(或该灭菌周期阶段所用的其它气体)时压力 升高和达到规定压力的速度; p) 最后两阶段的重复次数及连续重复之间的任何变化。
30
预处理(灭菌柜外) 微生物对EO灭活的抗力受其水含量的影响。因此,通常 期望微生物的水含量与当地条件相平衡。灭菌周期开始前, 通常在设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对产品进行预处理一个时期。预 处理可减少灭菌周期的时间。 从预处理向灭菌器转移时间一般不超过60分钟。
31
处理(灭菌柜内): 通常使用超过30%的相对湿度对产品进行加湿。 规定的相对湿度取决于待灭菌的产品。应当考虑相 对湿度过大对产品和包装的潜在损坏。
* 微生物学性能鉴定应证明,使用设定的过程参数灭菌 过程后,规定的无菌要求已得到满足 * 微生物学性能鉴定应确认产品/装载组合在灭菌器中的 设定过程的有效性。 * 确定灭菌周期的致死性。 物理性能鉴定应确认过程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42
PQ-微生物 * * * * 性能运行纪录(部分周期、半周期、和全周期) BI分布 BI 试验结果 产品无菌试验结果
PQ应当证明预处理结束时的实际温度和湿度范围。
33
通风: 持续时间、强制空气循环、装载特征、产品和包装材料 都会影响通风的效果。 通风可在灭菌器内、独立区域内或两者结合条件下进行。
34
PCD应用: 制造商应采用 部分周期证明PCD 的抗力,以证明产 品生物负载所具有 的抗力不大于生物 指示物所具有的抗 力。
4
GB 18279/ISO11135 《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 确认和 常规控制》引言中有如下表述:“GB/T 19000系列标准把某 些不能由随后的产品检验和试验来充分证实其结果的生产过 程称之为`特殊'。灭菌就是这样一个特殊过程。因为其过 程的功效不能通过对产品的检验来证实”。 GB18280和B.3.5.5中用以下描述来表示无菌试验的不 适宜性: “要证实小于10-2的无菌保证水平(SAL)(即10-3、 10-4、10-5、10-6),产品的无菌检验是行不通的。因为要有 大量的试验样本才能测定SAL。例如为了保证10-6的SAL, 需要对100万件灭菌加工后的产品作无菌检验,这是不实际 的,因为典型的无菌试验的假阳性水平可达1/1 000”。
28
选择灭菌过程应考虑可能影响过程有效性的全部因素(续) g) 确定灭菌过程变量的范围。 h) 通过部分周期法,评价生物指示物和产品的相对灭活率。 i) 确定在规定条件下达到充分排除气体所需的最小通风时间, 使EO和/或其反应产物达到或低于ISO10993-7规定的水平。 通过在生产条件下进行满负载运行实施此项活动。 j) 真空的程度和达到真空的速度; k) 灭菌柜泄露率(在低于大气压的真空下或高于大气压的压 力下进行);
24
7 产品定义(product definition)
引入新的或更改的产品、包装或装载方式之前,应 进行产品定义。
本活动的目的是确定待灭菌和灭菌的难易程度,包 括灭菌前产品上微生物的性质及产品的包装方式和在 灭菌中状态。
包括: 产品是否适合于EO灭菌 产品能否承受最坏的灭菌参数(包括多次承受) 产品EO灭菌残留量(GB/T 16886.7 ) 产品的洁净度—微生物负载(ISO11737-1/GB19973.1)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
1
一、概述
YY/T 0615.1-2007 《标示“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 第1部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要求》
4.1 标示“无菌”的最终灭菌过的医疗器械, 器械上/器 械中其存在存活微生物的理论概率应不超过1×10-6。
2
4.2 生产厂或供应商通过提供证实该器械已经过一个确认 过的灭菌过来自: i) 证实灭菌过程的可接受性的初次确认和以后进行的 重新确认; ii) 证实确认过的灭菌过程已投入运行的常规控制和监 视的资料汇总。 注2:从产品上的生物负载水平、生物负载中微生物 的抗性和灭菌过程中灭菌剂来判断是否达到无菌水平。
23
6.2.2 规范内容应确保 - EO钢瓶区域通风良好。 - EO钢瓶储存区域的温度得到控制。 - EO的质量检验,不使其污染器械。 - 灭菌器设有EO蒸发器,防止液态EO加入灭菌柜。 - 测量流入灭菌柜的EO气体温度,证明已产生气态 EO。 - 应使用至少两个探头测量灭菌柜温度,防止探头失 效。 - 使用强制循环,实现灭菌柜内条件的均匀性。并有 监视装置。
25
产品定义要考虑 - 与以前确认过的产品进行灭菌难易程度比较。如果 无明显差异,可采用以前确认的过程而不需要进一步 研究。 - 仔细查看产品的结构、配置和包装,确定是否容易 使EO气体进入。 - 产品是否能经受的住灭菌过程参数。 - EO对器械材料的影响 - 器械采用透气性包装,面积、大小、层数
为实现EO在灭菌柜和被灭菌物品内的可重复性 分布,可能需要在加入灭菌剂前控制柜内真空度, 或采用柜内气体再循环,因为在静态条件下EO和大 气不能充分混合。
32
灭菌周期:
为实现EO在灭菌柜和被灭菌物品内的可重复性分布, 可能需要在加入灭菌剂前控制柜内真空度,或采用柜内气 体再循环,因为在静态条件下EO和大气不能充分混合。 对产品加热和加湿可达到气体作用前具有重复性的产品 温度和湿气含量。研究最小停留时间可确保达到所需条件。 应当注意防止水凝结在被灭菌物品上。
- 温度 - 湿度 - EO气体的浓度 * BI 用于证实致死性 * 微电脑控制过程参数
11
产品放行
* 形成文件证实过程技术规范得到满足 * 成功的试验结果 - BI无菌 - EO残留量 - 包装 - 热原(细菌内毒素)
12
参数放行
* 放行中不使用BI * 确认的内容较多 * 常规控制较严格 参考:AAMI TIR 20《环氧乙烷灭菌的参数放行》
44
物理性能鉴定应证明: a) 过程再现性,并应包括三次连续的,计划的鉴定运 行,运行应满足规定的全部接收准则; b) 满足常规过程规范规定的接收准则。 物理性能鉴定应确认过程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45
PQ- 物理
38
确认的开始
* 标准的确定 * 确保相应的包装不变 * 确定最坏的装载情况 * 确定挑战器械 - 器械内 - 过程挑战器械(PCD) * 根据放行方式选择确认方法 - BI放行 - 参数放行
39
9.1 安装鉴定(IQ) 空载进行,证实灭菌设备和附件已按照规范提供和安 装。 9.2 运行鉴定(OQ) 空载进行,证实设备提供灭菌过程的能力。
3
4.2 生产厂或供应商通过提供证实该器械已经过一个确认 过的灭菌过程的文件和记录,表明其符合4.1的要求。 注1:医疗器械无菌的证据来自: i) 证实灭菌过程的可接受性的初次确认和以后进行的 重新确认; ii) 证实确认过的灭菌过程已投入运行的常规控制和监 视的资料汇总。 注2:从产品上的生物负载水平、生物负载中微生物 的抗性和灭菌过程中灭菌剂来判断是否达到无菌水平。
首次鉴定可在设备供应商在进货验收中在其指导下开 展IQ和OQ。
40
9.3 性能鉴定 (PQ) 更改被灭菌产品、包装、装载方式、设备或 过程参数时,应进行性能鉴定,证实设备能够持 续按照预定准则运行,且过程能够生产符合规范 的产品。 性能鉴定 * 微生物鉴定 * 物理鉴定
41
微生物物理性能鉴定应证明:
8
影响灭菌成功的因素
* 生物负载 * 产品/包装的性能 * 装载结构 *灭菌参数
9
EO确认的内容 * 过程开发产品相容性;
* 试运行 - 安装鉴定(IQ) - 运行鉴定(OQ) * 性能鉴定(PQ) - PQ- 物理 - PQ- 微生物 * 出具确认报告 * 重新确认
10
过程控制
*必须确保过程参数得到满足
27
选择灭菌过程应考虑可能影响过程有效性的全部因素: a) 灭菌设备的可得性。 b) 在可得灭菌设备内能够达到的条件范围。 c) 已在使用的其它产品的灭菌过程。 d) EO残留量和/或其反应产物水平的要求。 e) 过程开发试验的结果。 f) 确定预处理阶段(若采用)达到规定温度和湿度条 件所需的时间。
注:可通过全 部无菌产品无菌测 试和阳性PCD(部 分周期)进行相对 抗力评价
35
一次性使用的PCD
可重复使用的PCD
36
三、灭菌过程的确认常规控制和重新 确认
(以下条文是新标准的条文号)
37
9 确认
确认的目的是证明过程开发所(见第8条)建立的灭 菌过程能够有效地和可再现地施加给被灭菌物品。 确认包括三个阶段:
5
EO灭菌的优点
• 对多数微生物高效杀灭 • 高扩散性 • 与很多器械和包装材料有好的相容性 • 成本低
6
EO灭菌的缺点
* 过程复杂 * 较长的时间 * BI 检验 * 残留EO解析 * 安全 易燃 易爆 * 职业安全和卫生方面 致癌 * 环保 EO排放
7
执行标准 • GB 18279-2000 • ISO 11135-1:2007 • EN 550
灭菌过程致死率保守性确定方法——过度杀灭法(半周 期法) 因其使用相对方便及获得的SAL具有保守性,医疗器 械制造商和医疗机构通常采用此方法来证明在半周期作 用时间下106BI被完全灭活。当作用时间为两倍时,EO 作用至少可达到12 SL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