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素质教育应当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实施。

但是我国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全面改革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落后局面。

笔者以平遥县段村镇马壁中心小学为例,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作为艺术教育更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艺术教育;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一、问题提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一代‘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见党和国家已把美育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平遥县段村镇马壁中心小学为例,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改进艺术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一)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203人)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喜欢音乐、美术学科及其相关活动。

从学生调查表中可以看出,95.8%的孩子喜欢唱歌和画画,都喜欢与此相关的跳舞、弹琴、捏泥巴、剪纸等活动,也理所当然地喜欢上了音乐、美术学科。

这证明,喜欢艺术活动,热爱艺术,是一般孩子的天性。

(二)家长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118人)调查结果:家长对艺术教育认识严重不足。

1、有的家长对孩子所在学校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现状,对自己孩子在这两门学科的学习状况漠不关心。

在向家长下发的110份调查问卷中,有10位家长要么拒绝作答,要么写上“不清楚”或“不知道”“不了解”。

部分家长对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认识不全面。

在被调查的家长中,31.3%的人认为音乐课就是老师教学生唱歌,28.9%的人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

2、音乐、美术学科在家长心目中的位置明显偏低。

在“你最关注孩子的哪一门学科”的调查中,最关注语文、数学的比例高达69.9%,而最关注音乐、美术学科的比例为6%,只有24.1%的家长表示“要求孩子全面发展,关心孩子的所有学科”。

究其原因,家长们对音乐、美术学科在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只有64.6%的家长认为“学习艺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作用”或“能起一定作用”,还有35.4%的家长认为这两门学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不起多大作用”或“根本不起作用”。

家长们对“孩子升学”方面的功利性要求远远高于艺术教育方面的要求。

他们在调查表“家长的话”一栏中明确写上“我认为还是语文、数学更重要一些”“只有学好了语、数、外才能考学”之类的话,这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声。

(三)教师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4人)调查结果:(一)教师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素质教育要求音乐、美术学科与其他所有学科地位平等。

但教师愿意从事艺术教育的只占38.3%,不愿意的比例高达61.7%;,挤占过艺术教学时间的竟达到62.9%。

通过谈话,了解“不愿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艺术综合素质达不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二是艺术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尴尬。

另有一部分表示“愿意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竟把从事艺术教育当作逃避压力的港湾,认为在音乐、美术学科的管理和评价方面模糊性相对较大,教学压力相应较小。

教师们没有从根本上把艺术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教师的基本素质相对偏低。

1、从事艺术教学的专业师资匮乏。

现阶段的农村小学,80%左右的艺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兼任,这部分师资的素质良莠不齐。

另外,20%左右的专业艺术教师队伍,又存在着一个普遍的怪现象:即教师自身的专业功底较高,但学科教学艺术和教学实践能力较差。

而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艺术是艺术教师不可缺少的两项基本功。

2、整个教师队伍艺术基本素质不高。

通过调查显示,教师自己认为“完全能”或“基本能”胜任音乐、美术学科的比例只占23.5%,而认为自己不能胜任的比例高达76.5%,有81.6%的教师希望急需得到艺术方面的培训,很多教师不懂艺术,不懂审美。

他们听到一首乐曲、看到一幅画,大多只能简单判断“好听”“好看”或“不好听”“不好看”,至于从深层次评价和把握作品的内涵,则无能为力。

审美意识淡薄,审美能力低下,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师资的一大显著特点,使学校缺少一种浓郁的美育氛围。

三、改进措施(一)营造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994年,美国在《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绝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

我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中也指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而实施审美教育,最根本的形式就是艺术教育。

只有包含艺术教育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全面的教育、和谐的教育。

2、投入到位,保证时间。

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在艺术教学方面的投入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必须保证教学所用各项设备落实,保证艺术教学时间落实,为艺术教育提供一个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时空保障。

(二)建设高素质的艺术教师专业队伍。

1、培养艺术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作为一名艺术教师,重要的是热爱孩子,热爱艺术教育,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它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努力增强自己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愿为它付出所有的心血。

要把自己的“真情”融入艺术教学之中,为它而喜、为它而忧、为它而思、为它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学校的艺术教育的重要和不可忽视性。

2、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首先是提高自身在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如弹琴、唱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的能力;其次是提高自身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修养,加强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多掌握一些儿童(少年)在艺术学习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再是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审美修养。

3、学校为艺术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有一位企业家说得好:“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做到给猴子一棵树,给老虎一座山。

”学校要经常了解每位艺术教师的工作状况、思想动态,尽可能多地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提高的机会、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从而真正做到把自己的生命与艺术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三)加强艺术教学研究。

加强艺术教学研究,是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1、鼓励艺术教师加强学习。

艺术教师除了加强本学科教育理论的学习外,还要积极学习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有的学科都是相通的,要学会把其他成功的教学理念创造地借用到艺术学科中来。

艺术教师还要学习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类课程标准,了解艺术类的课程性质和价值,掌握其中的有关基本理念。

2、开展艺术教学研究活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主阵地。

学校要定期组织艺术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对同一教材可举办“头脑风暴式”的讨论,相互取长补短;组内人员要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学心得,撰写反思笔记;还可请非艺术学科教师深入艺术教学课堂,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

3、加强课题研究。

如“学科整合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艺术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研究”等。

加强专题研究,可以提高学术水平,提升专任教师和学校形象。

4、把艺术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以前的艺术学科,在课程整体设计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教学内容的程式化倾向也较明显,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鼓励教师把艺术教学从狭窄的教室转移到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树立“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宏大的艺术教学观,让学生从身边、从生活经验中寻找艺术教学内容,强调艺术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艺术的独特价值。

(四)改革艺术教育评价机制。

为了调动广大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本着人文性、发展性、创造性、激励性的原则,制定出一套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自信心,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各任课教师也必须改革以前用分数进行评价的唯一方式。

可探讨使用语言评价,多用启发性、表扬性、充满关爱的语言去点燃孩子心灵深处的智慧之火。

(五)提高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水平。

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

为了扫清艺术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学校有责任提高他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水平。

1、利用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艺术教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让家长了解“美育不只是美学知识的教育,也不是纯粹的艺术技法的教育,而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基础上完善其人格,提高基本素质的教育。

孩子们学习的所有课程都息息相通,它们之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另外,为了让宣传更贴近人心,还可以在家长中聘请一部分素质较高的人担任学校的义务宣传员,让他们站在家长的角度,把自己的实际经验、切身感受向其他的家长“现场说法”。

2、创造各种机会,让社会各届朋友和家长了解学校的艺术教育现状。

如每学期不定时地向家长开放艺术教学课堂,让他们走进课堂;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邀请家长和社会各届人士参加,展示孩子们的最新艺术成果,让家长与学校、与教师、与孩子们一道分享艺术教育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3、充分利用社会和家长在艺术方面的教育资源。

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许多有天赋的艺术教育人才隐没其中。

学校可以学生为桥梁,通过学生广泛发现在艺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人才,请他们到学校来,走进课堂;把身边默默无闻的民间艺术引入课堂,让他们参与艺术教育的监督、管理与指导等工作,使他们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共同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