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N偏置规划(经典教材)共37页

PN偏置规划(经典教材)共37页


Walsh码为正向信道提供信道化,反向由长码提供信道化 反向,编码器输出的数据每六个比特对应一个Walsh码 (6符号变换到64个码片) 正向,编码器输出的数据每一个比特对应一个Walsh码
(1符号变换到64个码片)
扩频
CDMA2000中用到的正交码为Walsh函数。其前向信道采用 Walsh函数来区分,每个前向码分信道用1.2288Mbit/s的64阶 Walsh函数进行扩频,以使各前向码分信道间相互正交,在每 个扇区中,每个前向信道分配一个Walsh码。用64阶Walsh函数 n(n=0~63)进行扩频的码分信道定为第n个码分信道。 导频 信道的Walsh函数是全0。
同一扇区载频内所有CDMA信道的短码相同
调制—短码
长度为215-1的M序列用于对前向链路进行正交调制,不同的基 站使用不同相位的m序列进行调制,其相位差至少为64个比特, 这样,最多有512个不同的相位可用。长度为215-1的序列被用 于对反向业务信道进行正交调制,但因为在反向信道上不需标 识属于哪个基站,所以所有移动台都使用同一相位的m序列, 其相位偏置为0。
手机搜索窗
搜索窗参数设置
活动集(含候选集)窗口推荐5-7(10-40码片),取决于传播环境 的时延扩展:典型的市区为7ms,郊区为2ms;大蜂窝的大于小蜂窝
相邻集窗口推荐7-13(40-226码片),取决于传播环境的时延扩展 和相对手机参考导频小区距离差
剩余集窗口推荐在优化期间为7-13,优化结束后为0(4个码片) 每码片时间为813.8ns,传播距离244米
W n W n
W 1=0
0000
0101 W 2=0 0W 4=0011
01 0110
采用64阶Walsh函数作为扩频函数,Walsh码是 正交码。若两个函数互相关系数为0,则相互正交。
扩频
64阶 正 交 W alsh函 数 6symbol iD5D4D3D2D1D02
64*64 wi64 矩 阵0101… … 01
第三节 PN码偏置规划方法
PN码相位偏置规划意义
原因之一: PN偏置数量有限。最多 Nhomakorabea12个不同的相位可用因此需要对PN偏置的应用
进行规划,以避免PN混淆。 原因之二:
尽管所有的基站都使用不同的PN偏置,然而在移动台端看来,由于传 播时延(邻PN偏置干扰)和PN偏置复用距离不够(同PN偏置干扰),就会 使一些非相关的导频信号产生干扰。导频信号在空中的传播将产生时延,如果 两个基站的导频信号之间的传输延时刚好补偿其PN码时间偏置,在跟踪导频 信号时就会产生错误,如果错误发生在移动台识别系统的呼叫过程中,就会导 致切换到错误的小区,严重时甚至会掉话。
第三节 PN码偏置规划方法
PN码规划分析
在实际运行的网络中,系统可用的PN码相位偏置个数由系统参 数PILOT_INC确定。
可用偏置个数=512/PILOT_INC
PILOT_INC越小,则可用导频相位偏置数越多,同相位的导频 间复用距离将增大,这样将降低同相复用导频间的干扰。但此时 不同导频间的相位间隔将减少,从而可能会引起导频之间的混乱。
PN码相位偏置规划意义
假设有两个小区,两小区具有不同的PN偏置,分别为 1、 2;1、2表示基站
到移动台的时延,
理论证明:即当 1 2 2 1时,两个不同偏置的信号经过空间传播到达
手机后出现了相同的偏置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信号干扰。
第一章 PN偏置规划
第一节 PN码规划相关知识点 第二节 PN码相位偏置规划意义
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掌握CDMA网络中PN偏置规划及邻区规 划基本方法
掌握CDMA网络部分参数调整原则
课程内容
第一章 PN偏置规划 第二章 邻区规划 第三章 网络参数设计
参考资料
《CDMA2000网络PN偏置规划指导书V1.0》 《 CDMA 1X邻区规划指导书(V1.0)》 《 CDMA1X网络规划参数配置规范(V1.0)》
加扰—长码
在前向链路中,长度为242-1的M序列被用作对业务信道进行扰码; 在反向链路中,长度为242-1的M序列用作直接扩频,每个用户被分配一 个M序列的相位,这个相位是由用户的ESN计算出来的,由于M序列的双 值自相关性,这些用户的反向信道之间基本是正交的。
扩频
W alsh码 W 2n=W nW n
4 6 8 10 14 20 28 40
SRCH_WIN_A SRCH_WIN_N SRCH_WIN_R
8 9 10 11 12 13 14 15
搜索窗口大小 (chips)
60 80 100 130 160 226 320 452
第一章 PN偏置规划
第一节 PN码规划相关知识点
第二节 PN码相位偏置规划意义
第一章 PN偏置规划
第一节 PN码规划相关知识点
第二节 PN码相位偏置规划意义 第三节 PN码偏置规划方法
CDMA系统模型
信息流
信源 卷积 加扰 扩频 调制 射频
编码 交织
发射
信源 译码 解扰 解扩 解调 射频
解码
反交织
接收
信息流
加扰—M序列
0
0
1
1
1
0
包含两部分
(1)最大移位寄存器序列 (2)掩码
手机搜索窗
要使最好的信号落在搜索窗内
搜索窗太窄,丢失重要的导频信号,形成干扰 搜索窗太宽,搜索效率低--降低了通话质量 手机有三种搜索窗,分别用于搜索活动集(含候选集)、相邻集 和剩余集。
SRCH_WIN_A SRCH_WIN_N SRCH_WIN_R
0 1 2 3 4 5 6 7
搜索窗口大 小(chips)
调制—短码
短码为一周期215 的M序列
在M-序列中增加了一个全0状态 每个扇区在短码中指配一个时间偏置
PNc PNb
PNa
系统利用PN短码的时间偏置来区别扇区
可允许所有Walsh码在各扇区复用
系统规定PN码最小偏移值为64chips,可以有512个时间偏置来作 扇区识别(215 /64=512)
输出序列周期为 2N-1 (没有全 0状态)
当掩码不同时,输出相位不同
Out
加扰—长码
长码为一周期为242-1 的M序列
移位相加特性: 输出序列Ck和Ck+t(Ck时移t)的相加后的序列仍 然是序列Ck的一个时移序列
自相关特性: 不同相位的M-序列的相关值为-1
长码的作用:
长码在前向用作扰码加密 控制功率控制比特的插入 长码在反向提供信道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