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教的是六年级三个班的美术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美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
他们更多地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缺少童趣。
但他们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
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
这学期是他们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地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知识要点: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
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
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
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课时建议】1课时【教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叫文化遗产,能说出7-10处世界文化遗产。
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阅读、课上交流等途径,认识了解2处-3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从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审美价值、社会影响、经典特征等方面,介绍2-3处世界文化遗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及方法。
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明足迹,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接纳多元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审美价值、艺术特征等方面,多角度深入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有步骤、有层次地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体会其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突破方法及模式】本课运用直观演示法、联系生活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学生作品来突破本课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互动模式【媒体使用】师:课件、有关文化遗产的图片生:课本【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作业1.把学生分成4个组:阿布辛拜勒神庙(非洲)组、库库尔坎金字塔(美洲)组、法隆寺(亚洲)组、奥林匹亚遗址(欧洲)组。
鼓励学生制作课件。
2.每个学生根据书中的问题,查找最下边一行的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故事导入,欣赏、分析拉斯科岩画1.关于拉斯科岩画,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940年,在法国拉斯科地区,4个来自蒙蒂尼的法国少年,想去探究30多年前因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而遗留下来的洞穴的秘密。
这个洞穴的通道把他们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结果惊奇地发现在洞中的岩壁上画着数百个动物,经考古学家考察后发现,这是15 000年前原始人类艺术家的作品(出示拉斯科岩画)。
2.分小组讨论汇报:(1)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2)猜一猜,当时的人类是用什么工具创作的?请你用这些材料试一试。
(3)他们为什么要画这些壁画?3.总结:这是人类早期的绘画,已经和生活有了联系。
在漫长的历史中,还有哪些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国外的优秀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倾听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感悟拉斯科岩画不朽的艺术魅力,体会原始人类创作的艰辛,向学生渗透绘画和生活的关系。
三、欣赏奥林匹亚遗址,了解有关内容,完成教学中难点的学习。
奥林匹亚遗址组交流:欣赏欧洲文明——奥林匹亚遗址、《掷铁饼者》《竞技表演》简单了解欧洲其他建筑——比萨斜塔、巨石阵1.奥林匹亚遗址。
(1)介绍奥林匹亚遗址所在地和艺术特色(幻灯片出示图片)。
(2)《掷铁饼者》《竞技表演》表现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说一说你的感受,并请你模仿一下(幻灯片出示图片)。
(3)总结:古代的建筑、雕塑和体育已经完美地结合了。
说一说你还知道奥运会的哪些项目?2.拉斯科岩画和奥林匹亚遗址都属于欧洲的古代文明(标在地图中)。
书中的建筑还有哪些在欧洲?请简介并在世界地图中标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介绍、教师的补充,了解奥林匹亚遗址建筑、雕塑曾经的辉煌,感受其建筑的雄伟壮观、雕塑的精美绝伦以及奥林匹亚精神的永恒。
渗透建筑、雕塑和体育的联系。
了解比萨斜塔、英国的巨石阵,感受欧洲文明的悠久灿烂。
四、分组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一)阿布辛拜勒神庙组交流:欣赏非洲文明——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建筑和雕塑简单了解非洲其他建筑——金字塔1.阿布辛拜勒神庙。
(1)建造于什么地方?什么时代?有什么特点?(幻灯片出示图片)(2)神庙前的四尊雕像是谁?这组雕塑给你什么感受?(幻灯片出示图片)2总结:(1)由此我们知道建筑、雕塑和宗教也有着密切联系。
你还知道埃及什么建筑?(幻灯片出示图片)(2)看到这样的建筑,你会有什么感受?(3)它们是哪个洲的文明遗迹?请你在世界地图中标出来。
在桌上铺好报纸,把用具摆放整齐。
了解古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和拉美西斯雕像,感受其建筑和雕塑的宏伟壮观和悠久的文明,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简单了解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为和库库尔坎金字塔对比作准备。
(二)库库尔坎金字塔组交流:欣赏美洲文明——库库尔坎金字塔,简单了解美洲其他建筑——毛阿伊石像1.库库尔坎金字塔。
(1)埃及有金字塔,还有哪个洲有?标在世界地图上。
(2)介绍库库尔坎金字塔所在地、建造的时间、艺术特色。
说一说库库尔坎金字塔哪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幻灯片出示图片)(3)说一说埃及金字塔和库库尔坎金字塔两者从外形看有什么不同?2.在美洲,还有哪些文明遗迹?请你说一说并在地图上标明(幻灯片出示图片)。
3.看到美洲的古代文明,你有何感想?【设计意图】到建筑中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并在对比中理解不同地域金字塔的差异。
了解毛阿伊石像,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和探究人类文明的决心。
(三)法隆寺组交流:欣赏亚洲文明——法隆寺,简单了解亚洲其他建筑——吴哥古迹1.法隆寺。
(1)法隆寺的建筑特点(幻灯片出示图片)。
(2)它和中国传统的塔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法隆寺在亚洲(标注在地图上),书中还有哪个是亚洲的建筑?请简介(幻灯片出示图片)。
3.亚洲的文明让你有何感想?【设计意图】交流法隆寺的资料,通过和中国的塔的比较,了解日本建筑和中国建筑的联系,感受法隆寺建筑的精美、华丽而飘逸的特色。
了解亚洲不同地域的文明遗迹,感受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
五、布置作业:1.面对世界上众多的文化遗迹,我们该做些什么?2.让我们用手中材料制作宣传小报。
【设计意图】以制作小报的形式宣传“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课后拓展: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课下接着了解、探究并介绍给他人,共同宣传、爱护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宣传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课件八、课堂反馈: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从中了解7-10处世界文化遗产。
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及方法。
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明足迹,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接纳多元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九、分层作业:全体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十、教学反思:《追寻文明的足迹》是六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一课内容。
本课的信息量很大,上好本课的一个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要能收集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至少应该对文化遗产有一定的认识。
但正因为是第一课,没有预先布置预习的时间,所以每次上起来都感觉比较吃力,不能和学生进行互动、资料交流。
昨天上了两个班级,效果都不太理想。
除了极个别学生能就一两处文化遗产进行简单补充之外,基本上靠我一个人滔滔不绝,有唱独角戏之嫌。
可能是自己以前教语文的关系,不知不觉就会脱出艺术欣赏的范畴,在历史背景知识上漫谈。
今天还有两个班级要上本课,我提醒自己要多从艺术欣赏、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等方面入手,当然更希望在这两个班级中能多点互动共鸣,上得尽兴一些。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课时建议】1课时【教程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阅读补充教材等媒介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分析的过程中,从多角度体验、感悟自然奇观带给我们的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的学习和了解,产生欣赏大自然、珍视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突破方法及模式】本课运用直观演示法、联系生活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学生作品来突破本课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互动模式【媒体使用】师:课件、有关自然遗产的图片生: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一、声音引入:我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个特殊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喜欢听哪种声音?为什么?这些声音都是大自然送给大家的礼物,由于风、雨、雷、电等气候的变化和地壳运动的变化,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地球上,出现了许多罕见的自然景观,并以其独特的地容地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听觉,引发视觉、触觉等多方感官感受。
巧妙感受身边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