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时规范练18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时规范练18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时规范练18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选择题1.(2020广东珠海摸底,23)1953年,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答案的构成为:41%说“抑制”,21%说“激化”。

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对欧共体的成立表示满意B.希望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C.急于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D.看到西欧联合自强的价值2.(2019福建宁德二模,35)从1959年起,法国采取一系列步骤逐步脱离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先是将海军撤出北约,并拒绝美国在其领土储存核武器。

1966年,法国最终退出北约。

这表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B.法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对外政策C.西欧与美国关系初现裂痕D.法国谋求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议会分为众议院和贵族院,贵族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不对选民负责,而对天皇负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

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A.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B.试图效仿美国政体C.清除了国内封建势力1D.积极推进民主改革4.下面漫画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促成美日欧平等伙伴关系5.(2019博雅闻道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35)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

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

这表明()A.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6.(2019广东茂名二模,35)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

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

这一变化()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7.(2019河南洛阳一模,24)1974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一项文件。

指出:“反对侵略、外国占领、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争取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斗争,使不结盟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进一步被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维护了世界多极化趋势C.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D.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8.(2019卓越名校联盟一模,35)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各国协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计划,如“欧洲电视电影节”“视听尤里卡计划”“无疆界欧洲”等,“在联盟内部消除购销及发送接受视听产品中的一切壁垒”。

欧洲各国的文化建设计划()A.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B.消除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推动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D.进一步增强了欧洲人民的集体归属感9.(2019河南新乡二模,35)1986年,美国和苏联的炸弹数和导弹弹头数已分别达到12 846枚和10 716枚,但截至1991年苏联解体,双方也无直接的军事冲突。

这一现象可以表明当时()A.多极化格局已形成B.全球化的进程加快C.世界科技快速发展D.和平成为时代主题10.(2019广东揭阳二模,35)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对苏联的新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主旨是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这一政策()A.是冷战结束的标志34B.加速了苏联的解体C.使美苏实现战略和解D.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11.(2019山东聊城二模,35)根据科索沃战争后召开的赫尔辛基首脑会议的决定,欧盟于2000年11月、2001年3月先后成立了欧盟政治和安全委员会、欧盟军事委员会和欧盟军事参谋部。

这主要表明( )A.债务威胁欧盟安全B.恐怖阴霾笼罩欧盟C.欧盟自主意识增强D.欧盟成为世界一极12.下图是有关美国“9·11”恐袭事件的政治漫画。

该漫画的主题是( )A.恐怖事件给地球环境带来灾难B.基地组织造成了世界局势紧张C.恐袭使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D.美国借反恐大力推行霸权主义二、非选择题13.(2019福建三明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总方针:“第一环当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环是包括英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在内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这三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连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它们,或敢于向它们挑战……我们是在这三环中的每环里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三环间的连接点上。

”……“无论是单个还是集体,我从来不认为英国或者英联邦应该成为联合的欧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从不支持这种想法。

”——摘编自《丘吉尔演说集》材料二欧洲经济共同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上蓬勃发展,政治上权威和影响也随之增强。

到20世纪60年代,英美“特殊关系”不再那么特殊,美国与西欧的接触更加频繁。

……美国对欧洲政策进行了有限的调整,美国强调自身的领导地位,并提出大西洋共同体。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治和外交利益向欧洲转移。

20世纪50、60年代欧洲经济统计表——摘编自于洋、季静《20世纪60年代英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三环外交”方针产生的背景并归纳其思想核心。

(2)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相比,材料二中英国外交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514.(2019吉林第一次调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等以上表格中的历史事件体现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变化的诸多趋势,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的世界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参考答案6课时规范练18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D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大多数法国人认为西欧的联合能够“抑制”美苏冲突,而并不是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地位,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及法国人要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而是认为西欧的联合“抑制”了美苏的冲突,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有41%的法国人认为西欧的联合能够“抑制”美苏之间的冲突,说明他们看到了西欧走向联合的价值所在,即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故D项正确。

2.B欧洲一体化是欧洲的联合,而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的军事组织,故A项错误;法国退出北约的原因在于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和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故B项正确;法国的态度不能代表西欧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退出北约而不是谋求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故D项错误。

3.D材料中反映的是日本的民主改革,并未涉及与美苏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说明并未效仿美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取消了贵族院,并未说明清除了国内封建势力,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日本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可知体现了民主化改革,故D项正确。

4.A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美、日、西欧实力对比变化,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而欧盟、日本实力增强,在外交上欧盟、日本谋求摆脱美国控制,有更多的外交独立诉求,故A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并未形成,只是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日欧并没有实现平等伙伴关系,故D项错误。

5.A根据材料可知,1965年10个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中,亚洲、非洲、拉美的发展中国家数量较多,可见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增强,故A项正确;1950年前后,西欧国家实力已逐渐恢复,故B项错误;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并需要获得大会三分之二多数票赞同,故C项错误;非洲国家属于非常任理事国,没有主导联合国,故D项错误。

76.D材料没有涉及英国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英美关系早就正常化,故B项错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阵营没有出现分化,故C项错误;从材料“1971年12月”“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实力的增强,导致英美之间关系的变化,英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D项正确。

7.D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而不是改变世界格局,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没有瓦解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冲击着两极格局,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D项正确。

8.D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故A项错误;欧洲各国的文化建设计划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但不会消除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故B项错误;推动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是欧盟的成立,故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各国协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计划”,这些有利于加强欧洲各国的文化认同,从而增强了欧洲人民的集体归属感,故D项正确。

9.D多极化格局只是一种发展趋势,至今尚未形成,故A项错误;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美苏虽然有众多的炸弹数和导弹弹头,但双方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故D项正确。

10.B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故A项错误;题干中布什总统的“超越遏制”实质上是一种“和平演变”战略,推动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而使苏联垮台,故B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苏联解体,美苏之间一直是争霸关系,故C项错误;1989年苏联经济日益恶化,故D项错误。

11.C材料没有体现债务威胁欧盟安全,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欧洲成立自己的安全和军事管理机构,体现不出恐怖阴霾笼罩欧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欧洲联合的进一步发展,欧洲成立了自己的安全和军事管理机构,体现了欧洲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欧盟成为世界一极,故D项错误。

12.D环境灾难并不是该政治漫画所要表述的主旨意图,故A项错误;基地组织并不能直接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故B项错误;维持世界霸权地位是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一贯的战略重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漫画推断,尽管世贸大厦还在冒着黑烟,但是地下星条旗的全球扩展才是该漫画所要强调的重点,这是美国在“反恐”名义下新一轮的全球扩张,故D项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