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崇超-新编管理学课件(共10章)——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李崇超-新编管理学课件(共10章)——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供奉御药”的中药房发展为总资产18亿元、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现代集团企业,
并成为医药界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其店名更成为企业德、诚、信的化身。 同仁堂经营不少名贵药——上百上千元的人参鹿茸,同时廉价药品也十分丰富:一 元一张的狗皮膏、几角钱一瓶的眼药水……他们做大生意,但也不放过小买卖, “只要能方便顾客就行”。同仁堂以“养生济世”为 己任,从不为不义之财所动。 前几年我国南方一些城市流行肝炎,特效药板兰根冲剂供不应求,到同仁堂拉板兰 根的汽车排起了长队。。。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学形成之前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管理学的创建——古典管理理论 第三节 人际关系学说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学形成之前的管理思想
一、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一)国家行政管理思想 (二)生产管理思想 (三)宗教管理思想
二、西方近代管理思想的先驱者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一、管理的概念
(三)依据不同界定标准的概念
从职能和过程的角度看,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 理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 从组织效果的角度看,管理同土地、劳力和资本一样,都是一种生产因素, 或曰资源,管理是生产的第四要素。 从决策在管理中地位的角度看,管理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 从系统的角度看,管理就是找出系统固有的客观规律并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 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的状态。 从绩效和责任的角度看,管理是专业性工作,与其他技术性工作一样有自己 专有的技能、方法、工具和技术。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 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语言。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 2.亚当〃斯密 3.罗伯特〃欧文 4.查尔斯〃巴贝奇 5.安德鲁〃尤尔 6.威廉〃杰文斯 7.丹尼尔〃C〃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三、管理活动的基本目标
管理的目标是指管理活动最终欲达成的结果。管理目标是管
理活动的行进方向,但管理活动只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展开,因
此管理的目标不过是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之一,它 必须与组织目标保持方向上的一致。管理的终极目标可以说是组 织目标。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理理论阶段的主要学派及观点。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问题导入:同仁堂传奇
在北京大栅栏林立的店铺中,有一座古朴庄重的楼阁,这便是清康熙八年(公元 1669年)由祖籍浙江宁波、明代迁居北京的乐家第四代传人乐尊育创建的、享誉海 内外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 在坎坷的岁月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同仁堂非但没有消逝,反而日见辉 煌——由解放前的三间小门脸发展到今天营业面积为 4600 平方米的大楼;从过去
第二节 管理主体与客体
一、管理主体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主体基本上是由参加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组成的,这
些人或人群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 (一)管理主体的类型 (二)管理者与管理层 (三)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 1.基本素质:主要表现为品德、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2.基本技能 (1)概念技能 (2)人际技能 (3)技术技能
管理和管理学相互联系、相互区别,了解两者的关系及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
质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管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脉络,掌握有代表性的古
典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熟悉现代
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关键问题
古典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及现代管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二节 管理主体与客体
二、管理的客体
管理的客体就是管理者作用的对象。 管理客体是管理者实施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 管理客体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组织内的一般成员(操作者); 2. 组织内的其他资源,如物质资源、金融资源、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等; 3. 组织向外扩张和发展时作用于相关的人、财、物、信息以及其他组织等。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第二节 管理主体与客体 第三节 管理的职能、过程和基本原理
第四节 管理学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一、管理的概念
(一)职能意义上的概念(最普遍的界定方法) 1.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程。 —— [法] 法约尔 2. 管理是指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刘易斯 3. 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罗宾斯 4. 管理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制 定并实现目标的过程。——普伦基特和阿特纳 …… 共同点:管理是一种过程,是通过各种职能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第九章 控制与风险管理 第十章 管理创新
第一章 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
掌握系统的管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
原则与方法;理解管理的各项职能;了解一些
各项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和实践技巧。 树立管理的观念,训练管理思维,能初步运用 管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自身管 理问题,分析和解释组织管理问题。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一、管理的概念
综观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实质,大多数理论倾向于:
管理就是整合资源以实现目标的过程。展开来讲,管理 就是在社会活动中,人或组织依据一定的权力,有效地 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对人、财、物等资源 进行协调或处理,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第一章 管理概述
一、管理学的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具有其他一切学科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特定的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一系列涵义清楚明确的最基本的概念、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其正 确的原理和原则、完整的理论体系等。 作为一门已经独立的学科,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从学科 特性来看,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管理学又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管理学 还是一门软科学。
第一章 管理概述
关键问题
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理解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职能
理解管理者的角色理论和管理者技能理论 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了解管理学的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管理概述
问题导入:管理真的很简单?
有一个人,1999年以来登上5000米以上的山峰近20座,跨越亚洲、欧洲、非洲 、北美洲、南极洲等五大洲。因为在登山运动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2001年获国 家体育总局颁发的“运动健将”称号,2002年当选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2003 年5月22日作为中国珠峰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003年5月30日获得 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运动最高荣誉——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这个人不是专业 登山队员,而是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2011年2月初王石西行 美国游学哈佛大学,计划三年。 “不务正业”的还有很多,比如英国维珍集团总裁理查德〃布兰森,他热衷于驾 驶汽船、摩托艇穿越大西洋,乘坐热气球环球航行,甚至乘坐太空船遨游太空。 一个直接的问题是:王石和布兰森有时间管理他们的企业吗?他们的管理工作究 竟有哪些?让很多人不解的是,万科公司和维珍集团都是业绩非常优异的企业。 难道管理真的很简单?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三节 管理的职能、过程和基本原理
二、管理的过程
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管理主体可以通过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 制和创新来使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一致。管理的各个职能之间既有并 列的、相互渗透的关系,也有时序上的前后关系,如图1-4所示: 也就是说,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决策、组织、领导到 控制结束。各项职能首尾衔接、相互交叉、互相渗透,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 管理回路,并不断循环下去,把管理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在这个管理回 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 动力。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学校管理和军队管理等)管理 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管理工作的过程包括两大具体的研究要素,即管理主 体和管理客体或对象。
第一章 管பைடு நூலகம்概述
本章小结
管理是指将可实现目标的资源的效用最大化的科学活动或过程,这种活动表现为某
类特定的职能活动,一般指但不局限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者是指从 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级去完成任务职责的组织成员。管理学是专门研究 各类组织、各种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所有管理活动都有两个 基本的目标:即效率和效果。管理既有科学的一面,也有艺术的一面,还有实践性 的一面。 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素质或技能,即概念技能、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一般说来,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决 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一、管理的概念
(四)本书采用的概念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 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具体解释为:
1. 2. 3. 4. 5.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活动或过程。 管理的对象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三节 管理的职能、过程和基本原理
二、管理的过程
计划
决策
控制
创新
组织 领导
图1-4 管理的过程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三节 管理的职能、过程和基本原理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二)人本原理
(三)责任原理 (四)动力原理 (五)效益原理 (六)伦理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