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系列活动一
一、导入课题 二、交流互动
教时:1 课时
日期: 2015.10.30
教师活动 回顾前期学生对班级、 学校 调查的公共财物。
1、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课间 活动中的小故事,并随机进 行提升。
学生活动 歌舞表演
互动 1、交流小故事 《公共财物的自 述》明理导行 (1)听了这几位
朋友的自述,你想 到什么?
设计意图
17
二、 探究体验 1、一粒米从哪里来? 2、游戏体验:插秧 3、播放视频:《辛苦的食堂工 作人员》 讨论、交流 游戏体验 探寻粮食生产 过程,体会食堂工 作人员的辛苦,感 受粮食来之不易。
11
三、 提升感悟
1、《我是食物宝宝》——午餐 营养介绍 情境模拟
了解食物的营 养, 借助情景模拟, 进一步提升感悟爱 惜粮食的重要性。
主题班队活动设计方案(总)
学校:闵行小学 学科:班队会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爱惜物品,不将它丢失。在分享交流中,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保护物 品。 2.通过讨论形成相关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觉醒,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爱护 物品。 班级:二 2 活动主题:爱惜身边的事物 人数:31 教师: 活动次数:3 次 陈韫
活动设计意图:(可结合年级“学生成长需要”内容、学校活动之下的班级活动、班级特色 创建等简要说明主题设立的意图) 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发现学生之间的相处存在问题,过于自我中心,于是设计了“关爱同 伴”的活动。接着,在与家长的深入接触中,观察到学生与家长的相处时,学生对家长的态度 过于随意,设计了“关爱父母”的活动。经过一学年的教育,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日趋友善, 学生与父母长辈间的相处更加体现尊重。但,关爱的对象除了周围的人,还有身边的事物。学 生对于那些物品就没那么关爱了。就说说他们自己的文具吧,铅笔和橡皮都是是学生每天都要 用到的文具,学生往往将这些文具随拿随放,自理能力较差、不懂爱惜,是文具不见的主要原 因。有些学生一下课就往教室外走,将铅笔、橡皮置于课桌上,学生玩耍时很容易将文具碰落 到地上,于是这些文具就不知去向。有些学生因为铅笔的样子都一样,无法在一堆被遗弃的铅 笔中找会属于自己的那支。 很多家长也向老师反映每天回家后发现孩子文具盒里的文具总有缺 少,每天及时补给,但还是每天遗失。这一现象成了家长和老师较为头痛的现象,虽然在一年 级时也就此问题进行过教育,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做过简单的口头评价,但到了这个学期丢失 的现象任就存在,学生经常捡到文具,自己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没有真正养成自主管理文具的 好习惯。为此我就选择了符合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保护文具比赛,让每个学生都能爱惜 自己的文具。 因此,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行规教育,设计“爱惜身边的事物”这一主题系列活动,以培养 好习惯为重点,以活动评价为抓手,激发学生爱护事物,保护物品的自我管理意识,并逐步形 成关于爱护物品方面的评价内容。
激发情感, 引入活动 主题。 通过交流分享, 让学 生感受自己在活动 中明事理, 了解公共 财物对我们生活的 便利。
(2)了解公共财 物的重要作用 2、小品《扫帚大 战》 (1)表演 (2)听了这几位
朋友的自述,你想 到什么? (3) 了解破坏公物 的原因。
通过互动交流, 让每 个孩子都感受公共 财物的重要性, 并激 发学生爱惜公物的 意愿。
①从没丢失过文具
二、核心推进 的同学介绍自己保 护文具的好方法。 a、时刻清点自己 的文具数量。 b、个性化的笔套 不易丢。 制作笔套。 „„
②听《家长的一封
来信》,了解一个 丢三落四的学生变 成一个能保管好自 己物品的学生的过 程。
4-6 分钟
三、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升
1、根据板书,初步形成评价内 容。 2、总结
1
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教育,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日趋友善,学生与父母长辈间的相处更加体现 尊重。但,关爱的对象除了周围的人,还有身边的事物。学生对于那些物品就没那么关爱了。 就说说他们自己的文具吧,铅笔和橡皮都是是学生每天都要用到的文具,学生往往将这些文具 随拿随放, 自理能力较差、 不懂爱惜, 是文具不见的主要原因。 有些学生一下课就往教室外走, 将铅笔、橡皮置于课桌上,学生玩耍时很容易将文具碰落到地上,于是这些文具就不知去向。 有些学生因为铅笔的样子都一样,无法在一堆被遗弃的铅笔中找会属于自己的那支。学生经常 捡到文具,自己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没有真正养成自主管理文具的好习惯。为此我就选择了符 合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保护文具比赛,让每个学生都能爱惜自己的文具。从而学会爱惜 每一样事物。
2
教时:1 课时
日期: 2015.9.14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 分
热身活动 唱歌《找朋友》 唱歌《找朋友》 烘托气氛,激发热情。
钟
回顾前期活动, 了解文具丢失的 原因。 学生谈谈发现文具 的地方,以及出现 的原因。 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 意识到文具丢失的原 因在于自己没有保管 好。
15-17
一、导入课题
2、情境模拟:《让我告诉你》 感悟提升
2
三、 总结延伸
完成“爱惜粮食 吃好午餐”倡 议。
4
发起倡议、齐读
发起倡议,进
一步呼吁学生做到 爱惜粮食不浪费。 反 思:
主题班队活动设计方案 3(教案)
课题:爱护公物 教育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学校的公共财产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2)懂得公共财产,人人都应爱护。 (3)培养学生从小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小公民。 时间 1分 钟 15-17 分钟 教学环节 常规活动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 3、亮眼睛行动, 让学生感受到爱护公物的重 要。 学校的公共财产默默地为我 们的学习生活做贡献,我们 应该好好爱护它们才对。 评选爱护公物小 明星。
5
13-14 分钟
三、改进提升
制定爱护公物倡议书。
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 预设:不破坏课 桌、轻轻关门、 不随意乱动电子 设备、不拿劳动 工具打闹……
说明:以下三份教案围绕上述“系列主题教育的内容”展开。
主题班队活动设计方案 1(教案)
课题:文具朋友笑起来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爱惜文具,不将它丢失。在分享交流中,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保 护文具。 2.通过讨论形成相关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觉醒,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 爱护文具。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聆听
通过评价表的制定, 培 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 力,自主养成良好习 惯。
课 后 反
3
思
主题班队活动设计方案 2(教案)
课题:爱惜粮食 吃好午餐 教育目标: 1.以视频、游戏为载体,感受粮食来之不易,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2.借助情景模拟,了解食物的营养,体会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3.发起倡议,呼吁吃好午餐不浪费,逐步养成爱惜粮食的好品质。 时间 教学环节 热身运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齐唱“水果歌” 设计意图 走进水果, 了解 各种水果,为爱惜 粮食的主题活动作 好铺垫。 5 一、 导入揭题 1、播放 PPT,了解午餐浪费现 状。 分析午餐浪费 2、交流讨论班级同学调查结果 果。 交流、讨论 情况,引出班会的 主题。 教时:1 课时 日期: 015.10.9
通过活动, 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 并制定出 相关对策,自愿遵 守。
4-6 分钟 课 后 反 思
四.总结
总结提升:爱我家园,人人有
责,刻不容缓。
倾听
6
系列主题教育的内容:
1、爱惜身边的事物——文具朋友笑起来 实践活动:保管文具,不丢失。 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让学生知道文具丢失的原因,找到保管文具的方法,并能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学会 自我管理文具。 2、爱惜身边的事物——爱惜粮食 吃好午餐 实践活动:调查食物的营养,不浪费午餐 借助情景模拟,了解食物的营养,体会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发起倡议,呼吁吃好午餐不浪费,逐步养成爱 惜粮食的好品质。 3、爱惜身边的事物——爱护公物 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公共设施用处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学校的公共财产能给大家带来方便。培养学生从小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做一个遵 守社会公德的小公民。
分钟
11-12 分钟
1、了解铅笔的制作过程。
1、儿童剧 《铅笔的 制作》
通过生动有趣的表演, 让学生体会到文具的 来之不易, 激发学生保 护文具的情感。 通过讨论, 找出防止文 具丢失的好方法, 为后 续制作评价表提供一 定内容。 通过榜样的作用, 激发 学生自主去爱护文具。
①观看。 ②交流感受。
2、 找找不让文具再丢失的方法。 2、 分组讨论如何不 让文具再丢失。 3、向那些好好保护自己文具的 同学学习。 预设:贴标签、及 时放好、借出去的 文具及时要回 来...... 3、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