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1.引言1.1方案概述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我国各级测绘院、信息中心建设区域地理信息基础框架的迫切需求,开发的一套专业性强、具有高可扩展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平台。

整个方案从管理多源、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角度出发,开发了一些列软件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入库更新子系统、空间数据质量检查子系统以及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等,可以实现对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转换与集成管理,为政府、企业、公众等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1.2系统特点●“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基础地理数据的集成管理由于基础地理数据具有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的特点,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平台必须具有集成不同数据类型、不同比例尺、不同时间的各种基础地理数据的能力。

●多比例尺数据集成对于不同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其集成通过统一空间参考系(WGS84、西安80、北京54)或动态投影技术来实现。

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理数据可以叠加一起显示,通过控制其显示比例实现地图的逐层显示效果。

●多类型数据集成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如DLG与DRG)的集成采用按空间坐标范围或图幅索引实现。

●多时序数据集成对于不同时间段的基础地理数据,采用历史数据库来实现。

根据数据更新周期的不同,采用按数据集、图幅、对象级别的历史数据库机制。

●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全过程支持SuperMap D-Manager特别针对我国各级测绘院、信息中心设计开发,系统支持数据加工、数据入库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发布的整个业务过程,可以快速为用户打造完备的基础地理数据中心,满足各种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为数字城市建设服务。

●基础性与平台性SuperMap D-Manager从设计到实现,充分考虑了其作为基础性、平台性等支撑性要求。

SuperMap D-Manager在设计思路、软件开发实现上都具有高可扩展性的特点。

设计思路上,SuperMap D-Manager面向的是我国各级测绘院、信息中心的定位,具有管理各种类型、各种尺度、各个区域的基础地理数据的能力。

在软件实现上,采用了“构件化”思路,整个软件平台采用了具有高可扩展性的“插件”技术,基于插件容器可以任意扩展其功能,甚至不用编写一句代码实现一个业务应用系统的组装。

●海量基础地理数据管理海量基础地理数据管理是新一代GIS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也是GIS软件能否应用于大型项目的一个重要标志,基础地理数据快速索引是实现海量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国家“863”项目——“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大型GIS”的推动下,SuperMap GIS创造性地开发了基于四叉树、R树和网格的多级混合索引技术,克服了传统单一索引技术的不足,为海量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金字塔的跨平台影像压缩技术SuperMap 提供了将海量影像存储到大型关系数据库中的功能,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数据进行有损压缩或无损压缩。

在影像数据库中,SuperMap支持自动建立影像金字塔。

这样既能避免采用小波影像压缩技术的较多质量损失,又达到了海量影像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快速浏览效果的目的,可以实现与数据量无关的快速显示。

1.3系统组成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注意:上图中,数据在线更新工具一般需要根据用户具体的更新流程和所采用的软件,进行系统的重新定制与开发。

2.空间数据管理平台2.1系统权限-用户登录模块2.1.1功能描述判断当前登录用户是否为系统的合法用户,登录成功后,加载该用户相关的资源和相应的操作权限。

2.1.2功能界面用户登录界面:图2-1用户登录框2.2系统权限-创建角色2.2.1功能描述角色定义了访问系统资源和功能的权限配置,系统自带有一些常规的角色设置,当这些角色不能满足应用时,可以新建角色。

2.2.2功能界面角色基本信息如下:图2-2角色信息2.3系统权限-角色资源权限设置2.3.1功能描述角色定义了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配置,系统自带有一些常规的角色设置,当希望更改角色的权限时,编辑角色并进行相应的权限配置。

2.3.2功能界面设置角色的资源权限图2-3角色资源权限设置框资源权限说明:1)复选框打勾,表示资源可见;不打勾,表示资源不可见;2)字体颜色为红色,表示资源可编辑;黑色,表示资源不可编辑。

2.4系统权限-创建、编辑用户2.4.1功能描述系统的最终使用者是用户,因此必须建立用户的鉴别机构,登记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系统中定义可登录的用户是系统安全管理所必须步骤,也是人与系统的接口。

用户的权限配置是通过角色进行关联,通过设定不同的角色,可以实现更改用户权限的目的。

2.4.2功能界面图2-4用户信息2.5系统权限-创建、编辑部门2.5.1功能描述部门定义了用户所属的逻辑组织,系统登录时根据部门列出该部门所属的所有用户,定义用户所属的部门。

2.5.2功能界面(1)部门基本信息图2-5部门基本信息2.6地图控制2.6.1程序描述地图控制指对地图常用基本操作,主要包含3类操作:1)地图基本操作(地图放大、缩小、漫游、全幅等);2)地图量算操作(距离量算、面积量算);3)地图图层风格设置(图层顺序、图层风格)。

该模块不涉及业务应用,是GIS基本功能,程序直接利用GIS平台接口实现操作。

2.6.2功能2.6.2.1地图放大对地图进行放大。

具有三类操作方式:1)鼠标点击放大,每次放大倍数2;2)工具栏比例尺下拉框选择放大比例;3)在地图上画框放大。

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确定需要放大的地图中心位置和放大比例。

如果鼠标点击放大,则点击中心为放大的地图中心,比率为2。

如果在地图上画框放大,则画框显示范围则为放大后的显示范围。

如果根据比例尺下拉框选择放大比例,则中心位置不变。

根据不同的放大比例确定需要显示的图层内容,当放大比例高于某一临界值后,相关图层细节将被显示,例如比例小的时候,高速公路只显示单线,而比例尺大的时候,需要显示车道信息。

2.6.2.2地图缩小对地图进行缩小。

具有两类操作方式:1)鼠标点击放大,每次放大倍数2;2)工具栏比例尺下拉框选择放大比例。

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确定需要放大的地图中心位置和缩小比例。

如果鼠标点击缩小,则点击中心为缩小的地图中心,比率为2。

如果在地图上画框放大,则画框显示范围则为放大后的显示范围。

如果根据比例尺下拉框选择放大比例,则中心位置不变。

根据不同的缩小比例确定需要显示的图层内容,当缩小比例高于某一临界值后,相关图层细节将被显示,例如比例大的时候,高速公路会将车道等信息隐藏。

2.6.2.3漫游对地图显示范围进行移动。

2.6.2.4全图显示全幅显示地图,使整幅地图可见。

2.6.2.5前一视图查看地图的前一视图,相当于网络浏览器的上后退。

历史窗口记录界面数为5。

2.6.2.6下一视图查看地图的下一视图,相当于网络浏览器的上一页前进。

历史窗口记录界面数为5。

2.6.2.7鹰眼窗口显示系统提供显示地图的缩略图窗口。

通过该窗口,用户可以获得地图全图的初步印象,显示当前地图窗口在全图中的位置,并能通过在缩微图上拖动的方式改变当前地图窗口的视窗。

2.6.2.8距离量算1)量算地图多点间的距离;2)两点间道路距离的量算。

2.6.2.9面积量算量算地图多点构成的区域面积。

2.6.2.10角度量算量算两线段构成的角度。

2.6.2.11图层控制改变图层的叠加顺序,使得底层被覆盖的部分图层显示出来。

设置图层的可显示、可选择。

设置图层的最大、最小显示比例尺。

2.6.2.12修改图层风格修改图层的符号风格。

点风格设置(符号类型、大小,颜色);线风格设置(线型风格、粗细、颜色);面风格设置(面填充类型、填充颜色、面的边线风格)。

2.6.3功能界面地图控制工具栏图2-6 地图控制工具栏图2-7 图层面板右键菜单2.7目录管理2.7.1程序描述当把所有的数据源或地图集成到一块进行管理时,会造成数量过多而不易查找,如果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则用户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关心的数据源或地图,且不会发生误操作。

数据源目录管理主要的功能有:新建、编辑、删除数据源目录。

数据集目录管理的主要功能有:新建、编辑、删除数据集目录。

地图目录管理主要的功能有:新建、编辑、删除地图目录。

图层目录管理的主要功能有:新建、编辑、移除图层目录。

2.7.2功能界面1)数据目录窗口,包含所有类型的目录对象图2-8成果库目录2)新建、编辑数据源目录●选择成果库或数据源目录节点后,单击“新建目录”,出来新建数据源目录窗口;●选择数据源目录节点后,出来编辑数据源目录窗口;图2-9创建/编辑数据源目录对话框3)新建、编辑数据集目录●选择数据源或数据集目录节点后,单击“新建目录”,出来新建数据集目录窗口;●选择数据集目录节点后,出来编辑数据集目录窗口;图2-10创建数据集目录对话框4)新建、编辑地图目录●选择地图库或地图目录节点后,单击“新建目录”,出来新建地图目录窗口;●选择地图目录节点后,出来编辑地图目录窗口;图2-11新建地图目录2.8数据源管理2.8.1程序描述新建数据源:新建SuperMap空间数据库数据源,设置数据源名称、服务器名称、数据库类型、空间数据库的名称、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和密码、投影信息。

注册数据源:将SuperMap空间数据库数据源注册到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

数据源属性:更改数据源名称、投影信息。

如果数据源打不开还可以设置服务器名称、数据库类型、空间数据库名称、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和密码。

2.8.2功能界面1)创建/注册数据源选择数据源目录节点后,点击“新建数据源”按钮,输入参数后,点击“保存”按钮,如果已经存在该SuperMap数据源,则只把该数据源注册到系统中来,否则就创建该数据源。

图2-12创建数据源2)数据源的属性选择数据源节点后,右边窗口出来数据源属性窗口,在这里可以修改数据源的相关信息。

图2-13源属性2.8.3容错处理“数据源创建失败”,这可能是因为用户创建的数据源的名称已经存在,或数据源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的名称已经存在。

2.9数据集管理2.9.1程序描述注册数据集:将数据源中SuperMap已有的但没有注册到系统中的数据集,注册到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

注销数据集:将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集模型对象删除,但并不删除真实的空间数据集。

删除数据集:将系统中的数据集模型对象从数据库中删除,并且利用SuperMap引擎删除对应的SuperMap数据集。

导入数据集:将文件型SDB数据源中的数据集导入到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数据源中来进行管理。

2.9.2功能界面选择数据源节点,右键点击注册数据集,选择要注册的数据集。

图2-14注册数据集图2-15注销数据集图2-16删除数据集图2-17导入数据集2.10数据集重建空间范围和索引2.10.1程序描述数据集重建空间范围:如果对现有的数据集进行了大量的删除,这时就需要对数据集重建空间范围,这样才能确保数据集Bounds的正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