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选题与取样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选题与取样


4、统计推断:根据样本所具有的信息来判断、估计、 预测关于总体的某些结论。
5、统计推断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即统计推断结果的可 信度,做出某项推断结果的精确度如何,有多大的 把握做出这样的推断,等等。
心理学研究是由总体中抽取一个较小的样本,然后 从样本的个案收集所需的资料。
分析的任务: 一要简化样本的资料(即描述性统 计);更重要的是根据样本的研究结果来推断总体 的情况(即推断性统计)。
样本的代表性
所谓代表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样本是总体的缩 影,具备总体的所有特征,而是基于统计意 义上获得的。 即样本的统计值近似总体的 参数值,则可称“代表性样本”。 尽量减少取样误差
减小取样误差的方法
增加样本容量
但记住样本容量与取样误差之间并不存在直线关系。 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取样误差减小的速度越来越 慢。
判断对错
• 一般说来,用以分层的理想变量是在调查中所 不测量的变量。( ) • 等距抽样是以总体的有序排列为前提的。( )
• 等距抽样和分层抽样的第一步都是根据某种标准 将总体划分为一些子群。( )
问题
简述影响样本代表性的主要因素。
简述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的差异 及其原因。
2005年 选择11: 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个体中抽取m个个体作 为样本的方法称为: A 整体随机取样法 B 分层随机取样法 C 系统随机取样法 D 简单随机取样法
• A.样本要求的精确度越高,则样本容量就要越大
• B.允许误差越大,样本容量就可以越小
• C.总体异质性越高,则样本容量可以越小 • D.总体同质性越高,则样本容量越大 • E.总体规模越大,则样本容量越小
• 7.确定样本规模要考虑的因素有( ) • A.研究的精确度
• • • • B.总体的性质 C.抽样方法 D.人力、财力、物力 E.调查目的
大家辛苦了 !!!
• 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是( )
A.等距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分层随机抽样可以提高总体参数估计的精确度. B. 等距抽样最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总体 C.整群抽样又叫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
选择研究课题(待研究的问题)的标准:
(1)应该充分了解该研究领域中以往研究的情况和 趋势; (2)应考虑研究者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研究者对课 题的兴趣、研究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3)研究的费用和代价。实际上,人们常常选择最 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课 题。
选题的原则
(1)课题是可行的; (2)课题是清楚的。尽可能明确具体;涉及两个 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 (3)课题是有价值的; (4)课题是符合道德的。
非随机取样
原则:在进行取样 时,总体中的每 个个体进入样本 的概率未知的一 种取样方法。 滚雪球取样
方便取样
立意取样 定额取样
你们能告诉我随机取样 与非随机取样的区别吗 ?样本是越大越好吗?
随机取样与非随机取样的区别
非随机取样简便,代价小,常用于探讨性或试点性 的研究中,短处是不能用统计方法来推测总体的情 况。
8(a)、我和作者的解释,哪一个能更好地说明数 据? 8(b)、对于结果的意义和启发的讨论,我的和作 者的哪一个更有说服力?
第三节 取样
统计学是对令人困惑的问题作出数字设想的艺术。
在一个水库中养着许多鱼,管理人员希望了解鱼的大 致数量,这就是一个实践中的统计学问题。 由于鱼是不听从指挥,会在各处自由游动的,因此, 在进行统计时,必须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一种解决方法是先从水库的不同位臵一共捕上来1000 条鱼,在每条鱼的尾部作上一个标记,应当保证标记不 会影响鱼的自由游动。然后,将鱼全部放回水库。几天 后,从水库中再捕上来2000条鱼,检查其中尾巴上有标 记的鱼的数量。假定在第二次捕上来的2000条鱼中,有 20条尾巴上做了标记,则可以推断,水库中鱼的总数大 致为:
第二章 选题与取样
第一节 选题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课题与变量的选择 研究设计的确定 研究方法和程序的制定 研究的实施 研究结果的分析 研究结果的总结与报告
关于智力活动的最不经推敲的神话是说写作是由灵 感激发的一种艺术。毫无疑问,有些作品足够经典, 成为艺术,但是写作的艺术是技艺性的,就像管道 修理和汽车修理一样。管道工和汽车修理工如果坐 等灵感来驱使他们行动的话将一事无成,作家也是 如此 。 ——RODNEY STARK
• 定额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根本区别是(
• A.定额抽样不分类而分层随机抽样要分类 B.定额抽样适合于民意测验而分层随机抽样适 合于市场 调查 C.定额抽样的子样本是非随机抽取而分层随机 抽样的子样本是随机抽取的 D.定额抽样系统误差大于分层随机抽样的系统 误差
)
• 6.以下关于样本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分层标准: 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 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 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调查??
• 系统取样:从总体中取一随机起点,从该起点开 始选取每K项元素(个体或分数等),直至取满 所需要的样本量。例如,在2000人的总体中选取 250人的样本(1/8),就从随机起点分别选取第 8名,第16名依次类推。
结果部分
比较作者和你对结果的预测。如果相同,回答问题 7(a)和7(b)。如果不同,回答问题6。 6、作者的结果出乎意料吗? 7(a)、我如何解释这些结果? 7(b)、从我对结果的解释中,所能得到的启发和应 用是什么? 在阅读讨论部分前,努力回答问题7(法比较简单,易于实施,在实际生 活中应用较多。 • 缺点:样本对总体代表性不够,名单中个体的排 列方式可能使系统取样产生问题(周期性问题)。
从90名大学生中抽取30名学生作研究,如何选??
系统取样与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异同?
• 1)系统取样是以总体的随机排列为前提的,如果 总体的排列出现有规律的分布时,就会使系统抽 样产生很大误差,降低样本的代表性。
研究课题的来源
(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留守儿童、高校辅导员) (2)实际需要 (教师职业倦怠、警察职业应激) (3)理论 (去个性化) (4)技术发展的推动
研究目的不同
理论性课题:以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
构研究)
应用性课题:以提出解决某些社会实践、教育实践 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 题。(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随机取样 随机性原则:在进行取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
是否被抽选的概率(即可能性)是完全均等
的。
随机取样
抽签法 简单随机取样 随机表取样法 分层随机取样 系统取样 聚类取样 多段取样
1、简单随机抽样 同质性 机会均等 2、分层抽样 异质性 结构复杂 层内高同质性 3、系统抽样 随机排列 同质性 4、整群抽样(聚类抽样) 群间同质性、群内异质性 5、多段抽样 多级抽样
1000/(20/2000)=10万条
取样的意义
有效解决总体研究难以进 行的困难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准确性和研究深度
程序——
规定总体 确定样本容量 确定抽样方法并选取 统计推论
原则:
代表性、随机性
总体与样本
1、总体:一种具有某种特征的所有个体的集合。如
全校学生的成绩构成了一个总体,其中包括了每一 个学生的成绩。 2、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个体代表总体进行研 究。如部分学生的成绩。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如某一学生的成绩。
取样的一般程序 (一)规定总体:
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说明总体的内涵 根据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意义的范围,即所要 达到外部效度的水平的原则,确定研究总体的 范围。

如可能,应确切地知道这个范围内总体单位的 具体数量。
(二)确定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样本内所包含的对象的数目
最理想的样本容量是在达到一定代表性要求的前 提下,所包含的对象数目最少。
• 2)与简单随机取样一样,最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 群体。当总体中不同类别之间所含个体的数目相 差过于悬殊时,不宜用此法。
研究的深度不同
描述性课题:对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
的课题, “是什么”、“怎么样” 。 因果性课题: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现象之间因 果关系的课题, “为什么”、“怎么办” 。 预测性课题:在弄清了心理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 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 测的课题,“将来怎样”、“将来应怎样” 。
• 例如,在1000青年人中调查100人,考虑到学 历层次分布的不同,先将总体按小学或以下、 初中、高中或以上分组—550/330/120,然后 在每组中随机抽取10%的个案。
分类的原则:各层内的变异要小,层与层之间
的变异越大越好,否则就失去分层的意义。
• 优点:1)样本的代表性强 2)取样更灵活 3)参数估计更加准确
引言部分
1、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中将要验证的假设是什么? 3、如果我来设计实验验证这个假设,我将做什么?
方法部分
4(a)、我提出的方法优于作者的吗? 4(b)、作者的方法确实能验证假设吗? 4(c)、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各是什么? 5、使用作者所描述的被试、仪器或材料以及程 序,我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什么?
随机取样工作量大,繁琐,但能根据样本情况运用 推断性统计方法推测总体情况,更具有科研价值, 常用于验证性研究中。
取样时样本是越大越好吗 样本容量与取样误差之间并不存在直线关系。
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取样误差减小的速度 越来越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