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三)刑事法律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是行为人违反劳动法律规定, 造成严重后果,触犯我国刑法,构成犯罪所应承 担的法律责任形式。
返回
第二节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及法律责任
一、用人单位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行为及处 理
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无效:一是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即内容违 法;二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未听取职工代 表大会或全体职工的讨论意见,且并未通过平等 协商确定,即程序违法。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 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①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国家规定的第四 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②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或 者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的;
动合同法律法规的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 的心理状态。
三、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形式
(一)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是违法行为人依法应当承担的、 由有关行政机关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方式予 以追究的法律责任。
(二)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行为人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而 依法应当承担的、旨在补偿受害人的损失的法律 责任形式。
人员的法律责任。 5.用人单位违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
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6.用人单位以合同条款形式免除或减轻其对劳动
者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法律 责任。 7.用人单位未对有关责任人及其员工进行安全卫 生教育培训的法律责任。 8.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违反法定职责的法律责任。
五、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行为及处理 1.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
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 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 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 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 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 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 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2.用人单位由于使用童工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 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 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0 000元罚款的 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 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法律责任人员给予降 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7.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 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 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 童工,或者造成童工死亡或者严重伤残的,依照 刑法关于拐卖儿童罪、强迫劳动罪或者其他罪的 规定,依法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六、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的行为及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85条 ;《职工带薪年休假规 定》。
四、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的行为及处理 1.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不合法的法律责任。 2.用人单位违反建筑工程“三同时”制度的法律
责任。 3.未为劳动者依法提供符合国任。 4.未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管理
二、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条件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1.行为人具有法律责任能力,即行为人具有承担
法律责任的能力。 2.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
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社会
危害。 4.行为人主观方面有过错,即行为人实施违反劳
5.童工患病或者受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送到 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 活费用。
6.童工伤残或者死亡的,用人单位由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 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法律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 分或者纪律处分;用人单位还应当一次性地对伤 残的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赔偿,赔偿 金额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计算。
用人单位制定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 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 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用人单位违反工时制度的行为及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90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 《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 。
三、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合 法权益的行为及处理
一、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概念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是指用人单位和劳
动者及其他劳动法主体,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所应 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其法律责任要素主要包括: (1)法律责任主体是违反劳动法的单位和个人。 (2)法律责任根据是法律责任主体存在违反劳动法 律、法规的具体行为。 (3)法律责任的性质具有法律价值的否定性和事实 内容的不利性。 (4)法律责任形式在劳动法上表现为法律责任综合 性特征 。
第十二章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第三节 劳动者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第四节 劳动服务机构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及法律责任 第五节 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
工作人员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第一节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概述
3.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 身份证;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 用。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录用登记、核查材料应 当妥善保管。
4.无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单位以及 未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使用童工或者介绍童工 就业的,加处1倍罚款,该非法单位由有关的行政 主管部门予以取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