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及保存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及保存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从医学检验质量全面管理看,分析前的 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和基础,也就是说,实验室要 想获得准确、可靠及对临床应用有价值 的可靠检测结果,必须进行分析前的质 量控制。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认识和控制分析前的因素,不仅是实验 室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也有赖于医院 临床和护理部门的配合,它反映医院的 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分析前的质量控 制应包括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化验申请、病人准备、样本采集、标本 运送及标本保存,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 当,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 得高质量的标本,才能反映病人在采集 标本时的真实情况,为此,除了要控制 标本在分析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外,标本 从采集至送达实验室,检验前阶段的质 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最容易被 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标本是否符合 要求是至关重要的,不符合要求的标本 不能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再准 确,最后仍然是错误的。
病人准备
(3)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 活动的影响氨酸、乳酸含量增高。 持续性影响,如激烈运动后使CK、LDH、 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 些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1h后测 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申请单填写 医护人员准备 病人准备 标本采集 标本运送 标本保存

医护人员准备
1、宣教:为了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前医 护人员应该根据检验项目,必须对患者 讲清楚标本检验的目的,口头和书面指 导患者收集标本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 消除患者疑虑和恐慌。
病人准备
(5) 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 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6) 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 (7) 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 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 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 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 的筛选检查。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 运送及保存



前言 标本检查的意义 标本采集原则 分析前质量控制 各种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纠正 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 断认识,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验也日趋 精密复杂,在多数情况下,实验室检验 比病人的主诉更敏感、准确、客观,现 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 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查。因此,实验室 检验的准确、可靠在临床实践中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医护人员准备
2、核对: (1)标本采集前,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 帖上检验条形码。 (2)标本采集中和标本采集后,应当场 核对无误。 3、如遇患者采血后晕厥,可让其平卧, 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请医 生会诊。
病人准备
病人准备是检验质量保证 的重要环节之一
病人准备
1、病人状态 (1)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 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 白细胞增高。 (2)劳累、疼痛或受冷等刺激可使白细胞 增高。

标本采集原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核对医嘱 核对申请项目、病人姓名、年龄、病床 号、科室、住院号等。 采集完毕和送检前再次核对并登记

标本采集原则
正确采集标本 及时 准确 正确

标本采集原则
及时送检 不应放置过久,以免标本被污染或变形 影响检验结果。 标本注明采集时间 特殊标本注明采集方法和采集部位
病人准备
(8)吸烟:瘾大者血液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 量可达8%,而不吸烟者含量在1%以下。 此外,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 烟者为高,血液学方面亦有变化,白细 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 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 均红细胞体积偏高。吸烟组血浆硫氰酸 盐浓度明显高于非吸烟组。
标本检查的意义
标本采集检查的意义 协助明确疾病诊断 制定治疗措施 推测病程进展 观察病情

标本采集原则
遵照医嘱 充分准备 严格查对 正确采集 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原则
遵照医嘱 根据医嘱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原则
采集前做好充分准备 医护人员准备 病人准备 物品准备 明确检查项目、检验目的、选择采集方 法、量及注意事项。



古人云:“差若毫厘,谬以千里”,高 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没 有高质量的标本,再先进、精密的仪器 也得不出准确的结果,相反,医护人员 往往出于对先进仪器的信赖而忽视标本 质量引起的结果偏差,盲目相信检验结 果,影响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



为了取得高质量的标本,医护人员必须 了解从生物学采集方式到标本运输、贮 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在于提高标本质量,减少标本采集、 保存及处理不当造成的检验误差,消除 对患者诊断和治疗带来的影响,客观反 映疾病的微观变化,正确评价检验结果, 从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2、饮食
病人准备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 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1) 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 等均可升高。 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以引起血中 的尿素氮(BUN)和尿酸(UA)的增高。 进食高脂肪食物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 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 确性。
病人准备
喝带咖啡的饮料,可引起淀粉酶(AMY)、 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 (ALP)、血糖(GLU)、儿茶酚氨等升高。 但空腹时间过长,会使血糖(GLU)和 蛋白质降低,而使胆红素升高。

病人准备
(2) 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 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 O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 (3) 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 响肌酐含量。 (4) 高比例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 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 数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