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国概况-德国
返回本节
四、德国文化
德国被称为“诗人和哲人的国 度”。德意志人有“欧洲的思 想家”之称。 涌现出大批哲学思想家、文学 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出现一 大批世界文化名人。
1、哲学思想家
(1)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著名思想家、 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世界无产 阶级导师和领袖。 (2)康德: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 (3)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之一,其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理论来源之一。 另有费尔巴哈、尼采、叔本华等。
2、文学家 (1) 歌德: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 家,“狂飙运动”主要人物。代表 作:《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 恼》 。 (2) 海涅:诗人。代表作:《海中幻 影》《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3) 席勒:剧作家、诗人。“狂飙运 动”主要人物。代表作:《强盗》 《阴谋与爱情》《威廉·退尔》。
3、艺术家 (1) 贝多芬:世界著名音乐家。代表 作有交响曲 9 部。其中:《英雄》 (第三)《命运》(第五)《田园》(第六) 《合唱》(第九)最著名。
3050 2970 78890
2.0
1.9 1.9 49.2
返回
德国景点—柏林爱乐厅
德国景点—柏林勃兰登堡门
柏林电视塔
德国景点—柏林国会大厦
德国—柏林记忆教堂
德国景点—柏林市政厅
德国景点—柏林墙
德国—法兰克福
德国—德国莱茵河
德国—德雷斯顿茨温格宫
德雷斯顿赫 夫基大教堂
德雷斯顿塞姆 奥柏歌剧院
(四)礼貌礼节 1、守时守纪:比较刻板,约会赴约 须预定时间并要准时赴约,如因故推 迟或取消,须通知对方。 2、负责:工作认真,讲究效率。 3、人际:严肃拘谨,但态度诚实可 靠,重实惠而不尚虚文,许下的诺言 必须准确无误地付诸实施。好客,待 人热情,重感情,家庭观念强。 4、尊重妇女。
(五)主要节庆
(三)饮食习惯 1、主食:黑麦、小麦、土豆, 面包、奶酪、香肠、生菜色拉和 水果为日常食品,传统食物是香 肠、猪蹄、酸菜和土豆。 矿泉水、果汁、葡萄酒和啤酒 为常用饮料,其中葡萄酒和啤酒 较为有名,啤酒在德国有“液体 面包”之称。尤其爱喝啤酒。
2、 讲究含热量和维生素。烹 调方法多为烧烤、煎、煮和清蒸。 3、德意志民族为肉食民族,对 猪、牛、鸡、鸭、野味等都喜欢。 4、口味清淡,喜酸甜,不爱吃 油腻、过辣菜肴,忌食核桃。
11、国歌:《德意志之歌》 歌词:争取统一、独立和主 权,为我祖国输肝胆!争取统 一、独立和主权,这是幸福的 根和源,幸福光辉照亮祖国, 繁荣富强永向前!
12、首都:柏林 Berlin
340万(1999)
返回本节
二、德国简史
1、10世纪初形成德意志国家。962年建 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2、18-19世纪普鲁士迅速兴起。19世纪 30 年代开始工业化。 1850 重建德意志联 邦。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3 、 1914 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 年建立魏玛共和国。 4 、 1933 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 统 治 。 1 93 9 年 发 动 第二 次 世界大战 。 1945年5月8日战败投降。
返回本节
三、德国经济与政治
(一)经济-略 1、概况:2015年:GDP:33576亿 美元,人均约40600美元。 是欧洲 第一、世界第四经济强国。 2、主要产业:机械制造、汽车、 精密仪器制造居世界领先。
其它:农业、商业、贸易等也发达。
3、货币:欧元(原为马克)。
(二)政治 1 、 1949 年制定的《德意志联邦共 和国基本法》是国家制度的基础。 规定: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立法、 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立法机构: 议会 ( 联邦议会和联邦议院 ) ;行政 机构:联邦政府、联邦总理、联邦 总统;司法机构:联邦宪法法院。 2、政体:联邦共和制。
德国—法兰克福议会中心
德国—法兰克福罗马广场
德国—法兰克福萨克森旧区
科隆大教堂
德国—柏林大教堂
德国—国家歌剧院
德国—德意志大教堂
德国威廉皇 帝纪念教堂
德国—德雷斯顿宫廷教堂
德国—德雷斯顿叶尼兹
德国—法兰克福歌德故居
法兰克福 金融区
法兰克福周边莱茵河
德国—科隆圣马丁大教堂
科隆莱 茵花园
1、旅游发展概况
德国旅游业具有悠久的历史。1878年,德国 人卡尔•斯坦根组织了德国首次周游世界的团 体包价旅游。20世纪初,著名的巴伐利亚官方 旅行社成立于1901年。德国真正意义的旅游业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70年代,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德国旅游业进入“黄金 时代”。 联邦政府大力扶植旅游业,鼓励公民外出旅 游,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旅游发展的措施。 1976-1987年,德国人的出游率由53%增长到 64.6%。旅游费用已占本国居民家庭支出的21%, 仅次于衣食支出(25.4%)。2004出境游7400万 人次,居世界前列。
参考书: 1、丁建弘等:《德国文化:普鲁 士精神与文化》,上海社科(中国社 科)出版社,2003。 2、陆世澄:《德国文化与现代 化》,辽海出版社,1999(2006重印)。 3、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 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返本节
返回
3、出境旅游特点和趋势 ①以欧洲范围的中短旅游为主 ②出游动机主要是寻身心的放松休息 ③有很强的季节性。 ④出境游主体是26-60岁年龄段人,占6 成多。 ⑤远程旅游日益发展。 ⑥德国有一个发达强大的旅游批发商和 旅游销售商业网络,有严格的法律法规, 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前景广阔:最大客源国(见附表)。 返回
表3-3-1:2020年世界10大客源国
位次 国家
1
2
德国
日本
16350
14150
出境游人数 (万人次)
占世界比例(%)
10.2
8.8
3
美国
12330
7.7
4
5 6 7
中国
英国 法国 荷兰
10000
9610 3710 3540
6.2
6.0 2.3 2.2
8
9 10 总计
加拿大
俄罗斯 意大利
3130
时间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次
排名
64万
11
66万
11
64.93 万 13
66.26 万 12
62.34 万 13
返回本节
八、复习思考题
1、德国人文地理常识。 2、德国文学、艺术代表成就。 3、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对德国人 应注意哪些风俗习惯? 4、德国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
4、复活节:每年3月21-4月25 日间。宗教活动及春游时节。 5、慕尼黑啤酒节:也称十月节。 每年9月最后一周到10月的第一 周。是德国最富历史意义和闻名 国内外的民间传统节日,起源于 1810年10月。
(六)主要禁忌 1、13和13日星期五。 2、忌送菊花、玫瑰花。 3、忌食核桃。 4、交叉握手或谈话 。 5、忌用 纳粹标志“卐”或类似标 志。 6、墨绿色(纳粹军服色)。 7、蝙蝠图案(象征吸血鬼)。 返回本节 8、忌问个人隐私。
1、国庆节: 10月3日。 2、圣诞节:12月25日。 3、狂欢节:包括三个大的庆祝活动: 科隆的卡尔纳瓦尔联欢,美因茨的法 斯特拉赫特联欢,慕尼黑的法兴联欢。 其中,科隆的狂欢节最具特色,时间 延续长。复活节前40天前的一周是高 潮,最后一个星期四称为“女人节”。 而最后一天被称为“疯狂的星期一”。 化装游行、集会和舞会。
中国旅游 客源国/目的国概况
第三章
欧洲地区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德 国 位 置 图
第三节
德国
一、德国地理、人文概况 二、德国简史 三、德国经济与政治 四、德国文化 五、德国习俗 六、德国旅游和旅游发展 七、对外政策和中德关系 附:景点图片、复习思考题
一、德国地理、人文概况
1、国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国名 释义:人民的国家。 2、面积: 35.7万km2 3、人口: 8263万(2015) 4、国鸟:白鹳 5、民族:德意志人(日耳曼族) 6、语言:德语 7、宗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德国—科隆狂欢节
德国—科隆周边亚琛一角
慕尼黑圣 彼得教堂
慕尼黑新 市政厅
德国—慕尼黑宁芬堡宫
德国—慕尼黑大教堂
慕尼黑宝马汽车 博物馆
德国—慕尼黑宫廷啤酒馆
德国—慕尼黑周边新天鹅堡
慕尼黑周 边-菲森
德国—斯图加特索尼图德宫
德国—斯图加特席勒广场
返回本节
七、对外政策和中德关系
1、中德建交: 1972年10月11日 2、中德经贸关系。 3、中德旅游关系。 2015年来华旅游:62.34万人次
六、德国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
(一)旅游资源 1、重要城市:柏林、德雷斯顿、科隆、 慕尼黑、法兰克福等。 2、名胜:勃兰登堡门、柏林墙遗址、 科隆大教堂、古城纽伦堡、欧洲夏都巴 登-巴登、贝多芬纪念馆等。 (二)旅游发展 1、旅游发展概况 返回本节 2、旅游发达原因 3、出境旅游特点和趋势
5 、二次大战后被美、英、法、苏四国 占领。 1949 年 5 月 23 日西部颁布《基本 法》,9月20日,西部建立德意志联邦共 和 国 。首都波恩 。 1 95 5 年加入北约 。 1957年成为欧共体成员。 6、1949年10月7日,东部成立德意志民 主共和国,首都东柏林。 1950 年加入经 互会。1955年加入华约。 7、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 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10月3日成为 德国的国庆节。
返回
2、旅游发达原因
①德国无论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 极其丰富。 ②经济实力雄厚。 ③旅游时间充足。 ④德国人热衷于旅游。 ⑤地处中欧,与多国接壤的地理位置 。 ⑥旅游交通顺畅发达。⑦旅行社数量众多。 ⑧奖励旅游政策。 ⑨博览会与展览会。 ⑩有很强的旅游接待能力。 另外,政府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协调管理;法律 法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