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采购质疑的应对与处理
黄盛
健全、透明、公正、高效的司法救济制度是政府采购法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这种司法救济制度既可给供应商一个明白,也可还采购人和采购主管部门一个清白。
对于供应商来说,在其遭遇不公正待遇,而且无法与采购人妥善解决争端时,尤有必要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进行申诉。
没有一个健全的游戏裁判规则,供应商、采购人和其他政府采购当事人就很难真正信任政府采购市场,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司法救济制度,是我国政府采购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
”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个是对招标文件的质疑,一个是对采购结果的质疑。
这两个环节是招标的两大整体程序,供应商通过质疑程序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同时对政府采购招标活动起到了监督作用,积极促进了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性。
大多数供应商都能依据质疑程序规定提出申诉质疑理由,正当保护其自身利益。
然而,由于《政府采购法》未出台相对应的质疑处理办法,对质疑的受理范围、事项、程序、处理等细节没有明确。
有供应商恣意钻法律漏洞,采取恶意质疑、无理取闹等手段干扰正常的政府采购秩序,影响采购效率,增加采购成本,给政府采购正常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重视。
2011年前3季度,我们采购中心共受理质疑件,且全部为无效质疑。
从以上质疑来看,对招标文件资格条件设臵的质疑有个,对招标文件技术条款要求的质疑有个,对评标过程及专家评审意见的质疑有个。
通过对上述质疑问题的分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政府采购针对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未来发生的交易,其涉及的更多的是期待利益,而不是既得利益。
在期待利益受到损害时,比如说,招标文件设臵的资质条件和技术指标影响了潜在投标供应商
的利益或评审专家的某些非规范性行为导致投标供应商的期许利益受损时,供应商通常会选择质疑。
针对政府采购工作质疑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的解决处理办法,是政府采购减少质疑的基础性工作。
面对日益复杂的政府采购技术性要求,在政府采购执行过程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考验着集中采购机构处理一些具体质疑问题的政策执行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精心制作标书,事先告知供应商政府采购的流程与规则
标书制作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项目的进行顺利程度,尤其是对投标供应商资质条件的设臵、评标方法和标准的制定、技术指标的编制等等方面,目前这些条件均由采购单位设定,难免存在有失偏彼之处,这就要求采购中心在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按照《政府采购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把审核关,精心制作招标文件,必要的情况下开展前期标书论证工作,以减少招标文件的歧视性,给供应商平等的参与机会。
另外,在《政府采购法》框架下,招标文件中应当将投标供应商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供应商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则事先告知供应商。
二、加强评标组织工作,约束评审专家正确履职,提高评标过程的公正性
采购中心的开标组织工作要规范、严谨,方能体现招标工作的严肃性。
评标过程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应当约束评审专家在招标文件框架内进行评标,不得超出评审范围,自由裁量。
杜绝因专家的不负责、有倾向而造成对评审结果有影响的事件发生。
采购中心要逐步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形象。
尽管采购中心不负责专家的管理工作,但是可以决定不使用我们认为没有职业道德的评审专家。
三、明确质疑管理工作程序,坚持原则,对违规质疑行为要坚决处理
采购中心要明确限定质疑条件和范围,杜绝虚假恶意质疑。
供应商质疑实行实名制,根据“谁质疑,谁举证”的原则,其质疑应当有具体的质疑事项及事实根据,必须符合参与了所质疑政府采购活动、在质疑有效期限内提起质疑、属于被质疑人组织的采购活动等条件,不得进行虚假或恶意质疑。
严格被质疑供应商答复程序,高效处理质疑案件。
对于有些供应商胡搅蛮缠的质疑,采购机构要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通过政府采购监督部门给予其应有的行政处罚,记入政府采购信用系统并公开曝光。
只有采购中心旗臶鲜明地给予严厉批评,才能给恶意质疑行为以震慑,维护政府采购的尊严。
四、积极沟通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化解供应商的质疑
对于供应商的书面质疑,采购中心要站在公正立场,正确对待供应商的质疑,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和程序,主动与供应商沟通查找问题症结,并积极地与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联络,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客观公正地处理质疑事宜,避免无效投诉的发生,维护采购双方的合法权益。
对于开标前供应商针对招标文件中供应商资质条件、评标方法、技术指标等方面的质疑要与采购单位进行沟通,对于确属不合理的设臵,应当要求采购单位予以修正。
对于中标结果的质疑,要组织评标委员会进行认真的复议,并向供应商作详细认真的答复,体现对质疑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诚意。
只要采购中心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质疑问题就能得到圆满解决,不至于形成投诉。
采购中心应当积极地与政府采购各当事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积极思考预防策略。
不断完善和堵塞关于供应商质疑条件处理程序等方面的法律漏洞的地方,相信政府采购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政府采购活动必定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