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了马车的生产。 他说:“例如,马车过去是很多独立手工 业者,如马车匠,马具匠,油漆匠,描金 匠等劳动的总产品”。我们用这个例子来 说明马车这种产品的两种生产组织过程。
有一个人,他把马车匠打好的车架买来, 把马具匠做好的马具买来,装配成马车, 然后雇油漆匠和描金匠来上色。这些东西 之所以卖给他,是因为他出的价钱好。这 种现象可解释为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 产”。
同时,在这期间,进行生产的前提条件的
特征是,生产要素的分配采取“原始占有 的方式”。生产要素基本上不流动。
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为提高效率, 分工进一步细化。这时进行生产所需的生 产要素开始以流动的方式进行配置,在经 济学中叫“配置资源”。生产的不同组织 方式,其实是由资源配置的不同机制决定 的。下面我们讨论两种不同的机制,从而 引出两种生产的组织方式。
企业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从来就有, 也不会永远存在。这里要注意:并不是因为 有生产和服务就要有企业。换句话说:生产、 服务或经营并不是企业的本质特征。
例如:个体农民(农户)用锄头生产、或用 拖拉机生产。政府对市民的服务。个体商户 的经营。他们也进行生产、经营、服务。但 他们不是企业。
提问:上述的生产、经营、服务,与企业的 生产、经营、服务有什么区别。
第二节 企业的本质
一、什么是企业 提问:“什么是企业”或者说“企业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我们的平时成绩,回答时无所谓
对错,说你的认识。评分标准主要看态度。也可 以提问。) 可以从我们所了解的企业现象来回答。 也可以从企业类别来回答。 提问:企业有些什么现象? 提问:企业有哪些类型?
(1)价格机制
进行生产,必须首先配置资源(分配生产 要素)。在社会经济体系处于自然状态的 情况下,资源配置由价格机制决定。
例如,某生产要素的价格在x部门高于y部门, 那么,这种生产要素就会从y部门流向x部门 (这就是价格机制)。运用价格机制配置 资源,使得生产过程表现为广泛的市场联 系。
可以设想,任何生产过程都可以通过市场 联系来进行(从技术上说,不同的生产阶 段很少是不可分离的)。如上道工序的在 制品可以通过交换进入下道工序。这并不 妨碍产品的形成。
其实,所谓“市场关系”就是以价格机制 通过交换发生的。发生市场关系的主体之 间是平等的(这一点很重要),他们不听 命于别人 ,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得失来处 理这种市场关系。
(2)命令机制——企业的本质
事实上,“组织生产”也可以由企业家通 过一个组织来进行。在这个组织内部, 源配置由企业家通过行政命令完成,而不 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
现象:不外呼包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法人以及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或经济组织 等词语。或者再加上“以盈利为目的”以 表明其目的性。
类型:包括生产性企业、经营性企业(商 业)、服务性企业等。
这些表述都不会有错,因为他们都是现象 的描述,而企业都具有这些现象。但问题 的关键不仅在于认识现象,更重要的是把 握本质。
包括组织中人,在进入组织的时候是交换 关系,是两个平等的人的交换。在进入组 织后就是一种职位关系。下级听命于上级。
三、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西方 的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
抽象的企业
管理经济学
具体的企业
研究目标 利润最大化
多目标兼顾
假定条件
信息完全 (信息确定)
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确定)
四、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依理决策,即
企业是一个组织。
企业是在有专业分工的交换经济中才出现 的组织形式。到现在不过4、5百年的历史。
最早的组织形式叫“工场”:以手工加工、 产品结构简单为主要特征。
后来叫“工厂”:以机器加工为主要特征。
现在叫“公司”:以机器加工、产品结构 复杂、销售、产品多样化为特征。
提问:是不是组织就是企业?社会上有些 什么组织?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供 求 决 策 理 论 第三章 生 产 决 策 理 论 第四章 成 本决 策 理 论 第五章 市 场 结 构 分 析 第六章 机遇与风险分析 第七章 展望新经济 第八章 市 场 失 灵 及 政 府 的 干 预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管 理 经 济 学 概 述 第二节 企业的本质
二、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科斯理论: 1、一个小故事 罗纳德-科斯 《论企业的性质》 :发表在美国《经济学》
杂志1937年第4卷上。 《社会成本问题》 他获得了199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生产的组织方式 生产性企业具有最复杂的组织形式。因为
生产性企业有加工过程。商业和服务业的 企业组织形式简单得多。
根据经济学之理论,进行企业管理中经济问题之决 策,以寻求实现预定目标的最佳方案。
2、具体内容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企业竞争程度
依理决策—怎样生产
—关注— 机遇和风险
为谁生产
市场失灵
五、学习管理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管理经济学有助于建立理性的决 策思路,为经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分 析框架;为培养运筹帷幄的智本家奠定 基础。
因此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从生产的组织方式 讲起。
先来区分生产过程的两个概念:一个是 “零件”生产。另一个是“产品”组装 (组装也是生产),形成产品。在产品形 态比较简单的时代,加工的零件就是产品。 这时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个体手工生产。生 产过程的上述两个概念的区分也没有多大 意义。
这也就是在企业产生以前的生产的方式。 当然,在这期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 中,这个期间长达几千年,因为有人类也 就有了生产)人类也意识到了分工可以提 高效率(这种分工还是大跨度的,如农业 与畜牧业的分工)。
第一节 管 理 经 济 学 概 述
一、管理经济学的产生 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
矛盾产生了经济学。 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学。 管理经济学是沟通微观经济学理论
和管理实践的桥梁。
二、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西 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应 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理论性课 程。是一门应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