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护士论文血液透析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方法对我院76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
结果76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药物中毒的病人除两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他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论加强对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可使病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我科于2006年7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至今共收治了血液透析病人56例,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等病人,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76例病人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6.73岁。
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53人、急性肾功能衰竭4人、药物中毒3人、农药中毒16人。
1.2 结果5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中有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行肾移植手术,4例死亡外,其余46例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前与透析后肌酐平均下降约400umol/L左右,4例急性肾功能衰
竭病人中,2人为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转上级医院治疗,2人为药疹性肾功能衰竭,透析两次后治愈出院,1例口服氯丙嗪中毒,2例口服氯氮平中毒,透析两次后住院治疗两天治愈出院,16例农药中毒的病人1例为口服稻瘟灵,6例为口服克无踪中毒,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透析2~3次后平均住院4天治愈出院。
76例病人均无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明显出血倾向、休克或血压偏低,收缩压低于80mmHg、近期大手术等血液透析并发症。
2护理体会
2.1 透析前的护理
持续性血液透析早期阶段的患者往往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对疾病认识上的限制对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不耐受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情;某些患者对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期望值过高,当治疗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就产生焦躁、消极的心理。
因此,做好血液透析前患者及家属的宣传工作,增加患者及家属对血液透析的了解,对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增进医患合作与相互信任是十分重要的。
76例病人透析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焦虑情绪,经我们耐心讲解透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后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建立医患共同参与模式,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协调配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1]。
每次透析前要
测体重、脉搏、血压、体温、呼吸。
血压偏低可静脉输注右旋糖苷或输血,再行血液透析;透析前应检查透析器各个部件的运行是否正常。
2.2 透析时的护理
患者应每隔30~60分钟记录生命体征一次,危重病人应每隔15~30分钟记录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透析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透析时发生出血、心悸、心衰、呼吸骤停、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及时处理。
护士应严密观察并做好心肺复苏的一切准备工作。
76例病人中有1例病人在上机5分钟后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并很快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后病人心跳呼吸恢复,神志转清,继续血液透析治疗,在接下来的透析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一直保持稳定。
2.3 透析过程
透析开始时,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导入动脉导管、去泡器,到达透析器。
血液和透析液借助于透析器内的半透膜进行逆流交换,交换后的透析液进入废液槽被弃去,而被“净化”的血液经过去泡器、静脉血管通路重新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清洗”的目的。
透析中应密切观察血流量、静脉压、有无血液分层、血液及透析液颜色,如发生分层、凝血,提示肝素用量不足,一般加大肝素剂量即可。
在透析中还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
做好透析前透析后机器、器械及透析器的消毒;保持内、外瘘局部清洁,干燥;非透析人员接送患者应戴口罩,帽子。
2.4透析后监护
透析后须测生命体征,体重。
穿刺处局部压迫止血,力量要适宜,无论是动脉或是静脉穿刺处压迫均应15~30分钟。
76例病人透析结束后穿刺处由于压迫力量及时间适当,76例病人穿刺处均无出血。
血液透析病人应控制摄入量,使得透析间期的体重增进控制在体重的3%以下[2],予以低盐低钾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充足热量的饮食。
3 讨论
3.1 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是最常见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
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弥散在是布朗运动作用下,溶质从半透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最后达到膜两侧浓度的平衡。
同时,它也通过半透明两侧压力差产生的超滤作用来去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血液透析能部分代替肾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3]
尿毒综合征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阶段,为各种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
病人进入这一阶段必须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和其他一些严重疾病的重要方法,适时的透析治疗,可有效地纠正尿毒症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有利于预防某些危险并发症的发生,原发病的治疗和肾功能的恢复。
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钾>6.5mmol/L,水钠潴留,少尿,无尿,高度浮肿伴有心力衰竭,肺水肿,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pH<7.2,并发尿毒症性心包炎,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恍惚,嗜睡,昏迷,抽搐,精神症状等需要紧急透析。
凡不与蛋白质结合,在体内分布较均匀,分子质量较小的药物或毒物均可透析治疗。
病人如无禁忌症,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考虑给病人行透析治疗,以缓解病人的症状,大大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林惠凤主编,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5.
[2]梅长林等主编,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