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护理 PPT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护理 PPT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护理
• 一、腹膜透析的原理 • 二、早期并发症 • 三、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
• 腹膜透析的原理: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把灌
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分开,腹膜有半透膜性质, 并且具有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等特点,浸泡在 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 行广泛的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 毒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在 腹膜透析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是弥 散和对流,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渗透压进行超 滤
• (四)疝
•
项目
引起疝的原因
原因
腹股沟疝、脐疝
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腹壁薄弱
切口疝 腹透相关因素
手术时选用腹正中切口 腹直肌前鞘缝合松弛 营养较差,切口愈合不良 腹膜透析时腹内压升高 大容量透析液以及高渗透析液的使用
• 2.诊断
• (1)临床表现:
• ①腹壁局部出现膨隆,尤其是当腹膜透析液灌入时,腹腔 内压力增加,局部膨隆会更加明显。如果腹部局部膨胀不 明显,可以让患者做增加腹腔压力的动作(入站立位、深 吸气后屏气或咳嗽等),那么疝的突出会非常明显。
腹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
其他
腹膜后血肿、肠系膜血管出血
• 2.处理:手术置管后出现血性腹透液较常见,多 为术中切开部位出血渗入腹腔所致,一般无需特 殊处理,嘱患者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活动, 使用透析液反复冲洗后可逐渐变淡、消失。
• 3.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有关,可出现腹壁血肿或 血性透出液。
• (二)腹膜透析导管移位
• 3.处理
• 1)嘱患者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引流情况。如果是 由于患者膀胱充盈,便秘所致,则瞩患者排空膀 胱或口服缓泻剂排出大便。通过上述处理,有相 当部分患者腹透液引流不畅可望得到解决。
• 2)如果引流液中含有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而又 出现引流不畅时,应高度怀疑为纤维蛋白块阻塞 所致。处理的方法有:用5~10mg/L肝素溶于20ml 生理盐水中加压注射(冲洗)有时可将导管内的 凝块冲走;也可将肝素以5~10mg/L的浓度加入透 析液袋中,再加压透析袋,达到高压灌注冲洗效 果。以上方法如无效果可采用尿激酶10万U用生理 盐水20ml稀释后,注入导管内并封管5~10小时, 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腹透液引流通畅。
• (三)、腹透管堵塞
• 1.原因
• (1)导管内腔或测孔堵塞:如血块、纤维蛋白凝块、 脂肪球等易将管腔或测孔堵塞。
• (2)腹腔内因素:导管在腹腔内容易被网膜包裹, 此时多出现导管堵塞;此外,腹腔粘连或导管受 压扭曲时,导管堵塞也常发生。
• 2.诊断
• (1)临床表现:腹透液引流时呈现单向或双向引 流障碍。
• ②大多数疝一般可以回纳,少数患者会出现嵌顿,不能自 行回纳,患者会出现疼痛等症状,需要紧急外科处理。
• ③根据突出部位的不同,分为脐疝、切口疝、腹股沟疝、 管周疝、
• (2)超声检查:疝常呈固体表现,而管周渗漏、 血肿、脓肿等则呈液体表现,可用来进行鉴别。
• (3)CT检查:腹部CT可确诊并能够定位,CT下可 以看到造影剂通过疝囊进入腹壁。
• ①腹透液引流时流速减慢或停止,引流总量减少, 超滤量减少,伴或不伴腹痛,患者可出现容量超 负荷表现。
• ②导管堵塞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堵塞的部位。
• 腹膜透析导管堵塞临床表现
堵塞部位 管腔堵塞 侧孔堵塞 网膜包裹
临床表现
双向引流障碍,透析液灌入和流出时均不 畅通,无法进行腹透 单向引流障碍,透析液灌入时不受限制, 而流出时始终不畅通 灌入时速度减慢,可伴局部疼痛,疼痛程 度与包裹程度相关
• 1.原因
相关因素
原因分析
肠蠕动异常
如便秘、腹泻、低钾时、腹透管受肠蠕动 异常影响,引起导管移位
反复牵拉腹透管 伤口愈合前,腹透管尚未固定,反复牵拉 腹透管会引起导管移位
与手术相关
1.手术操作:如术中放置导管时未将导管 末端置入腹腔最低处等
2.皮下隧道:建立皮下隧道时未成弧形, 腹透管自皮下隧道引出方向不当
• (4)腹股沟疝鉴别时,行超声或CT 检查时应 包括生殖器,以便与阴囊水肿鉴别。
• 3.处理
• 嘱患者避免剧烈咳嗽、排便或用力抬举重物、 长时间站立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还纳包块加用 腹带,并注意观察包块的大小、有无疼痛等。
• 五、渗漏
• 腹膜透析腹腔置管术后容易发生管周渗漏和
• (一)出血
• 1.常见原因
项目 与手术操作相关
妇科因素
病因
术中操作出血进入腹腔所致,或导管损伤周 围脏器 月经、排卵、卵巢囊肿破裂
腹腔内脏器病变
出血、凝血功能异 常 感染
1.肾脏:肾囊肿破裂 2.肝脏:肝破裂、肝脏肿瘤、肝囊肿破裂 3.脾脏:脾破裂、脾梗死 4.胃肠道病变 如血小板数量、功能异常
• 六、胸腔积液
• 1.原因
• (1)膈肌缺损(先天性或获得性):腹透液直接 进入胸腔。
• (2)腹腔内压力增加:腹透液在压力的情况下进 入胸腔。
诊断
管周渗漏
腹壁渗漏
①腹膜荷包包扎不严密或损 伤腹透管
②腹透液注入后腹内压升高
①腹膜先天性或后天性缺陷 ②手术过程中荷包包扎不紧
①液体从管周流出,腹透液 灌入时明显
②渗透葡萄糖浓度明显高于 血糖
①腹透液流出量减少伴体重增加 ②腹壁局限性隆起水肿或皮下积液 ③站立式体检会发现腹壁不对称 ④腹部CT、MRI可明确渗透部位
• 2.处理
• 出现早期渗漏增加隧道感染和腹膜炎的危险性, 常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暂停CAPD,改小剂量 卧位IPD或NIPD,如渗漏较多,可停止腹膜透析2 周,改作血液透析,大多数渗漏可得到解决。难 治性渗漏少见,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需进行CT扫 描明确渗漏部位,并需进行必要的外科手术修复, 必要时需重新植管。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2.诊断
• (1)临床表现:导管移位时,患者多出现腹透液 单向引流障碍(进液通畅、出液障碍),腹透超 滤量明显下降,透析液引流量减少、流速减慢或 停止,因此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等容量超负荷表 现。
• (2)影像学检查:腹部立位x线平片检查可明确 诊断,正常腹透管末端应在腹腔最低处,而移位 后腹部立位x线平片显示,导管末端移位至上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