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一
墓:艹字头,日大土。
(好记,顺口)
踏:足字旁,水太阳。
(同上)
端:而字头顶山,立字站左边。
扫:一手扫倒山。
拜:手里提串糖胡芦去拜年。
(形象,有趣)
饺、饼、圆:形声字。
识字二:
碧: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头上。
影:太阳照着北京城,红旗飘扬刮东风。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三撇如旗,刮东风向西飘。
)
鼻:自当头,田当肚,一横一撇加一坚。
(类似的在上学期好像编过一个。
)
廊:牛朗穿雨披。
骆驼与架字皆是形声字。
鼻:自当头,田当肚,一横一撇加一
1.古诗两首
随:有字赛龙舟,长个大耳朵。
(走之底像个龙舟,双耳旁也叫大耳旁。
)
细:四四方方一块田,一个绞丝站左边。
(我们班还有一个孩子说:一条大绳捆住田。
)
潜:两个夫人看太了,一下掉在水中央。
(我们学生编)
润:三点水,门字框,一个王字里面藏。
浇:浇完水,太阳起。
(字迷)
碧王姑娘,白姑娘,并肩坐在石头上。
廊二郎神在广场上跳舞。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
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
志:上面是“士”不是“土”。
致:左右等宽,右边是“反文旁”。
作、独、棋;左窄右宽。
箭:下半部宽些。
请:换部首“清、情、晴、蜻、睛、精”,横之间距离相等。
医:笔顺“横、撇、横、横、撇、点、竖折”(学生书空)
急:刀字头——雪字部——心字底,中间部分又扁又小,收缩得比较紧。
性:竖心旁(点、点、竖)——生,横之间距离相等。
炎:两个火,上小下大,上面的“火”最后一撇变成“点”。
下“火”要托住上面的“火”。
需:雨字头——而。
何:单人旁——可。
(“荷”去掉草字头;“河”去掉“三点
水”,加上单人旁)
秒:禾木旁——少。
挡:当加“提手旁”。
当下面的部分要写得舒展,和上面的“小字头”各占一半。
简:竹字头——间。
“浇”:右上没有点。
“拔”:右边是“友”上加一点,不是“发”。
字义:
“颗”:指的是比较圆润、小的东西。
“棵”:专指修饰从地里长出植物。
“浇”:最后一笔要舒展放纵。
“梨”:下面“木”的一横要写长,托住“利”。
“哥”:第六笔横要写长点。
“功”左边的“工”略微往上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