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研究方案的设计

护理研究方案的设计

主讲人:李俐
设计的重要性
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设计和实
施同等重要。
没有哪种统计方法能挽救瑕疵设计的真 实性和可靠性。
一个好的科研 设计包括
专业设计
从护理及其相关 专业角度考虑选题、 研究对象、实验材料、 技术方法、指标选择 等,探讨观察结果的 创造性和适用性,回 答和解决科研课题, 验证假说,保证科研 成果的先进性。
(3)分层抽样 先按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某项或某几项特 征,将总体分成若干层,该特征的测定值在 层内变异较小、层间变异较大, 然后分别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 察单位结合起来组成样本。 注意:根据研究目的,通常按人群的某种特
征(性别、年龄、居住条件、文化水
平、疾病严重程度等)进行分层。
的6点采用美国Dell多导睡眠检测仪记录病人脑电图、
眼动图、颌肌肌电图、心电图、热敏电阻测量口鼻气
流、伸缩阻抗带测量胸腹呼吸运动,同步监测末梢血
氧饱和度。
检查前一日及当日禁服安眠药,禁饮咖啡、
茶等,高血压病人停服降压药1周。计算其呼吸
暂停低通气指数(AHI),AHI≥5为OSAS。同时
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睡眠收缩压、
进一步总结出的先进经验可在其他地区试
行推广。
有利于对事物特征的深入了解。但不能估计
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对总体作经验推断。
3.从调查研究的目的可分为:
描述性调查:目的是对被研究事物的特征作如实 描述,以了解现状。 分析性调查: 目的是为了分析某些专业上可能有 联系的指标之间的关系,用以解释 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
3.特点
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研究因素 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 结果的影响。
得出有提示意义的结论,为进一步的实验
研究提供线索。
(二)调查研究的分类
1.从时间角度划分 • 横断面调查 (cross-sectional study)---现况调查 • 回顾性调查 (retrospective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 • 前瞻性调查 (prospective survey) ---队列研究 2.从调查对象角度划分 • 全面调查 (Overall survey )---普查 •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 典型调查 (Typical survey) ---个案调查 3.从调查目的划分 • 描述性调查(descriptive survey) • 分析性调查(analytic survey)
实施;
可以同时研究几种
顺序及因果关系;
只能测量疾病的患
疾病与多种暴露因
素之间的联系。
病率,而不能测量
疾病的发病率或相 对危险度。
(2)回顾性调查—病例对照研究
由果溯因 从结果状态回顾其产生此状态的可能原因。
根据研究对象有无所研究的疾病或者其他研究者
关心的结局,将人群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追溯其研究者认为可能会造成当前状态的既往某 些暴露情况, 比较两组暴露水平有无差异,
事先将总体内全部观察单位按某一顺序号等距分
隔成n(样本大小)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含m个观
察单位; 抽样间隔m=总数/样本含量n
然后从第一部分开始,从中随机抽出第i号观察单
位,依此用相等间隔m机械地在第二部分、第三部
分直至第n部分内各抽出一个观察单位组成研究样本。
操作:
例如 :某班有100人,现抽取10人参加夏令
病因分析提供线索。
疾病普查适用范围
发病率或患病率较高
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检查或诊断方法 普查方法便于操作、易于接受 具有实施条件
(2)抽样调查
例如: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指导下,我们认为对老 年人的心理关爱可提高其生活质量,这一结论应该针 对所有的老年人进行干预调查来验证,这里所有的老 年人就是研究总体。 然而事实上这个总体是根本无法得到的,此时只能 进行抽样调查,但结论针对的仍然是老年人总体。
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的总死亡率是不吸烟
者的2倍,而肺癌的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20倍,
强有力地证明了吸烟和肺癌的关系。
2.从调查涉及的对象多少可分为:
全面调查---普查:调查同质总体中所有观察单位 如:我国的人口普查 非全面调查---根据研究目的从同质总体中抽取部 分观察单位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 典型调查:选择有典型意义的观察单位
区护士的地位认知、对学习的需求等方面内容。
例2:
某研究者选取所在医院2000年3月到2000年8月前
来就诊并拟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8例,
排除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按照1999年WHO制定
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血压病人36例,正常血 压者32例。所有入选者均在人院后第7天的23点至次日
如果暴露组和对照组结局的发生率不同,则此结局的发生
归因于该暴露因素。
队列研究设计框图
发病 暴露组
未发病 发病
未发病
观察方向
研究 总体 非暴 露组
前瞻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优点
缺点
由因到果,结论比 较可靠; 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无记忆偏倚。
周期长; 需要预试验研究和 其他背景知识支持。
护理科研工作中,涉及到:

探索行为目的、观点、态度、信念、知识程度 了解期望状况特点 病因学问题的初步探讨
例1:
考虑到社区护理与医院护理在多方面的差异, 社区护理人员与医院护理人员不同的心态将直接影 响社区护理工作质量。为充分了解社区护理人员的 心态,某研究者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向院属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84名护士发放调查表,调查其对 社区护理的认识、是否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社
横断面研究往往为病因假设提高线索,并
初步形成病因假设。
病例-对照研究检验该病因假设。
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病因假设进行深入研究
并予以验证。
实际工作中常常相互结合使用。
例4:吸烟与肺癌
1951年9月,英国科学家Doll和Hill在大不列
颠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吸烟与肺癌》被称
为是里程碑式的研究。为研究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
(1)全面调查---普查
优点
可获得总体参数,用于 了解总体在某时点上的
缺点
涉及面广,人力、物力
情况,如年中人口数、 时点患病率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
和财力消耗较大。
没有抽样误差,但非抽 样误差较大。
疗病例。
全面描述疾病的患病水 平及流行病学特征,为
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 杂的疾病不宜普查。
(三)常用的抽样方法
两类抽样
概 率 抽 样
非 概 率 抽 样
1.概率抽样
(1)单纯随机抽样 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统一编号, 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统计软件或抽签等方法之 一随机抽取n(样本大小)个编号, 由这n个编号所对应的n个观察单位构成研究样本。
操作: 例如 :某班有100人,现抽取10人参加夏令营 活动,为了体现公平,采取单纯随机抽样。 统一编号 确定随机数 1,2,…,100 从随机数字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开
始向任何方向抄录10个随机数,12,56, 85,99,26,96,68,27,31,05 确定样本 这些数字编号的同学即被抽中。
优点:
操作简单,均数(率)及其标准误计算简便。
缺点:
总体较大时,个体分散,不易组织。 适用范围: 小型调查或实验研究。
(2)系统抽样
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
1.按时间长短可分为:
(1)横断面调查---现况调查 在某时点或某时期内, 对某特定范围人群, 当时的疾病和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特征和因 素的调查分析, 以描述调查状况的分布情况, 探索疾病病因线索。 如:例1,例2
优点
缺点
不能确定暴露因素
省时、省钱,易于 与疾病之间的时间
死亡率,不能下因
果结论。
(3)前瞻性调查—队列研究
由因寻果
按照暴露状态不同比较研究对象是否因暴露产生特定结局。 将选定的人群随机分成暴露组和对照组(暴露组暴露于某 因素之下,而对照组不受该因素的影响,其他所有影响结 局的条件两组基本相近。) 经过一定时间,比较暴露组和对照组发生某种特定结局 (如发病)的比率,
调查研究概述 调查研究的分类 常用的抽样方法
调查设计内容
样本含量估计
6
(一)调查研究概述 1.概念


采用问卷或访问等手段,
有目的地从某特征群体或其样本搜集相关资料,
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
来认识某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式。 也称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
2.适用情况
统计设计
按照统计学原则, 就资料的收集、整理 和分析进行科学设计, 探讨观察结果的可重 复性、高效性,减少 和控制误差,保证样 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保证结果的精确性和 科学性。
按照研究因素是 否可以人为施加 于研究对象
观察性研究
调查设计
科学研究
实验性研究 实验设计
目录
1
2
调查设计
实验设计
一、调查设计
营活动,为了体现公平,采取系统抽样。
统一编号 1,2,…,100
抽一数字
本例抽样比例为十分之一,故在110内随机抽得一数字为6;
确定样本 则对应编号为6,16,26,…,96的
同学即被抽中
优点: ①易于理解、简便易行; ②容易得到有代表性的样本。 缺点: 总体有周期或增减趋势时,易产生偏性。 适用范围: 用于按抽样顺序个体随机分布的情形。
操作:
例如:100个同学一年级40个,二年级30个, 三年级30个,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出十名同学: 分层: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三层 确定各层抽样个数:4:3:3 抽样: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各层抽出样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