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严峻的高考挑战,以及社会快速发展造成的日益加大的竞争压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学校必须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直接的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一、案例:小敏、男。

高二学生小敏性格孤僻、内向,而且还表现得十分自卑,他也从不主动也不愿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他觉得班上的同学们都瞧不起他这个从农村来城市求学的同学,也怕同学们笑话他有一双年纪足以做他们爷爷奶奶的父母,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不敢去问,怕老师也会嘲笑他!但同时,他也渴望融入班集体,也想用好的成绩来证明自己,也在学习上下了工夫,成绩却始终都没有进步,这无疑使得他更为自卑。

面前的他说话声音小小的,连走路的姿势也表现得十分拘泥!在经过与家人、老师、同学的沟通中还发现:在小敏上初中时,有一次下大雨,母亲去学校接他,周围的同学看见,都以为那是他奶奶,在他说明那不是他的奶奶而是他的母亲后,周围同学的一句不会吧?你妈妈都那么大年纪啦?都可以做我奶奶了! 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羞辱感,从那以后,他就刻意拉大了与其他同学之间交往的距离,他不时地怀疑周围的同学在嘲笑他、议论他,感到自卑,他恨自己,也恨他的父母,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心中十分苦恼,甚至还产生过绝望自杀的念头。

现在小敏在城里读高中,我们这个学校城里的孩子居多,于是,他又觉得周围的城里的同学瞧不起他这个从乡下来的同学,觉得他们刻意避着他,不愿意与他交往。

二、案例评析从小敏的这个个案中可以发现,小敏本身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个性缺陷。

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性格可以改变和弥补气质的某些消极因素,对人生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良好的性格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

相反,不良的性格不仅严重影响人际关系、人的成长与进步,而且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小敏的个性有着很大的缺陷。

如过分内向、孤僻的个性,自我封闭和抑郁的心态,自卑,这些对人际关系都存在着消极作用:首先他的性格缺陷严重妨碍了他与别人的交往。

使他既不会、也不愿主动与同学接触,导致同学之间缺乏相应的了解和理解的机会,造成感情冷漠,关系不融洽。

其次,他这一系列不良的个性特征很容易给别的同学以不良的评价,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受,影响别人对他的接纳、交往。

2 、能力缺陷。

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

小敏平时既不爱说话,又很少主动与人接触,经常独来独往、孤家寡人。

尽管有时他也有和同学交往、改善关系的愿望,但却不知如何去做,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和恐惧心理,而做起来又可能弄巧成拙,产生误解。

于是就干脆放弃,任其自然,这就更失去了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

3 、过高的自我期望价值。

学生的任何一种活动与他们的成绩都是密不可分的,人际交往也不例外。

小敏在学习上的确是花了工夫,按他的话说是父母无法给我的,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于是,他努力学习,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可他却没有意识到对自己的期望价值过高,超出了他能力可及的范围,怎么努力也是无法达到他所预期的状态,于是他就怨天尤人,更加自卑!三、辅导目标及过程:( 一) 理性认知疗法首先,针对小敏的不良认知模式运用理性认知疗法,和他一起认真地探讨人际关系的意义,从健康的群体意识的理论问题到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入情入理的分析,明确指出他在这方面的不当之处,使其逐步认识到并尽快地改变过去那种非理性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纠正不合理的信条,代之以科学的理性信念,从而达到改善认知,理顺情绪,消除观念上的障碍,树立良好的群体意识之目的。

( 二) 行为疗法,培养其主动交往能力针对小敏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自卑感和能力缺陷,运用行为疗法,加强实际训练。

说明人的交往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得到提高,关键是要克服自卑,建立信心,多动脑,多实践,不断总结。

根据小敏的个案情况,我为他制订了以下一些作业:1 、细心观察身边同学的言行举止,并与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比较,合理改善自己的言行;2 、尽可能多地与性格开朗、热情活泼的同学交往并深入交一个朋友;3 、有意识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三)人际沟通技巧的掌握。

教导小敏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如善解人意,体贴关心,乐于助人,克制忍让,顾全大局,礼貌待人以及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赞扬别人和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鼓励他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认真实践,持之以恒。

(四)自信辅导。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可以说,拥有自信就拥有无限机会。

四、效果与反思在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咨询辅导后,小敏的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很自然的跟同学进行交流了,在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题目也能主动去向老师请教,与家人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令他最为高兴的是,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现在的他变得开朗、活泼了起来人际交往关系问题是学生心理咨询最常见的问题,它在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中影响很大,不但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也是造成留级、休学以及退学的主要原因。

当前与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学校、家庭与同学,以下我们就个人、学校、家庭三方面来讨论一下,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首先,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

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只是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有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

如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等等。

其次,作为教师,应担负起引导学生有效交往的责任。

教师要注意引导中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而不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

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技巧,如冷处理法、暗示法、礼让法、转移注意法、承担责任法、肯定法等来化解矛盾。

另外,还可以通过讲座、心理咨询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告诉他们一些处理人际交往中矛盾的方法。

通过每一次矛盾的解决,促使交往双方达到心理相容。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二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阵地,传播和弘扬廉政文化精神责无旁贷。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今后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提前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就如何增强高中校园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进行了探讨,并对廉政文化进校园提出了四原则四结合理论构想,为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建设,培养学生崇廉憎腐的思想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廉政文化建设廉洁教育教育主体校园文化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

而广大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廉洁信念,将直接影响他们如何正确看待权利和金钱,影响到若干年之后我们国家的社会廉政风气。

因此,加强校园廉政文化教育显得势在必行。

结合我校当前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些实践与探索,现就如何推进高中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以探讨一、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中学生价值观念正在形成时期,对客观事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是非标准,有待进一步形成。

我们曾对我校学生作过这样一次调查,你对社会上有些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腐败现象有何看法?近50%的人认为共产党贪污腐败严重;更有28.8%的人认为共产党只为己不为民。

显然,高中学生的这一判断,非常片面,有其价值观不成熟的表现。

与此同时,在回答人最重要的是拥有什么的问题时,仅有30%的人认为要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及情操;19%的人认为要拥有成功的事业。

面对这样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让廉政教育走进校园,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中学生对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普遍表示认同,亦即认同它的价值观念,但当问及一些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时,又表现不愿意这样做。

如对高中生穿名牌服装、用手机等现象会攀比。

又如,你是否主动报名参军?3 O%的人选择主动报名;39%的人不主动报名。

学生的这些攀比,利己思想将直接影响其人生的正确导向。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古训,这是必须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也是可以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对学生的廉洁教育,将会极大地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

二、抓住教育主体,充实教育内容,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

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青年学生敬廉崇洁意识,自觉养成廉洁自律、诚信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对高中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基本内容。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始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受教育者。

尊重主体,把握学生的基本需求,是我们做好青少年廉洁教育的出发点。

首先,开展人格教育,常修廉洁之德。

理想信念教育是廉洁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自然具有抵御各种诱惑、防止思想蜕化的精神力量。

《郭沫若传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46年皖南事变中被捕的叶挺,前后关押达5年之久,出狱的当天晚上,郭沫若到红岩村看望叶挺,两人相拥纵声欢笑。

叶挺第一句话说:沫若,记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树廉政之风,志当为先,崇高的目标,远大的志向,必定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和动力。

其次,加强自我教育,常怀律己之心。

我校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了三个层次的管理模式,学校以巡查、督察、考核为手段;班级以班规、班级值周相约束;学生以《计划决心书》相促进。

日常道德规范,在校一日常规,学生都可以做到自律自省;学代会、团代会换届选举、学生社团活动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民主意识,自我教育富有实效。

其三,开展警示教育,常思贪欲之害。

我们邀请法制专家来校坐法制报告,用生动的案例宣读法治,此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应该看到,人的思想意识,最大的危险莫过于在其尚未形成是非观念时,就因为盲目仿效别人的行为而轻易越过了道德的底线,并从此安之若素,最终形成逢事必投机取巧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在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让青年学生尽早形成廉洁意识,让主体参与廉政建设,走进廉政文化。

三、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教育渠道,增加廉洁教育的吸引力。

学校政教处组织各班级开展了一次辩论班会,辩题是:正方一一戒贪靠自己;反方戒贪靠别人。

学生围绕贪大做文章,从贪心到贪财、贪色以至贪污腐化,内容极为丰富;戒贪是为了志存高远,是以淡泊名利为基础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