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概述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由于这些器官的活动是非随意的,似乎是自动进行的,故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因为该系统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又因该系统功能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故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也含有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也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受器,把感受到的各种刺激通过中枢突传到各级中枢,到达大脑,经中枢整合后,再通过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器官的活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位置与外形内部结构功能走行分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支分布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由于这些器官的活动是非随意的,似乎是自动进行的,故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因为该系统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又因该系统功能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故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也含有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也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受器,把感受到的各种刺激通过中枢突传到各级中枢,到达大脑,经中枢整合后,再通过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器官的活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形态结构、功能和药理的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有:(1)支配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2)躯体运动神经自中枢到效应器涉及的神经元只有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中枢发出到效应器之前,必须在自主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

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中枢到效应器必须经过两个神经元(除肾上腺髓质外,不需要交换神经元)。

第一个神经元称为节前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它们的轴突称为节前纤维,第二个神经元称为节后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周围的自主神经节内,它们的轴突称为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与多个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3)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脏运动神经常形成神经丛,再分支至效应器.(4)躯体运动神经一般是较粗的有髓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则是较细的薄髓纤维(节前纤维)和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5)躯体运动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一般受意志控制为随意性,而内脏运动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通常不受意志所控制,为非随意性。

(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可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

中枢部即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侧角(T1一L3节段)内,也即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处,自侧角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发出的前纤维经前传出进入交感干。

交感神经的周围部包括交感神经节、交感干、神经和神经丛等。

1.交感神经节和交感干交感神经节按所在部位不同,又可分为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两种。

(1)椎旁神经节即交感干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故称椎旁神经节或椎旁节。

它借节间支连成交感于(sympathetic trunk)。

交感干左右两条,上自颅底,下达尾骨,在尾骨前面两干合并于奇神经节。

交感干神经节两侧各有20-24个神经节。

交感干神经节主要由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含多极神经元。

胞体大小不等。

节间支为交感干神经节之间上、下行联系的神经纤维。

(2)椎前神经节位于脊柱前方,腹主动脉主要脏支的根部,故称椎前神经节或椎前节。

椎前节包括:①腹腔神经节,位于腹腔动脉根部两旁腹腔丛内;②主动脉肾神经节,位于两侧肾动脉起始点上方.有时与腹腔神经节融合;③肠系膜上神经节,位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点附近;④肠系膜下神经节.位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点附近,多为分散的小神经节。

2.交通支(communicating hranches)每一个交感于神经节有交通支连于相应的脊神经。

交通支分为白交通史和灰交通支两种白交通支主要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组成,因髓鞘折光发亮,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仅存在于脊髓T1-L3节段的侧角内所以白交通支也只见于T1-L3各脊神经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灰交通支主要由交感干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为无髓鞘,色灰暗,故称灰交通支。

自交感干神经节至相应的脊神经,每一对脊神经均有灰交通支。

2.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⑴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侧角(中间带外侧核),发出的节前纤维经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前支和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有3种去向:①终止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②进入交感干后上升或下降,然后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并交还神经元;③穿经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交还神经元。

⑵ 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交感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或椎前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也有三种去向:①发自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血管的收缩)、汗腺(汗腺的分泌)和立毛肌(立毛肌收缩)等。

31对脊神经与交感干神经节均有灰交通支相联系;②攀附动脉走形并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如颈内、外动脉丛和腹腔丛、腹主动脉丛等,随同名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③由交感干神经节直接发出分支,直接或通过神经丛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如心支、肺支等。

交感干全貌交感干与自主神经丛4.交感干的分部及交感神经分布(1)颈部颈部交感干位于颈血管鞘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

每侧有3-4个交感干神经节分别称为颈上、中、下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最大,呈梭形,位于C2、3横突前方,颈内动脉后方。

颈中神经节最小,可缺如,位于C6横突处。

颈下神经节位于C7处,椎动脉起始部后方,常与T1 神经节合并成颈胸神经节(cervicothoracic ganglion)或称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

颈部交感干发出分支有:①经灰交通支连于8对颈神经,并随颈神经分布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等;②发出分支至邻近动脉,形成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伴随动脉的分支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皮肤、腺体以及瞳孔开大肌等;③直接发出咽支与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的咽支共同构成咽丛至咽壁;④自颈交感干神经节分别发出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直接下行入胸腔参加心丛至心。

(2)胸部胸部交感干位于肋头的前方,每侧有10-12个交感干神经节。

胸部交感干发出的分支有:①经灰交通支连于12对胸神经,并随胸神经分布至胸腹壁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等;②自T1-5交感干神经节直接发支参加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和心丛等,至相应器官③内脏大神经(greater splanchnic nerve)起自T5或T6-9。

胸交感干神经节,由穿过这些神经节(未换元)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行,穿经膈脚,终于腹腔神经节换元;④内脏小神经(lesser splanchnic nerve)起自 T10-12胸交感干神经节,也由穿过这些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行穿经膈脚,终于主动脉肾神经节或肠系膜上神经节换元。

由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等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至肝、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3)腰部腰部交感干位于腰椎体前外侧与腰大肌内侧缘之间,每侧有4-5个交感于神经节。

腰部交感干发出的分支有:①经灰交通支连于5对腰神经,并随腰神经分布至下腹部以及下肢血管、皮肤、汗腺和立毛肌等;②腰内脏神经(lumbar splanchnic nerve)起自 L1-5腰交感干神经节,由穿经这些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终于肠系膜下神经节换元。

节后纤维分布至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器;③发出分支伴随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至下肢血管和皮肤当下肢血管痉挛时,可手术切除腰交感干以获得缓解。

(4)盆部(骶、尾部)骶部交感干位于骶骨前面,骶前孔内侧,每侧有2-3个交感干神经节,尾部交感干两侧合并为奇神经节,位于尾骨前面。

盆部交感干发出分支有:①经灰交通支连于骶、尾神经,并随骶、尾神经分布至会阴部以及下肢的血管、皮肤、汗腺和立毛肌;②发出分支加入盆丛,伴随髂内动脉至盆腔脏器。

综上所述,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分布均有一定规律。

人体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分布简表(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的中枢部(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副交感核和脊髓骶副主感核(S2-S4节段),为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处。

周围部包括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

副交感神经节,有位于所支配器官附近的器官旁(神经)节和位于器官壁内的器官内(神经)节两种,它们为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自这些神经节发出副交感节后纤维。

位于颅部的器官旁节较大,肉眼可见,计有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和耳神经节等,而位于其他部位的副交感神经节则很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例如位于心丛、肺丛和盆丛内的神经节以及位于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神经节等。

副交感神经按中枢部和周围部不同可分为两部:颅部和骶部副交感神经。

1.颅部副交感神经其中枢部位于脑干副交感核,节前纤维分别行于Ⅲ、Ⅶ、IX、X对脑神经内,其周围部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换元后节后纤维随脑神经分布至相应器官。

颅部副交感神经分布情况神经背核旁节或器官内(结肠左曲以上消化2.骶部副交感神经其中枢部位于脊髓S2-S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节前纤维随骶神经(S2-4)前根出骶前孔,又从骶神经前支分出组成盆内脏神经(pelvic splanchnic nerve)加入直肠两侧的盆丛,再随盆丛的分支走行。

到周围部盆部脏器的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的副交感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盆部脏器、外生殖器和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

盆部自主神经丛(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均是内脏运动神经,它们共同支配一个器官,形成对内脏器官的双重神经支配。

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作用,拮抗作用的对立统一是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在形态结构、分布范围和功能上,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都不同。

此外,尚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末梢所产生的化学递质不同等。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的区别(四)自主神经丛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分布于脏器的过程中,常互相交织构成自主神经丛(内脏神经丛或植物性神经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