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变简易征收方式变为一般征税方式问题
变更税款征收方式后纳税申报和会计核算都会发生变化,需要企业进一步提高税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现将主要变化点归集如下:
(一)、纳税申报变化
1、销售开票
同简易征收方式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各行业品种主要适用税率如下
2、进项抵扣
◆抵扣范围
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25条规定,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买
价,是指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照规
定缴纳的烟叶税。
➢从境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自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支付的道路、桥、闸通行费,暂凭取得的通行费发票(不含财政票据,下同)上注明的收费金额计算抵扣。
第二十七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抵扣方式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方式
✓航天信息金税盘税控系统勾选抵扣;
✓自行在线网上认证(需企业安装了网上认证系统及设备,税控扫描仪1000-10000不等,年服务费300元,可全额抵扣);
✓税务大厅手工认证;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抵扣方式
将收到的海关进口增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相关信息,录入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整理后导入国税申报系统审核、抵扣(国税局网站可下载该软件)
➢购进农产品抵扣方式
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
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购进农
产品,计算公式为: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抵扣方式
直接填报抵扣。
纳税人凭完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
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
资料不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路桥费抵扣方式
✓高速公路通行费可抵扣进项税额=高速公路通行费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3%)×3%。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桥、闸通行费可抵扣进项税额=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桥、闸通行费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5%)×5%。
◆抵扣期限
根据《国税函[2009]617号》通知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
日以后开具的三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
申报抵扣;实行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应在一书开具之日起
180日内报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申请稽核比对;未实行此管理办法的,
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后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结束以前,申报抵扣。
3、纳税申报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减进项税额转出,减免、抵、退应退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4、增值税出口退税
增值税计税方式由简易征收方式变为一般征收方式后,出口退税办法由“免税“变为“免、抵、退”。
◆出口销售收入的确定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及应税服务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
劳务及应税服务的实际离岸价(FOB),实际结算以到岸价结算的(CIF)确认外销收
入和出口退税时需扣除运保佣金,运保佣金以实际结算金额为准。
◆增值税“免、抵、退”计算
➢征退税率之差进项税额转出计算
进项转出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销售额(FOB)*汇率*(适
用税率-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递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递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适用税率-退税率)
➢当期“免、抵、退”税额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计算=当期出口销售额(FOB)*汇率*退税率-当期“免、
抵、退”税额递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递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当期应退税额计算
✓当月出口免抵退税金额大于进项税留底额,则出口退税额=进项税留底额;
✓当月出口免抵退税金额小于进项税留底额,则出口退税额=出口免抵退税额;
✓当月进项税留底额等于0,则出口退税额=0
◆实务操作
详见岗位操作手册
(二)会计核算变化
1、销项税的账务处理
◆内销销售收入计提销项税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主营业务收入
◆视同销售
借:销售费用—样品费等相关科目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视同销售
◆其他业务收入(卖废旧物资及原材料等)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其他业务收入
2、进项税的账务处理处理
◆采购入库(有发票)
借:库存商品/固定资产、销售费用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物料采购
贷:应付账款
◆运费
借:销售费用—运杂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运费
贷:银行存款
3、进项税额转出
◆非应税项目领用外购材料进项税转出
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等相关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原材料
◆退货冲红的进行税转出业务
当增值税票已认证通过后发生的退货业务,其退货的进项税进行转出处理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注意: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认证抵扣
4、出口业务的账务处理
◆出口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月末征退税之差做进项税转出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征退税率之差*出口收入)
◆出口业务运保佣的账务处理
➢支付运保佣费用:
借:销售费用——运保佣
贷:银行存款
➢运保佣冲收入:、
借:销售费用——运保佣(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红字)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运保佣金额*征退税率之差红字)
◆确认出口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注意:凭当月审核通过的出口退税申报表确认当月出口退税额,当月出口免抵退税金额大于进项税留底额,则出口退税额=进项税留底额,若出口免抵退税额小于进项税留底额,则出口退税额=出口免抵退税额,若进项税留底额等于0,则出口退税额=0。
当期无出口退税额,仅有免抵税额不做账务处理
◆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当期免抵税额计提城建税等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
5、期末账务结转
◆月末结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本期转入数
◆缴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本期已交数
贷:银行存款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