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管施工方案.一

顶管施工方案.一

锦州龙栖湾新区世博园污水强排定向穿越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辽宁中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审批:审核人:编制日期: 2013年2月5日目录一、编制说明 (3)二、工程概况 (4)三、施工准备 (4)四、组织措施 (5)五、技术措施 (8)六、施工准备工作 (12)七、顶管工程施工 (12)八、施工计划 (16)九、质量保证措施 (17)十、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8)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是依据施工招标文件要求以及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国家的各项施工验收规范,并结合本公司的施工能力进行编制的。

2、编制目的本施工方案宗旨是按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有效利用施工场地,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使竞争取胜,经营科学有效、施工有计划、有节奏。

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编制说明及内容1、本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为:污水强排管道定向穿越工程。

2、本工程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

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甲方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4、实施目标充分发挥我公司优势,科学地组织施工,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实现以下目标:5、质量目标各分项工程一次验收100%合格,单位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合格标准。

6、工期目标以我司的实际机械设备及施工能力,确保在甲方要求的总工期内竣工交付使用。

7、安全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8、文明施工目标我司将认真贯彻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

二、工程概况1、工作内容:DN1200钢筋砼防水承口过路顶管7处。

2、工程地点:锦州龙栖湾新区3、坡度情况:坡度为0.001~0.002之间。

4、工程情况:DN1200顶管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承口柔性防水管,质量标准合格,施工日期2013年2月17日—2013年3月30日施工总工期为42日历天,顶管采用封闭式顶管设备,由于地质条件处于高水位、松散回填碎石层,过路顶管采用全液压式顶机、机械切削人工捣运施工方法。

5、施工参照标准1)、《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GBJ08-221-962)、《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GBJ08-220-96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和验收规程》GBJ141-9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三、施工准备工程质量的好坏以及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与工程开始阶段的准备工作密不可分,为此、我们将进行如下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资料;(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3)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方案2、施工现场准备做好施工现场的控制网测量;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基地建设:安装调试施工机械;做好各种材料的储存、堆放:做好现场安全设施工作。

四、组织措施(一)、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中严格实行“项目法”施工,由公司优秀的项目经理组建的项目经理部来负责此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

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

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2、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1)、根据本工程的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一旦经过甲、乙双方确认,全班人马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2)、在劳动力调配上,组织优秀施工班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操作人员。

在物力上机具,发电设备等机械器具上优先解决,专人负责,确保机械器具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3、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A、贯彻公司为本工程制定的质量方针、目标,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保障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B、主持本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并全面负责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

C、严格履行工程承包合同,负责制订工程承包合同履行的具体计划。

D、负责监督、协调施工现场的施工、物资供应、劳力安排、财务等各方面的工作。

(3)、技术负责人A、贯彻执行为本工程制定的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B、负责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施工方案、特殊过程专题方案的编制工作,与设计人员搞好联系工作。

C、协助项目经理搞好项目质量计划的全面实施工作。

(4)、施工负责人A、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目标,落实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B、负责工程项目的审图、翻样及材料计划的补退工作。

C、全力完成项目部下达的任务,负责对班组的全面管理,做好班组的施工任务、劳力调配等工作安排。

(5)、项目安全员A、负责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做好进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

B、负责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制定,定期跟踪验证措施的落实情况C、负责对施工全过程安全生产的指导、监督,参加班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期、不定期检查各班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

(二)施工部署1、施工部署的原则(1)、符合施工条件的地段先施工,有地方矛盾的地段后施工。

沉井工作井、接收井是顶管施工的重点,我们将集中力量保重点、抢重点,在人力、物资、机具上予以充分保证,各专业管理工作应协助领导组织好施工,搞好各方面配合。

(2)、凡符合施工条件地段同步进行施工,按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

2、施工顺序(1)、本工程施工安排采用从下游向上游循序施工,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3、主要施工部位划分(1)、工作井、接收井项目施工;(2)、顶管工程项目施工。

4、劳动力组织准备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紧、工作量大,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须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在不扰民的情况下采取24小时作业,根据工程进度情况编制劳动力计划,根据施工阶段进行人员调整。

施工人员计划表五、技术措施(一)测量施工方案施工测量采取“四固定”措施,保证测量精度。

测量仪器在施测前应检校,严格按测量操作规程施测。

1、施工水准控制网的建立(1)、根据管线走向图,在施工前利用现场水准控制网点,采取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将水准点引测到每一个工作井位置,并且固定在相邻的建筑物上。

(2)、在每一个水准点位置用红漆做好标志,写上高程。

(3)、绘好水准点点位记录图,便于施工时寻找。

(4)、做好水准点的保护工作,便于用时互相连测。

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根据管道设计图上井位坐标用经纬仪,在施工前将每一个用木桩落实到现场。

(2)、用经纬仪根据工作井、接收井的桩位放出工作井两侧顶管的方向轴线,并用木桩落实到工作井两侧。

(3)、以两侧顶管方向线为依据确定工作井的中心线,按工作井施工图的长宽作为基础放工作井施工线。

(4)、将控制点延伸到施工现场外,固定在相邻的建构筑物上,以防止施工破坏。

(二)、工作井施工方案1、本工程顶管拟采用预制钢制密封沉井箱作为工作井,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先开挖沉井箱位置土方后(工作井、接收井放坡1:0.5),沉井箱吊至工作井位置下沉。

为防止在顶管时井体位移,因此在沉井箱的后靠背进行加固处理。

施工时我们将采取多台水泵井内排水,本工程工作井为矩形井深-4.0米,预制沉井箱尺寸为5.0米*4.0米*3.5米。

为防止井外水土从预留洞口与管道缝隙流入工作井内, 预留洞口与管道间设有动密封装置。

2、洞口止水顶管工程中,为使管子能顺利从工作井内出洞,一般采取工作井预留洞口比管节外径略大些(一般为100mm)的方式,顶进时此间隙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闭,否则地下水和泥砂就会从该间隙流到工作井内,会造成洞口上部地表的塌陷,甚至会造成事故,殃及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因此,顶管过程中洞口止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此项工作。

目前,我们采用的洞口止水方法是在沉井制做时,预先在洞口焊接一个10mm厚钢法兰,在钢法兰上焊接螺栓,安装16mm厚橡胶法兰,用10mm厚钢压板压紧,详见附图1。

在我们完成的顶管中,采用16mm的橡胶法兰止水,未发现地下水和泥砂流入工作井内,同时橡胶法兰和压板可以加收,效果很好。

3、设备布置及安装:工作井做好以后,接下来就要进行辅助施工设备的安装。

(1)、后靠背的安放:后靠背的平面一定要与顶进轴线相垂直,后靠背后部离井壁100-200mm,调整后靠背前后以及左右方向,应尽量保证后靠背的中心轴线重合。

(2)、导轨的安放:导轨是顶进管线的定向装置,安装应牢固、可靠、设置在工作坑基础上,不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位移,两导轨应顺直、平行、其安装坡度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安装时首先确定导轨间距和平面位置,测定轴线后,即可安装导轨,根据导轨本身的尺寸计算出导轨顶面与轴线的高差,用水准仪在井下做出4-6个临水点,保证轴线标高在同一水准面上,安放导轨时可用测量绳在相对的两个水准点拉出一条直线,使导轨顶轻触测量绳即可,然后根据轴线调整导轨在竖直方向上与已知直线的垂直,让其与投影线重合,导轨轴线方向调整好后在精调导轨的高程,最后把导轨用支撑设备固定到测定好的标高位置。

(3)、安放主顶油缸:在安放主顶油缸之前,根据管材的直径设计油缸架,务必使主顶油缸的会力点作用在管径5%左右,油缸架不要与固定测量仪器的支架有接触,防止震动导致仪器读数的变化。

固定好油缸架后,即可安放主顶油缸,把它固定在油缸架上。

详见附图2、附图33、施工组织安排本工程需要采用人工顶管的管段为计划用4套顶管设备,分成两个阶段顶进,第一阶段为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第二阶段为人工顶管的实施,其中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可以交叉作业,速度较快,设备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顶管施工工艺流程4、施工顺序施工顺序为:工作井施工→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吊装砼管到轨道上→连接好工具管→装顶铁→开启油泵顶进→出泥→管道贯通→拆工具管→拆沉井箱。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上图所示。

六、施工准备工作1生产准备(1)、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2)、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木及附近房屋等的准确位置。

(3)、按施工平面图修建临时设施,安装临时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

(4)、进行顶管所用设备的加工制作。

(5)、根据顶进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6)、根据材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七、顶管工程施工1、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顶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它涉及材料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弹塑性力学等诸多学科,但顶管计算的根本问题是要估算顶管的推力和后背承载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