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学-儿童保健

儿科学-儿童保健

⑵ 进食习惯:
⑶ 排便习惯:
⑷ 卫生习惯:
⒉ 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儿童的社会适应行
为是神经心理发展的综合表现,与经济、教育、 性别、性格、年龄及心理素质等密切相关。
⑴ 独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
立能力,鼓励小儿自己进食、控制大小便、独 立睡觉、自己穿衣、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⑵ 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的能力与家庭教育、 思维发展有关,父母及时应答儿童的需要有助 于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 成人对儿童的要求或 行为应按社会标准予以教育或加以约束,尽量 避免儿童产生消极行为,不要用强制的方法处 理儿童的行为问题,减少对立情绪,有利于儿 童控制能力的发展。
⑶ 意志: 意志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培养,在 生活中经常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自觉、坚持、 果断和自制的能力。
⑷ 创造力: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绘画、表演、 听音乐等发挥儿童的智慧、用提问的方法启发幼儿 的想象力,引导儿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 动中开启幼儿的智慧之门。
⑸ 社交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的给予积极 的愉快的感受,如在与孩子说话时表情温和、经常 抚摩和抱着孩子,轻轻摇晃说话或唱歌,当孩子会 独立行走时常与孩子做游戏、讲故事,鼓励与其他 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培养互相关心、团结友爱,遵 守游戏规则,提倡善良的品质,谦让的精神,学习 与人交往的本领和增进语言交往的能力。
年龄
出生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8个月 1.5-2岁 4岁 7岁 12岁
接种疫苗
卡介苗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
脊灰三价疫苗
脊灰三价疫苗 百白破
脊灰三价疫苗 百白破
百白破
乙肝疫苗
麻疹疫苗
百白破复种
脊灰三价疫苗复种
麻疹疫苗复种
百白破复种
乙肝疫苗复种
预防接种的反应
局部反应 为正常现象,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出现, 2~3天内消退,卡介苗特殊,二个月左右
公社医院
互相协作关系
里弄医疗卫生站 大队卫生站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护理 营养 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
(Preventive Immunization)
一、自动免疫(Active Immunity) 特异抗原有三类:菌苗、疫苗、类毒素
1. 菌苗:死菌苗(灭活)、百日咳菌苗、 流脑菌苗、活菌苗(减毒)、卡介苗
我国儿童保健的状况
儿童占全国总人口1/3 农村为主 至2009年,约2/3婴幼儿和学龄儿童进入儿 童系统管理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
儿童保健研究状况与亚专业发展
营养 生长发育(2005年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 查) 心理行为发育 睡眠问题 语言发育 疾病筛查 代谢综合征 环境污染与伤害 常见病预防
访视内容可归纳为:一看、二问、三检查、 四宣传、五处理。每次访视结合新生儿具体情 况应有侧重,并应作好记录。
1.初视
(1)观察新生儿居室的卫生状况,如室温、询问母亲新生儿在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的情况,包 括胎产次、是否顺产、有无窒息、出生时体重、身长,吃奶 和睡眠情况,大小便是否正常,是否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疫苗性质 初种次数 初种年龄
复种
注意点
百日咳菌苗 白喉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
灭活菌苗 类毒素 类毒素
麻疹疫苗 减毒活疫苗
3 (间隔 1
月)
1
3~6 月
1 . 5~2 岁 7 岁白(破)
掌握间隔 期 避免无效 注射
8 月以上
接种前一
个月及后
2 周避免
7岁
用胎球、
丙球等被
动免疫制

疫苗性质 初种次数 初种年龄 复种 注意点
儿童保健 PRIMARY OF CHILD HEALTH CARE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 周小建
一、儿童保健学的定义和主要对象
研究各时期生长发育的规律、生理和心理特点及 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积极防治措施,保证和促 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儿童保健的主要对象是7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 以内的婴幼儿。 我国儿保的状况
(3)测量体重、身长,系统体格检查,注意检查有无黄疸, 脐部有无感染等。
(4)宣传指导小儿护理及科学育儿知识,如母乳喂养,保暖, 卫生护理(皮肤、口腔、臀部、脐带),呼吸道、肠道感染 的预防等。
(5)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做好记录, 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2.第二次访视 (1)观察并了解新生儿的一般情况。
四,儿童保健组织机构
中央卫生部妇幼司
省、直辖市卫生局妇幼处 省、直辖市儿童(妇幼)保健所 省级医院儿科
市、专区卫生局妇幼组
市、专区儿童(妇幼)保健所 市儿童医院儿科 专区医院
市综合医院
区、县卫生局妇幼组
区、县儿童(妇幼)保健所
区、县级医院儿科
行政领导关系 街道医院妇幼保健组
街道医院儿科
业务领导关系 公社
Neonatal Period 生后至28天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新生儿期 1.要适应环境
( 出 生 ~ 28 改变(独立
天)
生活)
2.各种功能不
成熟
先天畸形 1.加强围生期保
早产,肺炎
健,提高助产水 平
窒息,产伤 2.注意护理,喂
遗传及先天
养,保暖,防感 染
性疾病
3.建立新生儿家庭
防视制度
2. 疫苗:灭活疫苗、乙脑、乙肝、减毒活疫 苗、麻疹、脊髓灰质炎
3. 类毒素:白喉、破伤风
二、被动免疫(Passive Immunity) 胎盘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 全血 免疫血清 破伤风抗毒素 白喉抗毒素
Infant Immunization
Programme 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儿童免疫程

计划免疫
二、儿童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
• 神经、精神和体格生长发育监测 • 营养状态评价和喂养指导 • 预防疾病(预防接种、“四病防治” ) • 宣教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四大疾病的防治
三,儿童保健开展工作的方式
责任地段制: 对象散居儿童 工作内容 1.新生儿、早产儿家庭访视 2.儿保门诊系统随访,婴儿1~3月一次,幼儿
4.新生儿筛查
PKU, 克汀病,
髋关节半脱位
婴儿期
Infancy
生后至1周岁
包括新生儿期
生理特点 1. 生长发育迅速
2.营养需求较高
3.来自母体的免
婴儿期
疫抗体逐渐消
(出生后~ 失
1 周岁)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营养缺乏性疾 1. 合理喂养(母乳

喂养、辅食添 加、断奶)
消化紊乱
2.儿保门诊定期健
全身反应 轻度:疲倦、头昏、全身不适,不需处理 重度:头痛、发热、寒战、呕吐、腹泻等, 对症处理
异常反应 晕厥、过敏性休克、皮疹、变态反应性脑 脊髓膜炎等为严重病理反应,需慎重处理 治疗
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一般禁忌症 生理状态下: 妊娠期妇女 某种传染病
流行季节 近6周曾注射过 丙球或其他被动免疫制剂者 病理状态下: 发热 患急性传染病期间
各种预防接种程序表
疫苗性质 初种次数 初种年龄
复种
注意点
卡介苗 减毒活疫苗
1
生后 2~3 天到 2 个月
三价混合型
脊髓灰质炎 糖丸疫苗
减毒活疫苗
糖丸连服 3 次(间隔 4~6 周)
2 个月开始
7、12 岁 OT ( - )
1.5-2 岁 4岁
2 月以上小 儿接种前作 OT 试验 冷开水送 服,服后一 小时禁服热 开水。腹泻 暂缓
2 乙脑疫苗 灭活疫苗 (间隔 7~ 1 岁左右
10 天)
1.5-2 岁 7、10 岁
乙肝疫苗 灭活疫苗
3
生后 24hr 1 月、6 月
THE KEYNOTE OF THE CHILD HEALTH CARE IN DIFFERENT AGE
PERIODS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疾病开始出 • 免疫功能改善

• 注意教养 • 加强体格锻炼 • 定期体格检查 • 预防传染病,防止意外
学龄期
School Age
6岁至青春期开始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 除生殖系统 • 严重的急性疾病 • 保证营养,加强体
外各系统、 发病率降低
格锻练 • 劳逸结合,养成良
器官发育接 • 龋齿
定期健康检查
体检时间:30天、3、6、9、12个月
18、24、30、36个月
目的:通过测量了解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
及时得到医生喂养、教养方面的指导 及早发现和纠正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及时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体弱儿)
新生儿家庭访视
自新生儿出生后,在生后28天内家庭访 视不应少于3~4次,时间分别为出生后2天~3 天(或出院后1~2天)、7天、14天、28天各 一次。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或发现异常情况 者,还应增加访视次数。
• 儿保门诊定期健康检
• 认知危险能力 • 感染、传染 查
尚不足

• 预防接种
• 免疫力仍低下
• 合理安排生活日程,
培养卫生习惯
• 注意安全,预防意外
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
3至6岁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 创伤 • 体格稳步增长 • 智能发育更完 • 传染病
• 变态反应性 善
3~6月一次,>3岁 1次/年。 儿童保健卡:记录每次测量、检查结果、育儿 指导及疾病矫治 3.按时预防接种,建立一人一卡制。 地点:地段医院防保科
托幼机构儿童保健 : 对象集体儿童 1. 健全防病制 入园体检制 儿童定期体检 晨间检查 检疫制度 清洁消毒制 个人卫生 传染病管理 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 2. 加强营养和膳食管理 3. 生活日程及教养的合理安排 4. 体格锻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