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苹果酸-乳酸发酵概述

3 苹果酸-乳酸发酵概述


5.5 如何进行MLF 2/3

接种量:接种后MLB群体数量达到106/ml。接种量与MLF 速度(可控性)有很大关系,与挥发酸有关,太小的接种量 挥发酸高。
5.5 如何进行MLF 3/3




接种时间:最好在AF后;若同时进行AF和MLF,即在AF前 接种MLB,需要解决微生物间的拮抗和对底物的专一性(单 一发酵性),而且某一发酵出现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可能 影响到另一发酵,需要强的抗SO2能力。据报道有能用于葡 萄汁或正在AF的葡萄醪的乳酸菌,效果好。 监控管理:纸层析、HPLC、酶法测D乳酸、观察气体的溢出、 变浑浊及感官变化、监测挥发酸、很少数用镜检方法。 终点判断:纸层析苹果酸消失,有时不能灵敏地指示MLF是 否完成,因琥珀酸和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斑点很近,有 时难以区分;苹果酸<200mg/L;D乳酸>200mg/L ,认为 MLF结束。 中止:立即分离转罐并使用20-50mg/L SO2处理。
5.4.2 影响MLB的因素1/3



酒精:2-4%轻微促进,12%对一般乳酸菌的前期增长有强 烈抑制作用,对酒精的耐受力:酒类酒球菌12%,片球菌 14%,乳杆菌15%,温度高、pH低时耐力下降。 SO2:对MLB有强烈抑制。10-25mg/L对MLB群体生长影响 不大,大于50mg/L则明显推迟或不能进行MLF,低pH同 SO2有协同作用。当Tso2>100mg/L或结合SO2>50mg/L或 Fso2>10mg/L就可抑制MLB繁殖,使之不能达到MLF需要的 菌数,当MLF结束用10-25mg/LSO2阻碍MLB的活动。 pH:pH≤3.0几乎所有MLB受抑制, pH3-5期间,随pH升高, MLF速度加快。一般乳酸菌最适pH为4.8,低于3.5MLF难发 生,酒类酒球菌能耐低pH。
苹果酸-乳酸酶( MLE )的性质



为诱导酶,即只有当基质中含有苹果酸时,乳酸菌才能合成 此酶;其活性需要NAD+为辅酶,故其具有与苹果酸脱氢酶 和苹果酸酶相似的性质; 它只能将L-苹果酸转化为L-乳酸; 其分子量很大,为230000左右。 最佳活动pH值为5.75,需要Mn2+的激活。 L-乳酸和其它有机酸都对MLE有抑制作用,更有研究表明, 有机酸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比对MLE更为强烈。 作用机理的假说:MLE是多个蛋白酶构成的复合体,其中一 部分像苹果酸酶一样催化L-苹果酸转化为丙酮酸,另一部分 则像L-乳酸脱氢酶一样将丙酮酸转化为L-乳酸,但是,丙酮 酸和NAD+并不被复合体释放。

3. 风味修饰
苹果酸-乳酸发酵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葡萄酒风味的影响。例如 乳酸菌能分解酒中的柠檬酸生成乙酸、双乙酰及其衍生物(乙偶 姻、2,3-丁二醇)等风味物质。乳酸菌的代谢活动改变了葡萄酒中 醛类、酯类、氨基酸、其它有机酸和维生素等微量成分的浓度及 呈香物质的含量。这些物质的含量如果在阈值内,对酒的风味有 修饰作用,并有利于葡萄酒风味复杂性的形成;但超过了阈值, 就可能使葡萄酒产生泡菜味、奶油味、奶酪味、干果味等异味。 其中,双乙酰对葡萄酒的风味影响很大,当其含量小于 4mg/L 时 对风味有修饰作用,而高浓度的双乙酰则表现出明显的奶油味。 苹果酸-乳酸发酵后有些脂肪酸和酯的含量也发生变化,其中乙酸 乙酯和丁二酸二乙酯的含量增加。

4. 降低色度 在苹果酸 - 乳酸发酵过程中,由于葡萄酒总酸下降( 13g),引起葡萄酒的pH上升(约0.3个单位),这导致葡 萄酒的色密度(color intensity )由紫红向蓝色色调转变。 此外,乳酸菌利用了与 SO2 结合的物质(α -酮戊二酸,丙 酮酸等酮酸),释放出游离 SO2 ,后者与花色苷结合,也 能降低了酒的色密度,在有些情况下苹果酸-乳酸发酵后, 色密度能下降30%左右。因此,苹果酸-乳酸发酵可以使葡 萄酒的颜色变得老熟(张春晖等,1999)。
5.6 MLF的新技术



60年代,固定MLB可使苹果酸转化达51.2-53.9%;也进行了 固定MLE的工作,但操作要求较高,而前者效果不错,使得 固定MLE的研究减少。85年转MLE基因酵母,只是表达差, 一直<20%;现在认为表达差的原因是缺少通透酶,裂殖酵 母中有苹果酸通透酶,希望将MLE和通透酶基因都转到酵母 中,可能解决表达差的问题。 学院已经研究了乳酸菌的固定化;从各个葡萄酒产区分离、 纯化、筛选乳酸菌,研究我国的乳酸菌资源,其中有活性好、 发酵酒质好的菌株正研制其干粉。 了解生物技术在MLF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
5.4.3 乳酸菌的生长周期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MLB的生长周期分为: 潜伏阶段:AF过程,选择保留了最适应葡萄酒环境的MLB 群体。 繁殖阶段:AF结束后,MLB大量繁殖,群体数量达到最大 值。分解苹果酸,几乎不生成醋酸。 平衡阶段:群体数量几乎处于平衡稳定状态,条件适宜可 持续很长时间。分解葡萄酒几乎其它所有的成分,造成挥 发酸的升高,引起葡萄酒各种病害。 实验证明了:苹果酸在繁殖阶段被分解;不管基质中是否 有苹果酸,繁殖阶段生成的醋酸很少;醋酸主要在平衡阶 段生成,与基质的含糖量成正比。 因此,一旦苹果酸消失,应立即杀死或去掉MLB。
5.2 MLF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苹果酸-乳酸发酵对酒质的影响受乳酸菌发酵特性、生态条 件、葡萄品种、葡萄酒类型以及工艺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如果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的纯正,对提高酒质有重要意义, 但乳酸菌也可能引起葡萄酒病害,使之败坏。 1. 降酸作用 在较寒冷地区,葡萄酒的总酸尤其是苹果酸的含量可能很 高,苹果酸-乳酸发酵就成为理想的降酸方法,苹果酸-乳酸 发酵是乳酸菌以L-苹果酸为底物,在苹果酸-乳酸酶催化下 转变成L-乳酸和CO2的过程。二元酸向一元酸的转化使葡萄 酒总酸下降,酸涩感降低。酸降幅度取决于葡萄酒中苹果酸 的含量及其与酒石酸的比例。通常,苹果酸-乳酸发酵可使 总酸下降1-3g/L。
MLF的影响因素

MLF依赖于: 良好的酵母发酵 良好的葡萄酒MLF MLB的种类,MLF后微生物群落的活动 MLF的环境条件 酒厂的卫生,SO2的使用,过滤 可能与酵母代谢相互作用,接种时间影响风味
MLF适用的酒种


适用的酒种:对于干红很重要;对于酒体丰满的 霞多丽(木桶) 、赛美容、灰比诺、缩味浓、沙斯 拉干白,从MLF中获益非浅;适于高酸果香型酒, 起泡葡萄酒基酒。 MLF逐渐成为改善酒体,使香气、风味物质平衡的 必需程序,而且在严格工艺控制的条件下可以实 现降酸至酿酒者需要的任意酸度,并得到良好的 风味和口感。
葡萄酒工艺学
5.苹果酸-乳酸发酵
5 苹果酸-乳酸发酵 (MLF)
本章主要讲述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机理、作 用、控制技术和工艺条件。 要求学生了解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机理、作 用和研究进展,掌握现代葡萄酒酿造的基 本原理,掌握苹果酸-乳酸发酵对干红葡 萄酒的必要性及其控制技术和工艺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管理 和控制。
5 苹果酸-乳酸发酵 (MLF)
5.1 MLF的简史和定义 5.2 MLF的意义 5.3 MLF的机理 5.4 苹果酸-乳酸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5.5 如何进行MLF 5.6 MLF的新技术 思考题
5.1 MLF的简史和定义



定义:就是在乳酸细菌的作用下将苹果酸分解为乳酸和CO2 的过程。使酸涩、粗糙 柔软肥硕,提高酒的质量。 18世纪70年代,巴斯德首先发现。 1914年,瑞士Muller-Thurgau等定名为苹果酸-乳酸发 酵。 现代葡萄酒学的研究得出现代葡萄酒酿造的基本原理—— 要获得优质的干红葡萄酒,首先应该使糖和苹果酸分别只 被酵母菌和MLB分解;其次应尽快完成这一分解过程;第 三,当葡萄酒中不再含有糖和苹果酸(而且仅仅在这个时候), 葡萄酒才算真正生成,应尽快除去微生物。
5.3 MLF的机理


发酵一般是厌氧获得能量的反应,而MLF的能量来自少量 糖的分解0.1g-5g苹果酸,MLF的目的或许是改善自身的生 存环境,目前还不清楚。 由苹果酸转化为乳酸,有3条可能的途径:苹果-酸-草酰乙 酸-丙酮酸-乳酸;苹果酸-丙酮酸-乳酸;苹果酸-乳酸。如 果有丙酮酸环节,MLB又具有两种脱氢酶,葡萄酒中就应 该有L和D型两种乳酸,而实际上MLF只是将酒中L苹果酸转 化为L乳酸,所以只能是第三条途径,将催化该反应的酶命 名为苹果酸-乳酸酶(MLE) 。
5.4苹果酸-乳酸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5.4.1 MLB的种类 5.4.2 影响MLB的因素 5.4.3 MLB的生长周期
5.4.1 MLB的种类


引起MLF的乳酸细菌分属于明串珠菌属、乳杆菌属、片球 菌属和链球菌属。葡萄酒中的MLB多为异型乳酸发酵细菌。 明串珠菌属的酒明串珠菌能耐较低的pH,较高的SO2和酒 精,是MLF的主要启动者和完成者。后经深入研究发现, 该种与同属的其它种在表型和遗传型上有明显差异,1995 年Dicks将其重新命名为酒球菌属,酒类酒球菌。 按照乳酸菌对糖代谢途径和产物种类的差异,分为同型和 异型乳酸发酵细菌。异型乳酸发酵指葡萄糖经发酵后产生 乳酸、乙醇(或乙酸)和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同型乳酸发 酵指产物中只有乳酸和CO2的发酵。
5.4.2 影响MLB的因素2/3




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因菌种而异,<10℃抑制生长, <15℃生长缓慢,15-30℃随温度升高,MLF加快,结束也 早,温度高会带来一些缺陷,18-20℃最佳 。致死温度 60℃ (1-2min)。 CO2和02: CO2对MLF有促进作用,AF后晚除渣有利于保存 CO2 。MLB为兼性厌氧菌,生存需要低浓度的氧,太多的 氧则抑制。 品种:红葡萄中含有比白葡萄多的促进MLB生长的物质, 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易发生MLF。品种间也不同。 工艺:影响MLB数量、活性、营养物质的处理都影响MLF。 果皮上有营养物质(浸渍强度),酵母自溶,冷、热处理,过 滤、离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