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外患多由内疾生 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在宝能打万科主意前, 华润作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也仅持有不足 15%的股权。经过20年前“君万之争”的万 科管理层似乎没有吸取教训,王石在自传中还 非常自得地写道,万科的股权分散程度在中国 证券市场中是少见的。 过低的股价与企业的经营收益以及庞大的资 产量之间极其不匹配。
01宝能增持 02万科反击 03尘埃落定
2015年1月,前海人寿(宝能系)通过证券交易
所买入万科A股股票。
根据披露的信息,前海人寿于2015年1月、
2015年2月、2015 年 3 月、2015 年 4 月、
2015 年 6 月和 2015 年 7 月都有所交易。
而第一次构成举牌为2015年7来自。万科公告显示,截至7月10日,前海人寿(宝能系
第 10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02 01宝能增持
万科反击 03尘埃落定
舆论——员工、股东齐上阵 2016年7月,宝能系层要求罢免万科现有管 理层,这直接激起了万科的强烈反对。万科工 会委员会起诉宝能损害股东利益的诉讼,深圳 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万科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向证监会、银监会、 保监会等七个监管部门实名举报华润、宝能, 质疑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万科独董华生也曾在微博上公开质疑华润和 宝能一致行动人的关系。相比上一次,万科的 盟军阵容显然更强大。 2016年7月19日,万科发布了一份《关于 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 违规行为的报告》。
第9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02 01宝能增持
万科反击 03尘埃落定
重组——寻找靠山 在2000年万科经历了君安之争后,王石主动引入了央企华润集团。在2015年遭遇宝能系持 股时,万科也一度求助于大股东,但是华润并未介入。因此,万科转向找到了另一家国企深圳 地铁,以解自身的危机。 按照万科发布的交易预案公告,万科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深圳地铁持有的前海国际 100%股权,初步交易价格为456.13亿元。万科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全部交易对价。出 这一招,万科的计划是通过发行股份,稀释宝能系的股份。但是令万科意外的是,这一招同时 也稀释了华润的股份,直接导致华润的激烈反对。 由于重组预案需要召开第二次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如今宝能系和华润的持股量高达40%, 可以否决万科提出的任何议案。 面对华润的翻脸,王石在微博上坦言,最后的遮羞布被撤掉了。万科与宝能系的战争,突然 杀入了华润,使得这场管理权之争的前景更为复杂和难测。君万之争后,万科引入了华润这个 曾经最好的大股东,但是这一招显然不是万能的。
02 01宝能增持
万科反击 03尘埃落定
王石:宝能系用短债长投方式强行进入 万科,风险极大,就是一场赌博。 王石表明不欢迎宝能的四大理由是:信 用不足;能力不够;短债长投,风险巨大 ;华润作为大股东角色重要。
第8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当事各方风险管理漏洞之——“金融三会“
“对于股市异常波动,证监会必须深刻吸取教训 ,举一反三,…加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 康发展。”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
第 15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Hung黄伟
大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以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黄伟 2017年11月17日
第1页
简介
重庆机场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 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民航行业文化建设专家组成 员,重庆大学、中国民航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具有在民航机构和企业长期从事经营管理的实战经验,长期 从事管理哲学、企业文化、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危机公关以及 航空经济、临空产业、航空法律、航线开发等研究,在《中国民 用航空》、《民航管理》、《国企》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 篇,主编、出版著作多部。
第 22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二)潜藏在“航油豪赌”背后的风险 ——陈久霖事件的是与非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禁止过度投机,完善内部治理。 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
对经理人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并做出合理的监管措施。 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加大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专业素质。
第2页
一
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二
大型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
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方法与案例解析
第3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第4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第 23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三)从“万宝之争”“陈久霖事件”看大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 24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三)从“万宝之争”“陈久霖事件”看大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002年3月起,中航油开始 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从 2003年3月底开始投机性期权 交易。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 ,由于中航油对国际石油市场 价格判断准确,公司基本上购 买“看涨期权”,出售“看跌 期权”,产生了一定利润。
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 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 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 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为了避 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 年进行了三次挪盘,但每次挪 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万科、宝能之争与金融三会
第 18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二)潜藏在“航油豪赌”背后的风险 ——陈久霖事件背后的是与非
第 19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二)潜藏在“航油豪赌”背后的风险 ——陈久霖事件的是与非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成立于2002年,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 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 、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前身——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 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外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 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第 13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当事各方风险管理漏洞之——宝能
借钱“血拼”风险大
钱不是自己的,一有风吹草动,稳不住。 层层杠杆融资,资金成本高,拖不起。 运用多路杠杆,每个牵涉的环节都风险大。
第 14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第 21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二)潜藏在“航油豪赌”背后的风险 ——陈久霖事件的是与非
2004年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新 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 2005年6月9日,陈久霖等五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 的高管被正式提起控告。 2006年3月15日,陈久霖在新加坡法院就六条罪名 认罪。3月21日,新加坡初等法院对陈久霖做出判决 ,陈久霖必须服刑四年零三个月,并处罚款三十三万 五千新元。 2007年2月6日,中国国资委在北京宣布了关于中 航油事件的处理决定:原中航油总经理荚长斌被责令 辞职,原中航油副总经理、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总经 理陈久霖被“双开”。
当事各方风险管理漏洞之——“金融三会“
“ 银行业要更加注重防范各类风险。”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
第 16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当事各方风险管理漏洞之——“金融三会“
“监管部门一直在高度关注险资举牌问题。”“万 能险是国际上一种成熟的主流保险产品,兼具投资 和保障双重功能。”“ 将重点监管万能险……近 期会在系统内开展风险排查”。
01宝能增持 02万科反击 03尘埃落定
2015年12月24日,宝能系对万科的持股比例增
至24.26%。
2016年6月26日当天万科公告称,宝能系要求罢
免包括王石、郁亮在内的万科10名董事、2名监事
增持
。至此,宝能系亮出了底牌,旨在终结万科的“王
石时代”。
第7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增持
)通过二级市场耗资80亿元买入万科A股约5.52亿 股,占万科A股总股本的约5%。
7月24日,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对万
科二度举牌,持有万科股份11.05亿股,占万科总
股本的10%。而前海人寿与钜盛华的实际控制人均
为姚振华。
第5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第 11 页
一、全面风险管理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一)来自“野蛮人”的拷问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宝万之争”
03 01宝能增持 02万科反击
尘埃落定
1
2
3
2017年6月9日晚,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其持有15.53亿股万科股份,以292亿悉数转让
予深圳地铁。
本次转让后,恒大此前所持14.07%万科股份全部出清,深铁持股由15.31%变为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