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密级:毕业论文(本科生)论文题目(中文)论文题目(外文)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职称学生所属学院专业年级兰州大学教务处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关于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兰州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兰州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州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兰州大学。
本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可以公开□不易公开,已在学位办公室办理保密申请,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选项内选择其中一项打“√”)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日期: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摘要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现今属于发达国家的日本在于中国交流日益频繁的同时,日本人隐忍的性格为其带来了很多正面的评价。
隐忍的性格表现在讲礼仪、做事专注认真等方面。
但是也有一些负面的现象,比如校园欺凌,家庭暴力等。
是否每个人生来性格中就有隐忍的一面,究竟是何种原因对其造成后天的影响,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发扬,借助本文的研究,希望能找到后天对其形成造成影响的因素,借助本文希望能帮助国人更加了解日本人的性格心理,学习其中的优秀方面,尽量消除两国民间误解和隔膜,这对于两国民间互相了解,将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的合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日本,隐忍,性格心理AbstractJapan and China are close neighbors separated only by a strip of water, today par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Japan is China's increasingly frequent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Japanese forbear character has brought a lot of positive evaluation. The forbear character say etiquette, work seriously focu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negative phenomena such as bullying in schools, domestic violence, and so on.Whether the character of each life there forbear side, exactly what is the reason causing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at needs improvement, what needs to carry forward, with the help of this research, hoping to find the acquired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formation, with this paper aims to help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the Japanese personality psychology, learning excellent, try to eliminate civil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diaphragm,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i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other areas in the future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 Japan,forbear,character,psychological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第一章隐忍在不同学科的表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隐忍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隐忍在心理学中的表现 (3)第二章日本人隐忍性格特点概述 (4)2.1日本人隐忍性格的鲜明特色 (4)2.2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具体表现 (2)第三章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形成因素 (3)3.1地域心理因素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动机与补偿性 (3)3.2历史心理因素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理念基础与信念基础 (4)3.3人文心理因素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共性与社会需求性 (5)第四章日本人隐忍性格对当前社会造成的影响 (6)4.1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对本土社会与国际社会影响 (6)4.2本人隐忍性格的现实适应性 (6)参考文献 (7)致谢 (8)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绪论】隐忍是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共性,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颇具特色的民族个性。
随着我国与日本的民间交往日益频繁,研究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对促进两国间的相互了解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世界各国历来对日本人的隐忍性格褒贬不一,所以在对隐忍性格的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歧义和争议。
本文只旨在通过分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从心理学角度发掘隐忍性格的形成根源,并就其对本土与国际影响进行论述。
第一章隐忍在不同学科的表现1.1隐忍的含义在汉语解释中,隐忍是指把对某些事件的情绪或反应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
隐忍可以是一种性格,也可以是一种行为,但无论是哪一种表现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出于理性而高于理性。
从人类的心理本能来看,隐忍与快乐或痛苦这些本能感受截然不同,隐忍是通过后期的社会性的历练而形成的一种性格特点,在心理学中,也称为“超预期心理”。
隐忍可以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发挥出完全不同的两种作用,积极或消极。
这两个极端也与人的本能情绪有本质的区别。
隐忍的性格与中国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背道而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是典型的隐忍精神的代表。
虽然中国也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精神框架,但是“服从”和“隐忍”有着质的区别。
“服从”倾向于被动,而“隐忍”,则是自愿的、主动的、有主观价值感的一种理性行为。
1.2隐忍在心理学中的表现隐忍在心理学中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潜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
作为显意识,隐忍是在长期训练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常规行为,最初可能具有强迫或被动因素,但是随着隐忍意识潜移默化的深入,这种性格惯性就会形成真正的性格表现,并影响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行为。
而潜意识中的隐忍行为,则是对自身的自卑感、缺乏安全感、焦虑感、恐惧感的本能压抑,这种长期压抑的行为,在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Classical Psychoanalysis)中被称为“人格动力”,也就是隐忍性格形成的原动力。
心理学中隐忍性格的特点,或多或少都有歪曲现实或否定现实的倾向,经由无意识的历程来运作,在日常行为中,这是一种主观自我保护意识。
但是,如果过分的压抑隐忍,又会造成压抑型人格的发生,形成概念驱动加工,从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变为个体的主动加工认知。
第二章日本人隐忍性格特点概述2.1日本人隐忍性格的鲜明特色日本人的隐忍性格,在其国民集团意识中,有着内外有别的心理特征。
他们的内外界限非常明显,团队意识极为一致,在与“内部”沟通的过程中,日本人的隐忍性格表现为“和”,他们谦和有礼,礼仪周全,能够牺牲个人利益为他人着想,整体表现十分克制,极少与周围环境发生激烈冲突。
这种积极的隐忍态度,形成了日本人心理的明显特点,那就是“从众安全感”,一旦失去这种平衡,就会产生一些极端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2.1.1对于集团外部的人和事,或者投入到一个陌生崭新的环境,这种隐忍性格又会呈现全新的表现形式。
“从众安全感”被带入一个新的框架中,隐忍心理的压抑机制就要全部发挥和释放,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更具攻击性和傲慢的根源。
隐忍性格会不自觉的升级自身的民族优越感,而对其他民族产生心理与行为上的双重歧视。
2.1.2他们对自己的放任行为丝毫不会有心理负担,从这个“好战民族”的一贯表现来看,一次次对其他民族的主动攻击行为,正是隐忍性情的能量释放。
在日本高层领导不断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事实来看,也是隐忍心理释放是一种表现,公众的谴责不能造成对此行为的正面影响,反而会使这种心理能量释放更加变本加厉。
2.1.3隐忍个性具有隐匿性、沉淀性、聚集性和爆发性,这些矛盾的综合表现,使日本人的性格特点一方面趋于平静谦和,一方面又具有明显的排异性和攻击性,而且常常会产生不计后果的整体行为。
侵华战争中日本人的残忍与冷酷的灭绝人性的行为,也可以作为其隐忍心理长期积压发泄的有力佐证。
恰恰是这种性格最大的缺陷,以自我为中心的隐忍性格,决定了其“造势”与“失势”时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
2.2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具体表现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是最具隐忍精神的代表民族,他们历来推崇武士道精神。
而武士道精神,也正是隐忍精神的最高体现。
他们的隐忍性格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是隐忍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日本人的隐忍性格,在团体意识和强烈依赖心理中,都具有明显的体现。
团体意识可以说是日本人最具特点的国民性。
其起源和稻作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稻作文化和小农经济有本质的不同,他们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形成农村共同体,这也激发产生了集团意识,这个集团意识是以绝对服从为建立基础的。
而日本社会有具有传统的家族制度,绝对服从家长的权威,已经成为日本人的行为共识。
正是这种普遍的认知结果,促进了其隐忍性格形成和发展,乃至沿袭和传承。
隐忍性格的具体表现,就是对权威支配和对权威的无条件追随,不允许一切自主性批判反省的社会规范,集团内部的家族式气氛与对外部的敌对意识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