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及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儿童及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稍迟、精细运 动笨拙
迟缓
较迟、学习困 难,抽象思维 较差
迟缓、发音含 糊、词语贫乏
能自理,从 事简单的技 术性操作
简单自理, 监护下能做 简单劳动
常伴癫痫、先天 运动发育受阻、简单句、不能 需人照顾,
畸形、NS异常 步态不稳
有效交流
无社会行为
能力
大多伴
不能行走甚至 原始性情绪, 完全依赖他
坐立
无语言能力 人,无防御
(二)围产期有害因素的影响
1、感染:以病毒感染最为多见 2、母亲营养不良,妊娠年龄偏大 3、物理化学因素:如药物,毒物
4
唐氏综合征
病因
(三)先天性颅脑畸形:如先天性脑积水等 (四)出生后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损 伤,脑氧,甲状腺功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等
先天性脑积水
克汀病
5
临床表现
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良为本病的主要表现 根据智商不同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教学目标
1、掌握儿童情绪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掌握儿童孤独症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
施 3、熟悉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4、熟悉儿童孤独症的概念、临床表现 5、熟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
施 6、熟悉品行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7、了解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 8、了解儿童及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
乏 阅读、理解、计算能力差 抽象思维能力明显缺陷 缺乏学习能力,难以在普通学校学习 成人后在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7
临床表现
3、重度: 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 语言运动功能严重受损,年长后能学会简单
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交谈 不会计数,不能学习劳动 生活需要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 常合并较重的脑部损害
8
临床表现
4、极重度: 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在3岁以下 没有语言能力 不会躲避危险 不认识亲人及周围环境 以原始性情绪如哭闹,尖叫表达需求 生活不能自理 常合并严重的脑部损害,伴有躯体畸形
9
等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躯体、NS
运动
言语、学习 生活、劳动
无异常 少数有
4、健康教育
18
护理评价
1.患者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改善 2.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3.患者的语言能力是否改善 4.患者社会功能,包括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劳动
能力是否改善 5.患者伴发的精神症状,包括异常情绪和行为、精
神病性症状等是否改善 6.家庭功能是否改善 7.患者是否有受伤的情况发生
(1)提供安全的环境 (2)保证营养供给和充足的睡眠 (3)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2、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掌握病情,保证治疗护理顺利实施 (3)精神症状护理
17
3、社会功能护理:
(1)基本生活技能训练 (2)语言功能训练 (3)简单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 (4)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教育
学习 语言 自我控制与自我保护能力 社交活动
5、其它:有无不当家庭养育方式,家属对疾病有无不正确的认知和偏见 等
13
护理
(二)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与智能水平低下所致贪食、食欲减退及消
化不良等有关 2、易受伤害:与患儿智力水平低下,长期需要提供日常
生活照顾有关 3、焦虑/恐惧与精神症状:与疾病的演变过程有关 4、个人角色困难:与智能水平低下,长期需要提供日常
(2)思维:有无思维联想、连贯性、逻辑性 和思维内容等方面的障碍
(3) 情感:有无焦虑、抑郁、恐惧、情绪不 稳
(4)认知功能:有无主、被动注意障碍,记 忆和智能损害程度如何
(5)意志和行为:有无病理性意志增强与减
退,有无怪异行为、多动行为
12
护理
护理评估: 4、社会功能 (1)生活自理能力 (2)环境的适应能力
130以上 极优秀;
120—129 优秀;
110—119 中上(聪颖)
90—109 中等(一般) 80—89 中下(迟钝)
6
70—79 低能边缘
69以下 智力缺陷
临床表现
2、中度: 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 能部分自理简单的生活 语言及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词汇贫
多有关
15
护理
(三)护理目标
1、患儿能维持正常的营养状态,体重维持在正常 范围
2、患儿不发生受伤现象
3、患儿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改善
4、患儿语言能力逐步改善
5、患儿的社交能力、学习能力逐步改善
6、患儿的家庭功能改善
7、患儿父母的角色冲突减轻或消除
16
护理
(四)护理措施
1、生活、安全与生理方面的护理:
19
病例
生活照顾有关 5、个人应对无效:与患儿智力水平低下有关
14
护理
6、生活自理缺陷:与患儿智力水平低下有关 7、言语沟通障碍:与智能低下及神经发育异常有

8、社交障碍:与智力低下、丧失语言能力及缺乏
社会行为能力等有关
9、家庭角色改变:与智力水平低下,需要照顾增多
有关
10、父母角色冲突:与智力水平低下,需要照顾增
1
教学内容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孤独症 注意缺陷与多动症
品行障碍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
2
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
定义: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个体发育阶段 (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临床特 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可同时伴 有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
3
病因
(一)遗传因素
1、遗传代谢异常:如苯丙酮尿症 2、染色体畸形:如唐氏综合征
能力
比例 % 80~85
15~18
1~2
10
治疗原则
原则: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1、病因治疗:查明病因者,针对病因及早治疗 2、对症治疗:对于病因不明和遗传性疾病,采取对症治疗
3、促进脑功能发育和改善脑功能治疗:
11
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生理功能
3、心理功能
(1)感知觉:有无感觉过敏或减退,错觉、 幻觉及感知综合障碍
1、轻度: IQ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在9-12岁 在发育早期即观察到患儿较正常儿童发育延迟,特别是语言
发育迟缓,词汇不丰富 理解分析能力差 抽象思维不发达 在普通学校学习成绩差或留级,经过努力勉强完成小学学业 这些儿童仍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日常生活可自理
通过职业训练能从事一些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可学会一些 谋生技能和家务劳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