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国内动物疫病监测计划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鸡、鸭、鹅和其它家禽及野生禽鸟,貂、貉、虎等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以及高风险区域内的猪。
重点对种禽场、商品禽场、活禽市场、水网密集区、候鸟密集活动区和重点边境地区家禽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月度常规监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春秋季节各进行一次集中重点监测,分别在6 月底前和12 月底前完成。
如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监测数量月度常规监测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各省每次集中重点监测时采集血清学样品不少1000 份,病原学样品不少于950 份,水禽养殖量大的省份水禽采样数量不低于样品总数的30%。
每次至少采集15个种禽场(血清样品≥20份/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10份/场),30 个商品代饲养场户(血清样品≥20份/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20份场),20 个重点活禽市场(泄殖腔/ 咽喉拭子双份样品≥10 羽份/ 场)、10 个猪场(血清样品≥10头份/场)。
野鸟以及人工饲养的貂、貉、虎等野生动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样监测。
四、检测方法1. 血清学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1)方法:血凝抑制试验(HI);(2)判定:弱毒疫苗,商品代肉雏鸡第二次免疫14 天后,鸡群免疫抗体转阳≥50% 为合格;灭活疫苗,家禽免疫21 天后,HI 抗体效价≥24为免疫合格。
2. 病原学检测方法RT - PCR 或荧光RT - PCR 检测方法。
(五)病原学检测阳性样品及动物的处理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对阳性禽及同群禽进行隔离,必要时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
2. 将阳性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诊,经确诊阳性的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对检测阳性的活禽市场休市,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同群禽采取扑杀措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追溯来源,追查免疫情况。
4. 将阳性情况按快报要求报告。
口蹄疫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猪、牛、羊。
重点对种畜场、规模饲养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发生过疫情地区以及边境地区的家畜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月底前和12 月底前完成。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监测数量月度常规监测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各省每次集中重点监测时采集样品总量最低不少于950 份。
每次至少采集5个种畜场(血清样品≥15 月度常规监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春秋季节各进行一次集中重点监测,分别在6头份/场),5个奶牛场(血清样品≥15头份/场);5个生猪屠宰场(血清样品≥10 头份/场),5个牛羊交易市场,低于5个的全采(同时采集血清样品O-P液各15份/场);30个存栏50-300头饲养场户(血清样品≥15头份/场),15个村散养户(家畜血清样品≥10头份/村,适当兼顾猪牛羊的比例)。
四、监测内容对猪检测O 型口蹄疫病原和免疫抗体;对羊检测O型、亚洲I型口蹄疫病原和免疫抗体;对牛检测O型、亚洲I型、A型口蹄疫病原和抗体。
五、检测方法(一)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判定猪免疫28 天后,其他畜免疫21 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1. 方法:O 型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液相阻断ELISA ,使用合成肽疫苗免疫的,采用VP1 结构蛋白ELISA 进行检测;亚洲I型和A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
2. 判定: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液相阻断ELISA :抗体效价≥2为免疫合格;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 :抗体效价≥2为免疫合格。
(二)病原学检测方法及判定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用RT- PCR方法检测。
牛羊口蹄疫感染情况采用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 方法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采集O-P液用RT-PCR方法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阴性,应间隔15天再采样检测一次RT- PCR检测阳性的判定为阳性畜。
(三)对猪的检测:从屠宰场采集猪颌下淋巴结用RT-PC 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判定为阳性猪。
六、病原学检测阳性样品及动物的处理(一)未使用A 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的牛,检出抗体阳性的,需进一步做病原学检测。
(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样品要及时送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
2. 扑杀阳性畜,必要时对同群畜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将阳性情况按快报要求报告。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猪。
重点对种猪场、中小规模饲养场、交易市场和发生过疫情地区的猪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月度常规监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春秋季节各进行一次集中重点监测,分别在6月底前和12 月底前完成。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监测数量月度常规监测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各省全年监测数量:血清学样品不低于1200份,病原学样品不低于400 份。
四、检测方法(一)血清学检测方法与判定1. 方法:ELISA ;2. 判定:活疫苗免疫28天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ELISA 免疫抗体IRPC 值> 20为合格,存栏猪免疫抗体合格率≥70% 时为群体免疫合格。
(二)病原学检测方法RT-PCR 或荧光RT - PCR 检测方法。
五、病原学检测阳性样品及动物的处理(一)对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猪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将阳性情况按快报要求报告。
猪瘟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猪。
重点对种猪场、中小规模饲养场、交易市场和发生过疫情地区的猪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月度常规监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春秋季节各进行一次集中重点监测,分别在6 月底前和12 月底前完成。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监测数量月度常规监测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各省每次集中重点监测采集血清学样品不少于1350 份,病原学样品不少于300 份。
至少采集20 个种猪场,少于20 个场的全采(血清学样品≥15头份/场)、50个商品猪场户(血清学样品≥15头份/场)、30个村散养户(血清学样品≥1 0头份/村)。
四、检测方法(一)免疫抗体监测方法及判定:1. 方法: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或抗体阻断ELISA ;2. 判定:使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免疫21 天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使用猪瘟抗体阻断ELISA 的,抗体阳性即为合格。
(二)病原学检测方法荧光免疫抗体方法、RT - PCR 或荧光PCR 方法或ELISA 。
五、病原学检测阳性样品及动物的处理对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猪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猪甲型H1N1 流感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猪。
重点对种猪场、规模饲养场和屠宰场的猪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1 月-3 月和10 月-12 月,每月对固定监测点进行一次监测(北方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监测数量每次监测数量不低于50 份鼻咽拭子或组织样品,全年监测数量不低于300 份鼻咽拭子或组织样品。
其中,种猪场不低于90 份,规模饲养场不低120 份,屠宰场不低于90 份。
四、检测方法RT - PCR 方法。
五、病原学检测阳性样品及动物的处理(一)病原学检测阳性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经复核阳性的猪按农业部有关规定处理。
(二)将阳性情况按快报要求进行报告。
鸡新城疫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鸡、火鸡、鹌鹑等。
重点对种禽场、商品禽场、活禽市场的家禽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月度常规监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春秋季节各进行一次集中重点监测,分别在6月底前和12 月底前完成。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监测数量月度常规监测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各省每次集中重点监测时采集血清学样品不低于900份,病原学样品不低于950 份,水禽养殖量大的省份水禽采样数量不低于样品总数的30%。
至少采集15个种禽场(血清样品≥20份/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10份/场)、30 个商品代饲养场户(血清样品≥20份/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20份/场)、20 个重点活禽市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10羽份/场)。
四、检测方法1. 免疫抗体检测方法与判定(1 )方法:血凝抑制试验;(2)判定:免疫21 天后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
2. 病原学检测方法RT - PCR 方法。
五、病原学检测阳性样品及动物的处理病原学检测阳性禽场应采取净化措施。
布鲁氏菌病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所有乳用牛羊及种用牛羊(包括犊牛、羔羊)。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它易感动物进行抽检。
二、监测时间和数量每年进行一次集中监测,具体时间和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检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18646 - 2002 )进行,筛选检测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反应或补体结合试验进行复核。
经农业部兽医局批准免疫的家畜,相关省份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四、检测阳性动物的处理对没有免疫的或未经农业部兽医局批准免疫的家畜,检测结果阳性的,应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监测到的阳性场定期进行跟踪监测。
牛结核病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所有乳用牛(包括奶水牛)以及种畜场牛。
二、监测时间和数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集中监测,具体时间和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检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18645 - 2002 ),用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进行检测。
四、检测阳性动物的处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动物,应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监测到的阳性场定期进行跟踪监测。
血吸虫病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等7 个疫区省的110 个重疫区县按规定数量进行抽检,非重疫区县和其他省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检。
8 个疫情观测点须对辖区内所有的牛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4 -5 月份、9 -10 月份各监测一次。
三、监测数量(一)每次每个重疫区村抽检5 头以上,不足5 头的全部检测。
(二)疫情观测点每次须对辖区内所有的牛进行监测。
四、检测方法用间接血凝方法或Dot- ELISA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用粪检法复检,仍为阳性的确诊为阳性畜。
五、检测阳性动物的处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牛,对所在村的全部存栏牛进行药物治疗。
狂犬病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狂犬病高风险区域的犬、猫,重点对死亡、疑似发病及动物门诊的犬、猫进行采样检测。
二、监测时间血清学监测:在犬、猫狂犬病免疫一个月后进行免疫抗体监测。
病原学监测:全年开展月度常规监测,春夏季节安排一次集中监测。
三、监测数量广西、湖南、广东、湖北、贵州、河南、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江苏、江西、重庆、四川、安徽、云南等重点省份每年检测500份以上。
其他省份每年检测200份以上。
死亡犬、猫取脑组织,活体动物采集血清。
四、检测方法(一)血清学检测:EL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