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

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

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
作者:王秀兰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的信息时代,推动了网络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为了提高公共文化的整体水平,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得到发展。

本文主要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出发,介绍我国智慧图书馆服务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如何构建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大数据;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
随着网络环境逐渐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智慧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经过缜密的理论验证,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在多个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

从功能性上来讲,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一直是高校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而智能化概念的提出也为图书馆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思路,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智能图书馆的倡议,正在我国部分地区展开试点。

一、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自“智慧地球”第一次将人类历史上所有东西实现数字化和网络互联以来,各种智能互联及网络终端服务蓬勃发展。

“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地球的一部分,也引起了各研究各学界关注与思考,智慧图书馆是运用现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图书馆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简单地说,智慧图书馆就是“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设备”的有机结合。

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更注重用户体验,提供高级个性化服务和读者需求智慧感知,同时,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在图书馆方面也能减少管理成本等。

在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大数据大量运用,比如精准读者阅读需求调查,读者阅读收益和满意程度等,可借助云计算、传感器、射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支持构建,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互通。

二、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一)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较低,没有完全发挥出智慧服务的优势
从图书管理的角度来说,尽管现代图书馆的借还工作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且积累了大量的服务经验,但由于许多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彻底,在图书借阅方面依然需要依靠图书管理员来补充图书借还操作,因此在图书的借阅和管理过程中,由于图书穿越次数多,管理混乱,借阅流程复杂,导致工作效率普遍底下,服务效率难以达到智慧图书馆服务标准。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角色的转变
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将社会支撑、行业资源、创新创业服务融合在一起,其信息的提供应该由传统信息资源传输服务向科学研究、阅读支持、创业创新等支持空间方向转型,拓展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空间,为人们学习的各种信息活动提供支持。

传统图书馆的作用是各类资源信息、知识收藏和组织利用的中心,为社会、文化、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撑服务。

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不仅仅再是信息知识服务的中心,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融合也成为智慧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慧环境的作用下,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也需要转型与创新,需要将人们所需阅读资源借助于互联网和智能技术主动地推送给读者,为人们的阅读提供多元化的支持服务。

(三)网络安全问题
自大数据成为时代潮流以来,数据资产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图书馆要实现对用户的精准服务,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用户的基本了解,这就牵扯到用户资料的问题。

图书馆内部运行数据和用户资料都是智慧图书馆构建宝贵的数据资产,现代人对自身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比较敏感,一个体系完整的智慧图书馆必须注重对用户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防止对馆内珍藏文献资源的滥用。

目前,国内在图书馆安全防护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仍有欠缺,需要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弥补网络安全的漏洞。

三、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的发展策略
(一)采取智慧化的管理模式
要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应采用智慧化的管理模式,首先通过优化自身结构,调整和充足相应图书馆机构,如:减少流通领域馆员、增加新型体验服务领域管员等,更优化自身组织结构,扩展信息资源服务、信息体验服务工作内容。

其次,图书馆应推动业务流程的再造,重新审视业务流程,做好自身定位,在原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再保留本质的同时改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创建新型的服务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运营水平。

另外,图书馆应加快智慧化的馆员队伍建设,在保证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基础的同时,提高馆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在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中,馆员应具有信息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知识吸收等能力,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智慧特色空间建设
大数据环境下,以借阅、藏书、学习的传统图书馆空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逐步向多元化发展,逐步为用户提供学习支撑、教学教辅、知识发现和文化传承等增值服务,而这些服务的载体就是创客空间。

图书馆空间发展路径可以简单表述为:最初的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创客空间、主题馆。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根据师范学校
的特点,专门打造了教育专题库,将教育类图书专门分库室进行收藏,便于同学们借阅查询;同时还成立了校史馆、古籍部、教师著作库、红色金典特色库等;并且在图书馆二楼专门为美术学院的同学们打造了作品展览空间,展示同学们的绘画作品。

这些空间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资源分享的全新体验。

(三)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建设
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互联网管理稍显混乱,主要是因为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造成网络建设无法可依。

要想解决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应建立国家级信息网络安全审查评估机制,定期发布国家信息网络评估报告,对网络环境基本状况有了解;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和检测系统,保证信息网络安全运行;对外网间谍机构等也要有所防范,对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相关的外资企业有所了解,关注对方的信用度并健全安全监测及反应机制。

(四)实现图书馆阅读推广类型的多样化
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的一种个性化服务,通常由许多不同类型的服务活动组成,在推广的过程中应该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阅读资源,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模式,便于人们利用自己喜好的工具进行阅读。

由于图书馆的受众人群比较广泛,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不同的阅读推广目标,在不同的推广目标下受众人群才能进行自由的选择,同时也要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应该有一定的侧重点,让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成为人们容易接受的服务,以便于受众人群可以主动对阅读推广服务进行选择。

在阅读推广创新活动过程中,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平台需要聚合各种媒体工具,通过对用户个性化特征进行采集与分析,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展览、知识竞赛、读者沙龙、专家讲座、在线交流和阅读体验等服务,然后针对用户的特征为其推送个性化的阅读资源。

四、结语
总之,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的高级形态,为图书馆馆建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逐渐趋于成熟,为建设智慧图书馆和开展图书馆智慧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

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院校的图书管理人员的重视,正确认识智慧服务在新时期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提高智慧服务水平,更好的为现代化图书馆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薛国栋.智慧图书馆服务实现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01):
468+470.
[2]李雪萍.智慧图书馆服务实现策略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7,12(19):170.
[3]周黎.智慧图书馆服务实现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7,10(09):1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