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课程习题森林生态学课程习题•绪论简述题1.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哪些研究方法开展生态学研究?2.当今世界主要关注的哪些环境问题与森林破坏有关?3.什么是森林?森林具有哪些特点?什么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请举例说明森林生态系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你认为应该如何估算森林服务功能的价值?如何更好的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什么是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包括了哪些主要的研究内容?简述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为什么近几十年来森林生态学得到快速发展?5.你认为森林生态学在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方面有何意义?6.森林生态学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森林环境一、简述题1、依据尺度大小环境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生态因子包括哪些因子?3、你是如何理解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3、Odum E.P.(1983) 对作了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哪些补充?4、你是如何理解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曲线图?你是如何理解耐性定律的?5、谈谈你对生态幅的理解。
6、什么是适应?7、生物对环境适应有哪些适应方式?8、举例说明生活型和生态型的区别。
9、如何应用本章的知识和原理来觖决濒危物种的保护问题?10、举例说明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的差异?二、填空题(1)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
(2)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森林物质环境一、填空题1.光照强度达到()时,植物吸收与释放的速率相等。
2.光照强度达到()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3.生理有效辐射中,()光和()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
4.根据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日照长短,可区分为()植物、()植物、短日照植物。
5.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是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
二、单项选择题1、()在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A 光照强度B 光周期C 低温D 昼夜变温三、多项选择题(1)可能导致植物的呼吸速率超过光合速率的因子有()。
A 低温B 弱光C 高温D 浓度过高E 土壤过湿(2)在太阳辐射光谱中,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的有()。
A 近红外线B 紫外线C 红橙光D 蓝光E 绿光(3)砂土类土壤的特点是()。
A 孔隙多B 蓄水能力差C 保肥能力差D 比较干燥E 透气性好四、问答题1.光照强度的变化特征?2.森林中从林冠到林地光因子是如何变化的?(光强、光质、光照时间)3.阳生叶与阴生叶的形态特征及其作用?4.光强对植物形态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5.谈谈树种耐荫性的鉴别方法及(影响树种耐荫性的因素)?耐荫和喜光植物存在哪些差异?6.请你根据光强对森林植物的作用解释林下苗木致死的原因?7.※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途径和具体措施)?8.从光质角度分析不同波长范围的光具有哪些生态作用?9.为什么森林的光环境具有高度异质性?森林内的光强、光质是如何变化的?10.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纬度、海拔、坡向)11.森林群落内温度如何变化(变化特点)?为何会产生变化?12.你是如何理解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节律性与非节律性)13.植物低温危害和高温危害各有哪些表现?14.植物对低温和高温适应的方式(对策)各有哪些?15.常见的喜光树种和耐阴树种有哪些?16.你是如何理解温度对森林分布(生物地理分布)的影响?五、判断分析题;1.在热带与亚热带山地,不宜在山地下部和谷地种植,否则易受冻害。
2.一般说来,生活在低纬度温暖地区的植物的最高温度偏高,而生长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植物的最低温度偏低。
3.南种北移易受早霜(秋霜)的危害。
4、一般说来,森林群落林下红光和蓝光少,绿光较多。
5、寒害又称冷害,指气温降至 0℃以上植物所受到的伤害。
6、生理干旱是由于土壤中严重缺水造成的。
7、海拔1000-1200m常常是黄山松与马尾松的分布界限•森林物质环境一、简述题1.水分对林木的生态作用有哪些?2.降水通过哪三方面对植物起作用?3.降雨对森林有哪些作用?4.什么是干燥度?干燥度与植被分布有什么关系?5.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适应,可以把植物分成哪些类型?6.什么是耐旱树种?它具有哪些适应特点?什么是湿生树种?它具有哪些适应特点?7.森林对水分有哪些生态作用?8.小集水区的水分平衡公式?9.森林如何对降水进行再分配?10.为什么森林具有显著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理论依据)11.森林土壤具有其它土壤不具备的三种成土因素是什么?12.由石灰岩与花岗岩发育形成的土壤各有何特点?13.排水良好的土壤其氧的含量范围是多少?14.耐瘠薄树种、不耐瘠薄树种有哪些?15.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树种有哪些?适合在盐碱土生长的树种有哪些?16.粗糙和柔软死地被物各有哪些特点?影响死地被物性质的主要因素?(影响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因素?)17.森林根系对土壤有哪些作用?影响根系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因素有哪些?18.用于荒山绿化、固沙造林或绿化造林时的伴生树种有哪些?二、判断题:1.团粒结构是林木生长最好的土壤结构。
2.世界温带各顶极生物群落类型同年平均降水有关3.南方丘陵山地土层瘠薄的山坡、山脊、山顶一般分布杉木,土层深厚的坡麓、山窝才有马尾松与毛竹分布。
4.针叶林下的土壤常呈酸性反应。
•森林环境中的干扰因素1.山地地形因子有哪些:沟谷宽度2.海拔高度的变化环境因子发生哪些变化?3.(不同坡向生境差异)南坡和北坡差异;一般分为几个坡位;根据坡度大小划分;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地形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5.坡位是如何影响植物的分布?•森林生物种群一、填空题(1)在有限环境中,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
(2)在有限环境中,当初始种群的数量较少时,全部空间和资源几乎未被利用,种群增长近似()增长。
(3)()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4)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分为()、()、()3种类型。
(5)动物的扩散有()、()、()三种形式。
(6)如果把甲乙两种草履虫同时放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乙草履虫逐渐消失。
在生态学上,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
二、单项选择题1、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 K 代表()。
A 瞬时增长率B 内禀增长率C 环境容纳量D 环境阻力2、()表示所调查样地上植物种的个体数量。
A 多度B 密度C 盖度D 频度3、草原上的草食动物数量总是变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所导致的。
A 内禀增长能力B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作用C 存活曲线D 年龄结构4、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
A 随机分布B 均匀分布C 群团分布D 泊松分布5、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生物之间()的一种现象。
A 相互竞争B 互利共生C 寄生D 偏害作用6、逻辑斯谛方程中,当趋于 1 时,种群()。
A 近似指数增长B 增长速度趋于零C 数目已接近极限D 数目开始减少7、一些藤本植物,攀援在其它的树木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A 互利共生B 偏利共生C 寄生D 偏害作用8、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在初侵入到一个新的地方时,常常呈()分布。
A 随机;B 均匀;C 集群;D 指数。
9、()能较明确地描述实际条件下一个种群的死亡过程。
A 食物链;B 生命表;C 指数增长方程;D 逻辑斯蒂增长方程。
10、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2)。
①随机分布② 均匀分布③ 团块分布④ 嵌式分布11、以种群实际占据的空间个体数表示的种群密度称为(2)。
①粗密度、②生态密度、③多度、④盖度12、逻辑斯谛增长模型dN/dt=rN[(K—N)]/K中,(1—N/K)代表的生物学意义是(4)。
①种群个体数②种群增长最大值③环境容纳量④未被个体占领的剩余空间13、喜光树种的同龄林,林下往往缺少同种更新的幼苗幼树,常存在一代就被其它树种所代替。
这种种群称为(2)①进展种群②衰退种群③ 稳定种群④ 增长型种群14、林木种群随着年龄增长和个体增大而出现的种群密度减小的现象称为(1)。
①自然稀疏② 正常死亡③异常死亡④ 非密度调节15、一个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则该种群具有(3)分布格局。
①随机型② 群聚型③均匀型④ 镶嵌型16、林业生产上划分龄级的标准因树种而异,针叶树种和硬阔叶树种常以(3)为期。
①5年②10 年③ 20年④30年17、同龄林是组成种群的林木年龄基本相同,如有差异,其差异范围在(4)之内。
①二个龄级②10年③20年④ 一个龄级三、多项选择题(1)影响种群大小或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A 种群的繁殖特性B 种群的结构C 物理环境因子D 种内和种间关系E 存活曲线(2)导致物种之间正关联的因素可能有()。
A 空间排挤B 依赖关系C 竞争D 他感作用E 不同的环境要求1.种群中个体分布呈均匀分布的原因有:(1、2、3、4)①种内竞争②优势种成均匀分布③地形均匀分布④自毒现象⑤林地内光斑镶嵌四、名词解释种群():种群密度():种群调节():二分之三法则(166):(公式:V=KN-a )生态对策():五、问答题(1)什么是种群?如何理解种群的概念既抽象又具体?〖答案〗种群是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
一个物种在其分布区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整个分布区中不会处处对其生长都是适宜的,物种只能生长在对其合适的生境。
生长在不同地段内的同种的各个集合体,可以理解为一个种群,也可以理解为彼此独立的种群。
有时种群的界限非常清楚,如一个池塘中的鲤鱼或在一个岛上的蝮蛇。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种群边界是生态学家根据调查目的而划分的。
种群概念既可指具体的某些生物种群,如一个保护区内的大熊猫种群,也可用于抽象名词如泛指所有熊猫种群。
(2)种群的空间格局分为哪几个类型?在自然条件下哪种类型分布最广?〖答案〗种群的空间格局一般分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群团分布3种类型。
在自然条件下以群团分布格局分布最广。
(3)举例说明何谓互利共生与偏利共生。
〖答案〗互利共生是指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物种对双方有利的关系。
如大豆和根瘤菌等。
偏利共生是指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物种的相互关系,对另一种有利而对另一种无害。
如落叶松与水曲柳等。
(4)简述K对策种和r对策种的特点。
〖答案〗 k 对策种的特征是个体大,寿命长,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的竞争能力,对每个后代的巨大投资, r 对策种个体小,寿命短,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对后代不注意其质量,更多的是考虑其数量,适应性强,不易灭绝。
(5)你认为研究什么样的物种应用静态生命表比较适合?〖答案〗对于大象等体型较大、个数较少、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讲,适合用静态生命表。
(6)简述竞争排斥原理。
〖答案〗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7)请解释“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及其原因。
〖答案〗“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是指植物个体密度超过一定数值之后,产量与密度就变成无关的,即产量不受密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