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印模扫描数据CAD_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的密合度观察

基于印模扫描数据CAD_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的密合度观察


7.5
m截面

图4桩核切片截面示意图 意图

图5粘接剂厚度测量位点示
风险‘7圳。McLean等‘103和Kihn等[111提出全冠修复 体边缘间隙最大可接受值为1201zm,该观点得到众 多学者的认可,但修复体内部间隙值要比边缘间隙 值大[1 2|。本研究所观察的粘接剂厚度代表桩核的 内部适合性,结果显示基于印模扫描数据和蜡型扫 描数据设计制作的一体化桩核的粘接剂厚度均值范 围均在临床认可范围内。 CAD/CAM修复体的密合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三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3|。桩核蜡型三维扫描 获取图形数据是CAD/CAM技术制作个性化非金属 桩核的常规方法M’1 4|,由于直接法制作桩核蜡型椅 旁操作时间较长,目前临床应用以间接法桩核为主。 本研究选择印模扫描数据作为桩核CAD/CAM的基 础数据,一体化桩核设计拼接过程简便,是临床医师 在诊室内即可完成的工作,此方法可以省去间接法 桩核制作过程中石膏模型及桩核蜡型制作步骤,节 省时间与材料。本研究选用间接法桩核蜡型扫描数 据制作的一体化桩核作为比牙周病或正畸治疗拔除的牙冠完整 的新鲜离体上颌恒侧切牙、尖牙、单根管前磨牙各 10颗,共30颗,同名牙大小相近,超声清洁后体外 进行常规根管充填。利用标准牙列上下颌阴模 (Kavo,德国)制作10副石膏模型并分别固定在平 均值殆架上,模拟人的牙列咬合。每副上颌石膏模 型含离体侧切牙、尖牙、前磨牙各一颗,离体牙间至 少间隔2颗石膏牙,用硅橡胶(Heraeus,德国)基底 印模材料制作弹性人工牙龈包绕离体牙的牙根至釉
基于印模、蜡型扫描数据CAD/CAM的一体化纤维桩核的粘接剂厚度均值范围分别是78.5~
基于桩核印模扫描
102.6斗m和75.6~96.0斗m,不同数据获取方法或牙根形态对粘接剂厚度无显著影响。结论 数据CAD/CAM的一体化纤维桩核密合度满足临床要求。
【关键词】一体化纤维桩核;密合度;桩核印模;三维扫描
将修整后的核与从印模三维数据中截取出的根桩及
Measure)o
根桩截面设为组内因素,扫描方法和牙根形态设为
牙齿断面数据拼接整合,形成完整的基于印模扫描 数据设计的一体化桩核CAD模型。
组间因素,分析各个因素对粘接剂厚度的影响是否 存在统计学意义(仅=0.05)。
万方数据
jE夏旦壁匿堂!!!!堡笙!!鲞箜堡塑望翊i驾』!!里塑垡!!!里!!!!!赶皇!艘堕!Q!!!!!!:!!!型!:!
5.粘接剂厚度测量
mm宽肩台。按照临床金属铸造桩核根管预备
标准预备根管,预备长度为牙冠截面根方9 mm,完 成预备后将离体牙分别放置回模型上原位(图1)。 2.桩核印模三维扫描及一体化桩核设计 用塑料局部闭口式托盘(Premium Plus,美国) 和Flextime加成型硅橡胶(Heraeus,德国)为每颗离 体牙制取闭口式局部牙列桩核印模。印模表面喷涂 薄层白色遮光层(Arti.Spray,宝诗,德国),固定在结 构光三维扫描仪(Activity
【中图号】
R78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673X(2013)04-0196-04
Adaptation of
CAD/CAM
one-piece fiber post-and-core made from post impression scanning data
CHEN Zhi—yu,
groups at
the middle point of the post in coronal,middle and apical section.In each section,the thickness of the cement around the
was
post
measured and analyzed.Results
Linear Model Repeated
印模三维虚拟模型上缺损牙齿理想核的最大颊舌 径、近远中径及二者比例关系,颈缘最大周长及理想 高度等数据指标(图2)。从临床标准全冠预备体中 挑选外形数据与理想核最接近的一个同牙位预备体 作为核数据。依照牙齿缺损断面的形状对选定的核 进行个性化修整和位置调整,建立衔接曲面(图3),
一体化纤维桩核综合了铸造金属桩核的个性化 优点和纤维桩良好的生物学与美学特性。刘鹏 等∞o通过常规的间接法桩核蜡型三维扫描获取图 形数据,利用CAD/CAM技术制作出了个性化一体 化的玻璃纤维桩核,用于修复粗大根管的重度缺损 牙齿效果良好,但该方法桩核蜡型的制作步骤存在 石膏模型翻制过程繁琐、时间及材料消耗较大的缺 点。根桩印模是对根管和牙齿缺损形态最直接的复 制,可作为桩核CAD/CAM的数据来源,但基于根桩 印模三维扫描数据设计制作的一体化桩核的实际密 合度是否满足临床需求还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旨 在观察基于桩核印模扫描数据设计制作的一体化纤 维桩核的密合度是否满足临床要求,并与常规间接 法桩核蜡型三维扫描数据制作的一体化纤维桩核作
【Abstract】
impression
Objective scanning.Methods
prepared to have large crown defect and their root canals prepared for post restoration.The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by tooth type and received one--piece glass fiber post-and・・core restorations fabricated from impression or wax--pattern scanning data.The posts were tried in and bonded to the root canal according to clinical criteria.Then the teeth were sliced
美国)上测量截面上根桩周围12个点(间隔300)对 应的粘接剂厚度(图5),每个点重复测量3次,记录 3次结果的平均值(单位:ixm)。 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分别计算各个截面12个测量位点粘接剂厚度的平 均值,并对所有平均值进行一般线性模型的重复测
量分析(General
The thickness of the cement around one-piece glass fiber post—and—core made
from impression and wax—pattern scanning data were 78.5-102.6txm and 75.6-96.Olxm respectively.The scanning methods or tooth types did not make difference in cement thickness.Conclusion The adaptation of CAD/CAM one-piece glass fiber post・and—core based
的风险较高H o,为改善密合性而使用直径较粗的桩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20090001110099) 作者单位:100081北京大学El腔医学院修复科[陈志宇、陈倩、 王新知(陈志宇为2011级博士研究生,陈倩为2012级博士研究
则需要磨除更多的根管内壁牙本质,会降低牙根的
抗力‘5。。
牙骨质界(CEJ)。
所有模型数据导入同一高精度CAM数控加工
中心(HSC
20
将离体牙从人工牙龈中取出,沿唇颊侧CEJ冠 方3mm垂直牙长轴截除部分牙冠,形成牙冠2/3以 上缺损的形态,截面根方1mm制备内线角圆钝的
0.8
linear,DMG,德国),通过切削玻璃纤
维树脂块(北京欧亚瑞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北京)加工出个性化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所 有一体化桩核按照金属铸造桩核临床试戴程序完成 试戴,就位标准为:核的根面与牙齿冠方缺损面贴合 紧密,探针尖端不能探查到间隙;桩核在根管内稳定 无动度。桩核就位评估合格后采用Paracore双固化 树脂粘接剂(Whaledent,瑞士)粘接人牙齿根管,不 符合就位标准的桩核需同法重新制作。
on
impression scanning data meets clinical requirements.
【Key words】
One-piece fiber post—and-core;Adaptation;Post impression;3 dimensional scanning
修复重度缺损的牙齿,需要先用桩核初步恢复 牙冠的基本外形,为最终的全冠提供固位与机械支 持。临床常用的桩核系统有金属铸造桩核和预成纤 维桩加树脂核。金属铸造桩核强度高,与根管密合 度好,但其弹性模量过大,容易造成不可修复的牙根 折裂¨J,而且用于美学修复效果不佳口j。纤维桩弹 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旧j,美学性能好,但其尺寸固 定,用于粗大或卵圆形根管时密合度差,桩核冠脱落
评价。
材料和方法
3.桩核蜡型三维扫描 印模扫描完成后,轻水流将表面遮光粉冲洗干 净,吹干,在离体牙一侧的印模区灌注超硬石膏,常 规方法为每颗离体牙制作间接法桩核蜡型,蜡型表 面喷涂同样的遮光层后同法扫描,所得三维数据作 为蜡型扫描法一体化桩核CAD模型。 4.离体牙分组及桩核制作、粘接 每颗缺损离体牙对应有2个一体化桩核CAD 模型,分别来自印模和蜡型三维扫描。制作随机数 字表,将30颗离体牙按照牙位平均分人印模组和蜡 型组,每组含侧切牙、尖牙、前磨牙各5颗。印模组 采用基于印模扫描数据设计的一体化桩核CAD模 型,蜡型组采用蜡型扫描法所得一体化桩核CAD模
102,Smart
粘接完成的离体牙用自凝树脂包埋部分牙根并 固定在慢速锯(Buehler,美国)上,沿牙冠截面向根 尖方向分别在1.5mm,4.5ram,7.5mm层面垂直于 牙长轴片切离体牙(图4),每次片切产生2个相对
相关主题